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58(2 / 2)

九龙夺嫡 凤鸣岐山 5644 字 2019-04-28

赫达若是真有心不接掌整军事宜,那就该是先向弘晴陈情,然后提议一道上本言事,而不是故作高调地声称要上本请辞,这等言辞看似忠直,其实已然泄露了其内心里已然是选定了诚德帝,而不是弘晴,当然了,这也不奇怪,毕竟诚德帝才是皇帝,又是他赫达的主子,而弘晴尽管能力出众,地位也高,可毕竟还只是个阿哥而已,这都已是恶了诚德帝的心,赫达自不以为弘晴还能得了好去,选择站在诚德帝一边,于赫达来说,也就是理所当然之事了的。

生气么当真谈不到,不过么,失落倒是有些的,毕竟弘晴与赫达算得上是多年的故交了,往年彼此间的配合也算是颇为的投契,而今么,随着赫达的站队,双方之间再无妥协之可能,你死我活乃是必然之事罢,当然了,那都是后话了,至少眼下双方还是能和平共处的,至于将来如何么,那也就只能是走着瞧了的。

“陛下口谕,宣,仁亲王弘晴养心殿觐见。”

与赫达交接完整军事宜之后,弘晴并不曾拖延,一出了丰台大营便往皇城赶,没旁的,既是接下了与大不列颠王国使节团谈判的诏书,终归须得提请诚德帝示下相应之要求,此乃朝堂惯例耳,自无甚可多言处,这一赶到地头,请见牌方才一递上去,不多会就见李德全领着两名小太监匆匆而来,一板一眼地宣了诚德帝的口谕。

“有劳李公公了。”

诚德帝既是有了口谕,弘晴自是须得赶紧按着朝规三呼万岁地谢了恩,礼毕之后,也没忘了朝李德全致谢了一番,当然了,悄然地塞上一张折叠好的银票子乃是惯例,弘晴自不会忘了的。

“王爷,您请”

诚德帝刚上位那会儿,李德全见到弘晴时,可是相当之巴结,言语间往往会特意透露些内廷之消息,可自打诚德帝与弘晴之间传出不睦的信号之后,这老货对弘晴的态度可就变了,又恢复到了早年的不咸不淡上,哪怕弘晴都已是塞了银票子,这老货也就只是虚伪地笑着,啥话都不愿多说,仅仅只是躬身催请了一句道。

“嗯。”

世态炎凉莫过如此,弘晴对此早就有了心理准备,却也并不在意李德全的态度如何,淡然地轻吭了一声,抬脚便往宫门里行了去,一路无语地便到了养心殿中,入眼便见高坐上首的诚德帝正与张廷玉、马齐等一众军机大臣们笑谈着,心情似乎相当之不错。

“儿臣叩见皇阿玛。”

不用去猜,弘晴也能知晓诚德帝心情为何大好,左右不过是在得意他那一手自以为高明的下作手段罢了,对此,弘晴早就已是有了对策,却也懒得跟诚德帝一般见识,照着朝规便是一个大礼参拜不迭,面色平和一如往昔,看不出丝毫的异常之处。

“免了,平身罢。”

这一见弘晴已到,诚德帝脸上的笑容立马便更和煦了几分,笑呵呵地便抬手叫了起。

“谢皇阿玛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诚德帝既是开口叫了起,三呼万岁乃是题中应有之意,却也无甚可多言处。

“晴儿来得正好,朕先前还正为如何跟那大不啥国的事儿烦心着呢,而今,尔既是到了,朕也就可以省心不少了的。”

诚德帝心情大好之下,话也就说得分外的随意,不过么,内里的意味却并不简单,那是在告诫弘晴不得推脱与大不列颠王国的谈判之差使。

“能为皇阿玛效力,实儿臣之幸事也,此番谈判之事,儿臣自当竭力而为之,只是事涉两国,儿臣不敢斗胆妄为,还请皇阿玛赐下个章程,儿臣也好循此办理了去。”

诚德帝的话语虽是说得隐蔽,可内里的意思却是再明显不过了的,以弘晴之智商,又怎可能会听不出来,不过么,却也并不在意,概因他本来就没打算请辞,此无他,与大不列颠王国这个即将成为世界霸主的老牌海上强国打交道可不是件简单的活计,此乃关系到大清帝国将来之命运的大事,弘晴又岂能放心交给旁人去处置的。

“嗯,朕对此也无甚章程,只有两条,一是不能坠了我大清的国威,二么,不能损了我八旗商号之利益,除此之外,一切都是可以谈的,相信尔必能稳妥处之,朕就不特意交待甚了,尔可与郎尚书好生商议着办了去,朕只看结果,不论其余。”

这一听弘晴没有提出异议,诚德帝的眼神里立马掠过了一丝的自得之色,不过么,却并未有甚特别的交代,也就只是泛泛地提了两点要求。

“是,儿臣都记住了。”

诚德帝这两个要求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也很合情合理,可实际上么,却是暗藏埋伏,不管弘晴谈出的结果如何,诚德帝都可以说还有不妥,须得再谈,这么两次三番一折腾下来,就足以拖上数月之时间,如此一来,呆在丰台大营的赫达也就有了足够的腾挪之空间,这等用心不可谓是不险恶,然则弘晴却并未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