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下等叩见小王爷”
断喝声过后不久,弘晴已在李敏行等王府侍卫的簇拥下,昂然行进了厅堂,一众人等见状,自不敢怠慢了去,齐齐大礼参拜不迭,唯有戴梓却显得有些手足无措,愣了愣之后,方才跪倒在了地上。
“免了,戴老一路辛苦了,在下便是诚郡王世子弘晴,久闻先生大名,今日一见,三生有幸焉。”
对于众人的大礼参拜,弘晴只是淡然地虚抬了下手,便即叫了起,而后紧走数步,抢到了戴梓的身前,双手虚虚一扶,煞是客气地寒暄道。
“不敢,老朽戴梓,得蒙小王爷义助,老朽感佩不已,只是老朽卑下之身,实不堪小王爷盛情若此,且容老朽先去叩谢了天恩,改日定当再来听小王爷教诲。”
戴梓生性耿直,常因言而得罪人,哪怕是颠沛流离了十余载,本性依旧不改,虽说早已知晓自个儿得赦免乃是出自面前这位少年贝子之援手,可他却还是不想与弘晴有太多的瓜葛,话虽说得客气,可划清界线之意味却是明显得很。
呵呵,这老爷子还真就是个执拗之人,怪不得当初明明是被人陷害了,却无一人肯为其说情,根子可不就出在这上头么
弘晴既是有心延揽戴梓,对其生平自是早已多方了解过了,早知其秉性如此,却也不是很在意,此无它,在弘晴看来,搞研究的人都是一身的怪脾气,所谓非常人方行得非常事,古今概莫如此。
“戴老莫急,本贝子断无恶意,只是有些事欲与戴老打个商量,就几句话的事儿,还请戴老给本贝子一个机会可成”
弘晴丝毫不因戴梓的态度生硬而动气,笑呵呵地拱了拱手,谦逊万分地出言求肯了一句道。
“这,也好,请小王爷训示。”
弘晴的话都已说到了这个份上,戴梓纵使再不情愿,也只能是勉强至极地应承了下来。
“如此甚好,戴老请坐。”
这一见戴梓如此表了态,弘晴脸上的笑容顿时更诚挚了几分,客气万分地摆手一让,示意戴梓坐下叙话。
“谢小王爷赐座。”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更遑论弘晴于己也算是有恩,戴梓虽不愿跟阿哥们的势力搅合在一起,到了此际,却也不好再拿脸色给弘晴看,也就只能是拱手谢了一声,一撩衣袍的下摆,在下首位置上端坐了下来。
“尔等尽皆退下”
尽管在场的都是心腹之辈,然则接下来要谈的事太过机密,弘晴却是不想有泄露之丁点可能,这便面色一肃,一挥手,沉声下了令。
“喳”
弘晴此令一下,一众人等自不敢有丝毫的耽搁,紧赶着轰然应了诺,齐齐退出了厅堂,偌大的二进院子中,只留下弘晴与戴梓二人独处。
“小王爷有何吩咐,还请直言则个。”
众人退下之后,弘晴却并未急着开口,而是笑吟吟地打量着戴梓,直看得戴梓浑身的不自在,忍无可忍之下,这便眉头一扬,有些个不悦地开口催促道。
“戴先生被贬出京十余载,可有怨气否”
戴梓催促的语气相当之生硬,说是失礼也不为过,然则弘晴却并不在意,微微一笑,一派随意状地问了一句道。
“你”遭人陷害,以致全家被流配,这一直是戴梓心头最大的痛,此际被弘晴这么一揭开,当真疼得个不行,苍老的脸颊瞬间涨得个通红,双眼几欲喷火地死瞪着弘晴,骂人的话都已到了口边,只是顾念到弘晴的身份,这才没骂将出来,可起伏不已的胸膛以及额头上暴突而出的青筋,无一不证明了戴梓此际的怒火有多汹汹,然则弘晴却丝毫不为所动,甚至连脸上的笑容都不曾有丝毫的收敛,只是静静地等着戴梓的回话。
第一百三十二章收服戴梓二第七更
戴梓虽被流配到了盛京,可心却依旧系于朝堂,平常时可是没少打听朝堂之大事,尽管限于人脉,并不知朝廷大事背后的那些隐蔽,可对于弘晴这个飞速窜起的诚郡王世子之诸般事迹么,却是没少听闻,自是清楚弘晴可不似表面上看起来那般稚嫩,实不敢在弘晴面前有太过失礼的表现,只是个性使然,戴梓也不愿说甚软话,这便铁青着脸,瓮声瓮气地顶了一句道。
“呵,如此说来,戴先生对遭流配一事依旧耿耿于怀,心中定是以为自身无过遭贬,是为不公,本贝子没说错罢”
弘晴就宛若没瞅见戴梓的恼怒状一般,轻笑了一声,毫无顾忌地直指戴梓的本心。
“你,哼,小王爷若是欲羞辱老朽,那就请恕老朽不奉陪了,告辞”
戴梓原本就不是个好脾气之人,此际被弘晴这么一说,再也忍不下去了,霍然而起,一拂袖,便打算就此不管不顾地走了人。
“慢着”
弘晴费了如此大的心力将戴梓从流配境遇中解救出来,自然不是为了折辱于其,而是要大用于其,当然了,要想用人,自是须得先服人,似戴梓这等倔强之辈,光说好话,那是断然动其心魄的,唯有恩威并施,方能有说服其之可能,这一点,弘晴早在前世那会儿便已是有过不少的经验,早已是熟门熟路了的,这会儿一见戴梓要走,弘晴也不着急,只是面色一板,寒着声断喝了一嗓子。
“小王爷,您的援手之恩,老朽不敢或忘,将来必有以报,然,老朽一生只愿为社稷臣,断不肯为他人奴仆,此一条,还请小王爷海涵则个。”
戴梓生性清高而又固执,可以说是固执到偏执的程度,早在当初被李涛等人护送进京之际,便已认定弘晴这是要挟恩让自己投效,心下里反感早生,这才会一到小串子胡同,便闹着要走,本意就是不愿跟弘晴再发生旁的瓜葛,当然了,对于弘晴的援手之情义,戴梓还是感激在心的,正因为此,哪怕此际彼此间已是有些话不投机,戴梓还是强忍住了心中的怒气,一拱手,态度坚决地表明了自己的心迹。
“此事押后再说,本贝子问你,康熙十三年七月,尔私造连环火铳,却隐匿不报,私藏家中,可有此事,嗯”
弘晴压根儿就没理会戴梓的说辞,冷冷地瞥了其一眼,阴森森地开口喝问道。
“我”
一听弘晴提起连环火铳之事,戴梓的脸色瞬间便是煞白一片,目瞪口呆地说不出句完整的话来,不为别的,只因此事乃是他心中最隐蔽之事。
康熙十三年,戴梓发明了一种名叫“连珠火铳”的武器,也叫二十八连珠火铳。铳背是弹匣,可贮存28发火药铅丸。铳机有两个,相互衔接,扣动一机,弹药自落于筒中,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