综合起来,xeon具有五六岁小孩的智力水准与理解能力,但在具体的数据分析和逻辑推理方面,却不是人类能够媲美的。
实用性上就更加强悍了,陈央的多种命令xeon都能得到很好的执行,完成度高达97以上,辅助陈央进行了许多试验,算是节约了他不少的时间。
搞定xeon的检测,陈央起身来到地下室另一边,这里一架身高17米的机械人,全身线路外露,硬件电机也没有遮掩,除了有一个人类的大概四肢外表,说是机器人还有点过于夸奖了。
正处于待机状态机器人,静静地呆在原地一动不动,等待有人去把它唤醒。
陈央刚一走到机器人身边,旁边的支架自动偏转过来,把支架框住的平板电脑移动到陈央面前。
“叮”
手指随意滑动屏幕,几下启动了待机状态的机器人。
“呜呜呜”
电机微弱的运转声从机器人身体内部传出,它的钢铁脑袋上,双眼的位置红光骤然闪亮,传感器已经开始自动工作。
“进取者,往前走两步”
来自陈央的指令被传感器接受,随后通过语音识别模块转换为一条条机器指令,被命名为“进取者”的机器人迈动了右脚。
真的只是右脚,简直犹如残疾人一样,慢慢伸出去,慢慢落下来
用时五秒钟
陈央叹气地捂了捂额头。
就这种性能,不要说上战场了,连普通人都打不过。
不,也许连小狗都打不过。
陈央叹气间,“进取者”犹如听话的孩子一样,迈出自己的右脚之后,又开始迈动自己的左脚。
这一次左脚却僵直在空中,久久不能踏下去。
“蠢货”
陈央单手拍了拍“进取者”的脑袋。
“蠢货”
这一次是右手看不下去了,斥责陈央这个寄宿体。
分裂出去十几条细小的触手,右手开始在平板电脑上敲击,检测“进取者”的控制程序运转情况。
陈央稍微有点尴尬,掩饰地咳嗽了一声,把视线从右手上面移开。
这事情说来确实尴尬,之前在右手所制定出来材料中,他对机械电子学进行了深入研究学习,在虚拟实景中学习了数百个小时,本来以为对其已经有一点掌握了,没想到制造出来的机器人,控制系统始终有问题。
陈央所需要学习的,果然还有很多。
经过了数分钟时间的调试,也不知右手动了什么手脚,这次机器人的行动顺畅了许多,在陈央的指令之下,前后左右移动与常人无异。未完待续。。
s:感谢书友们的支持,今天还有很多书友打赏,真是感谢无比。不出意外的话,这本书将成为此次强推的上架当天的第一名,没有你们的支持,呵呵,怎么可能办得到。
第一百三十四章论坛下
这可真是不一样,试验性机器人仿佛活了过来一般,“咔嚓咔嚓”在地上连续不断地来回走动,完全和之前表现不同。
好似前一刻还是一个重度残疾人,下一秒就是运动健将了。
这样的行为说好一点是神奇,说差一点就是无节操。
果然,有时候面对右手真有股挫败的感觉。
所幸陈央已经经受了无数次这样的打击与挫败,精神的坚韧早就不是常人所能想象,沮丧的情绪只在脑海逗留了不到一秒,就被甩出脑外。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此不再学习重来。
陈央很快沉下心来,忙着学习机器人高级控制理论,又趁着外面逐渐黯淡下来的天色,出去吃了个晚饭。
期间和廖白飞通了一个电话,把公司的基本事务安排给他,陈央放心了许多。
廖白飞确确实实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这样的人才不仅在游戏策划和运营方面有独特的见解,就算事关公司的日常运行,也能处理的井井有条,把副总裁的职位交给他,陈央觉得很是值得。
他要做的事情有很多,不可能长时间呆在公司本部。
陈央更倾向于做一个幕后操控者,把明面上的事情推给别人吸引火力和注意,他则暗居幕后静静观察。
回到地下室内,陈央打开电脑,鼠标点入浏览器的地址栏,几下输入了一个熟悉的网址。
百的高速宽带,使得网页迅速打开,一大片的英文暴露在陈央眼前。
这是一个欧美生物医药专业论坛,在国外的生物专业者眼中,这绝对是一个非常出名。以及专业人士才能看得懂的论坛。
英文可不像汉字,就算再专业,每个字组合在一起也能看懂。但在这个以英文为主要语言的论坛上,大片大片的英文专业术语,足以让普通的美国人瞠目结舌,张开嘴巴连读都读不顺畅。
陈央打开论坛之后。静静地翻阅了几篇最新的文章,随后并没有如以往那样,一言不发地就此离开。
而是双手一动,一条尝试性、有目的性、隐隐包含了点有用内容的求助贴,数秒钟后发在了生物研究板块上面。
这条名为“大肠癌新型非侵入性筛查方法”求助帖,点入进去之后,一个名为xeon的论坛新注册会员,用小心翼翼地语气说了下,对肠道菌群的分析的见解。紧接着再用求助的语气,询问了一些问题。
这样新人发的求助贴,很少会有人点入进去察看,不到五分钟时间,就沉入了一些新的回复帖下面。
直到十分钟过后,才有一位博士偶然点入了这个新人求助帖里面。
随后,他只用了一分钟时间把主贴看完,就忍不住拍了下桌子。强行忍耐住对错误百出的主贴纠正的想法,一个字一个字咬着牙敲打回复。
“。”
用了五个代表着脏话的单词,博士才把愤怒宣泄出来。
这肯定是一个新人,这些都是没有经过试验验证的东西,怎么能胡乱猜测不,完全是臆想
回复完骂人的话,博士认真思考了一番。迅速回复了一行回答。
“肠道微生物分析成为大肠癌非侵入性筛查工具的可能性是决不可能的,永远也别想取代大肠癌的其他筛选方法。”
这样回复之后,博士的心情略微愉快了起来,走出实验室去喝了一杯咖啡,等回来时。却愕然发现那个贴子的回复量已经超过了数十条。
“怎么怎么回事”
博士抓起鼠标,一条一条回复看了下来。
在他的回复下面,有人也发出嘲讽,针对发贴者的可笑。也有人没有明面反对,只是说要思考思考,可居然会有人支持
支持的人回复了许多,从各个方面阐述些问题,最后下结论说,一个人的肠道微生物菌群是肠道所有细菌的集合,细菌在肠道中的数量是巨大的,细菌的多样性对我们的健康至关重要。
这样的回答可不会让某些人赞同,针对这种回答,立即有人拿出各种的资料开始反驳。
从这里作为划分线,各个研究所的研究员、博士、教授们,仿佛激起了各自的怒火一样,回复的楼层资料论点越来越多,导致博士操控鼠标滚轮滑动了半天,都没有拉完。
甚至就在他往下拉动页面时,回复的楼层已经从数十增加到了一百层以上,回答的贴子里面,许多连博士也要惊叹身份的会员,开始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