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差大人能心系百姓福祉,草民等自不敢有甚异议。”
有了王、孙两大盐商的带头,依附于这两位的中小盐商们自是不敢再保持沉默,全都乱哄哄地表了态,到了末了,董文涛等人也不得不跟着敷衍了一番,至此,刘八女原先预想的盐商们集体抗争之算计已是彻底化成了泡影,这等情形一出,刘八女尽自忿恨不已,却又无可奈何,只能是阴森森地瞥了王潘寿一眼,强行将心中的羞恼硬忍了下来。
“好,既是诸位如此信任本贝勒,那本贝勒还真就不能让诸位失望了去,唔,这么说罢,票引计划乃是朝廷所定,实不宜更易,然,诸位又言及市面缺盐,这可就有些让本贝勒为难了,不过呢,也不是不能解决,此番本贝勒奉旨出巡,路过山东,跟山东盐运使坤宁也有过会晤,听闻其辖区内盐引每每过剩,正为之头疼不已,这倒也好了,那就让山东盐商多多购盐引,诸位所辖之区域内若是真缺额过大的话,就让山东盐商鼎力支持一下好了。”
一众盐商们既已都表过了态,弘晴倒也没卖啥关子,很是干脆地便将早就已谋划好的应对方案抛了出来。
“这,这如何可行”
“不对罢,钦差大人,我等所辖之区域都是早已规划好的,怎能让山东狗子们插上一手,此事万万不能”
“是啊,钦差大人,此议实不可行,倘若乱了盐市,怕不是耍的。”
一听弘晴出的居然是这么个馊主意,众盐商们当即就哄乱了起来,不为别的,只因各家的销售区域乃是花了大代价买来的,其中还不凡血腥的死拼,两淮盐商之所以能占据全国盐市的八成二之巨,靠的可不单是资本雄厚,也不仅仅是因着与朝中大佬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之故,更多的则是以铁与血争夺而来的,真要是按着弘晴所言办了去,各家盐商的损失可就不是眼下这么丁点了,万一要是被山东盐商趁势崛起,那后果可是不堪得紧了些,又怎由得两淮盐商们不急火攻心的。
“啪”
众盐商们这么一闹腾,原先还笑盈盈的弘晴当即就变脸了,眉头一扬,满脸怒气地抓起搁在文案上的惊堂木便是重重一拍,巨大的声浪乍然而起,瞬间便将众盐商们的哄乱给生生弹压了下去。
“放肆,尔等安敢咆哮公堂,是欲造反么,嗯”
弘晴从来都不是个好说话的主儿,之所以耐着性子跟众盐商周旋,那不过是不想真将事情闹得不可收拾罢了,当然了,若是一众盐商们真要一意孤行的话,弘晴却是不介意来个大换血,将现有之盐商通通撤换了去,只是真走到了那一步,于弘晴本身来说,也会有着不小的麻烦,非到万不得已,弘晴自是不愿这么做了去,但这并不意味着弘晴便得放低身架跟一帮盐狗子们商榷个没完,这一发狠起来,当真是杀气腾腾不已的。
“钦差大人且请息怒,非是草民们放肆,实是此议太过匪夷所思了些,一旦真行了去,不单不能缓解市面之盐慌,反倒极易导致盐市之混乱,倘若真如此,恐非朝廷之福罢”
弘晴这么一发作,下头的盐商们自是不敢再鼓噪,可一个个脸上却全都是不服之色,一见及此,刘八女可就来了精神了,再次跪直了身子,作出一副不亢不卑的样子,狠狠地挤兑了弘晴一把。
“哦,是么本贝勒倒是不明白了,朝廷只售盐引,向未规定各省各府之地盘谁属,今诸位既言市面食盐供应紧张,已有力不从心之感,那本贝勒让山东盐商帮忙解决,又有何不可之说,莫非尔等还敢瞒着朝廷私立山头不成,嗯”
刘八女倒是说得慷慨激昂,问题是弘晴又岂是那么好挤兑的,但见弘晴阴冷地一笑,已是毫不客气地反问了一句道。
“这”
盐商的地盘之划分都是靠铁与血打拼出来的不假,但却仅仅只是潜规则而已,并非朝廷明文规定,真要拿到台面上来说,显然有些不够看,被弘晴这么一反问,饶是刘八女也算是颇有急智之辈,一时间也真找不到啥合适的反驳之理由,登时便傻愣在了当场。
“尔等都听好了,本贝勒之意已决,两淮盐引之售卖计划不变,若是诸位还觉得市面供应紧张,那本贝勒这就发文山东盐运使衙门,让山东盐商出面解决此事,何去何从,尔等大可自择之。”
弘晴没再理会目瞪口呆不已的刘八女,冷着脸,环视了一下众盐商们,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下了个决断。
“嗡”
一听弘晴如此说法,下头的盐商们顿时又骚乱了起来,只是全都是私下窃议,却是无人敢高声提出抗辩,显见都没弘晴这等绝然给吓住了。
“钦差大人英明,草民以为眼下之供应紧张也不过就是暂时而已,只消我等一心协调,自可应对过去,确无须山东盐商插手其事。”
事情演化到了眼下这等局面,王潘寿自是清楚该到了他上场表忠心的时候了,紧赶着便率先出言表态了一把。
“是啊,钦差大人明鉴,此事我等自当竭力解决之,就不烦劳钦差大人了。”
“对对对,此事我等自能解决。”
“钦差大人放心,我等即刻就安排人手加运,断不致有差的。”
众盐商们本自人心惶惶,这一见王潘寿出了头,自是全都心惊肉跳地跟着附和了起来,一时间满大堂里都是盐商们表忠的慷慨言语在噪杂个不休,唯有刘八女却是气得面色发黑,一双眼血红地死盯着王潘寿不放,那森然的样子,当真有着豺狼择人而噬之凶残,可惜原本就与其不是一条心的王潘寿压根儿就无惧于其,根本连看都不看刘八女一眼。
第二百八十一章尔虞我诈一
担心么一点都不尽管弘晴人在扬州,可有着“尖刀”这么只眼在盯着,再加上老十五兄弟俩的力量,京中的事情弘晴自是都心中有数得很,但却丝毫不以为意,既不上本自辩,也没打算让三爷或是老十五兄弟俩动本,不为别的,只因在离京之前,弘晴便已跟老爷子有了默契,在一年之内,不管弘晴如何折腾,老爷子都不会出面干涉,当然了,若是一年都拿不出个像样的成果,那后果么,只怕就不是那么好承受了的,不过么,眼下才刚过了两月,时间还长,足够弘晴好生谋划了去的。
老爷子果然没让弘晴失望,所有事关盐务的本章一旦到了内廷,通通有若石沉大海一般,连个声响都没有地便没了回音,群臣们不明所以之下,猜测之心自不免更浓了几分,直到有一日李光地假作无意中提起了两湖等地食盐供应紧张之事,隐隐有着要借此参弘晴一本之意图,却不料他才刚开了个头,当即就被老爷子毫不客气地训斥了一番,让他专心搞好刑部之事,不该管的事儿少关心。
老爷子的训示一出,朝野上下顿时为之惊愕不已,不为别的,只因李光地乃是当今大学士,而刑部仅仅不过是他的兼职而已,满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