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61(2 / 2)

九龙夺嫡 凤鸣岐山 5547 字 2019-04-28

威廉伍德布里奇爵士那番屁话拿去糊弄没有经济常识的大清官员们或许能成事,可拿到弘晴面前来显摆,那简直就是鲁班面前玩大斧耍啥呢

大不列颠东印度公司当年之所以能在印度站稳脚跟,靠的便是威廉伍德布里奇爵士早前所言的那番狗屁不通之理论,当年大不列颠王国的老前辈们可是骗了不少的古老帝国,不单印度是受害者,北美那些印第安人的部落与国家也是被这么套理论忽悠得昏了头,最终落得个尸骨无存之下场,可惜啊,这么套百试不爽的理论遇到了弘晴这么个“拧不清”的家伙,愣是耍不开了,这可叫大不列颠使节团诸般人等全都郁闷得够呛,不得不紧赶着低声地商议了一番。

“尊敬的亲王殿下,请恕在下直言,贵国的舰队虽也算是不错,可也就只能在远东之地称雄,这一路去我大不列颠王国要经无数国家之水域,那些无赖国家的舰队可都是兼职海盗,贵国的舰队恐怕难是对手,倘若有所损失,于贵我两国的贸易将有大不利,反观我大不列颠舰队乃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无论哪一国海盗,都不敢打我大不列颠舰队的主意,所以呢,运输的责任与风险还是由我方来承担才是最稳妥的策略。”

一番紧急磋商之后,就见布鲁克斯威尔逊伯爵朝着弘晴略一欠身,满脸诚恳状地便又编织出了一大套的扯淡理论,试图以此来吓阻住弘晴与大清诸般官员们。

说到舰队的战斗力,弘晴倒是不否认此际的大清舰队确实不如大不列颠王国,无论从舰队的数量还是士兵的训练与经验上,都有着不小的差距,唯一能占优势的恐怕只有火炮的威力了的,只不过最新式的舰炮如今尚未大规模列装,旧有的舰炮威力与大不列颠等诸多海上强国的制式火炮相比,并不占太大的优势,不过么,以大清如今的国力来说,快速组建出数支强大的舰队并非太难之事无论是造船、水手以及舰炮,大清都已有了足够的底蕴,之所以一直不曾大规模扩建,只不过是因时机未到而已。

“威尔逊伯爵阁下的好意,本王心领了,至于说到舰队的战斗力么,这么说罢,眼下我大清几支舰队虽建立多年,可惜一直缺乏实战经验,本王早就有意将各舰队都好生磨砺一下,也有心再将舰队的规模扩编上一番,正好借着与贵国通商的大好机会,沿途剿灭些海盗水匪,算是增加些历练也不错,一句话,我方愿意承受沿途的各种风险,贵方就不必客气了。”

旁人或许会担忧战争之威胁,可对于有志于称霸天下的弘晴来说,战争不过是通往胜利的必要手段而已,实在无甚可恐慌之处,等解决完了国内的麻烦事之后,就算大不列颠王国不来找事,弘晴也会发兵横扫全亚洲,而后挥师四海,为后世子孙打下个辉煌的将来,毫无疑问,布鲁克斯威尔逊伯爵威胁之言,对于弘晴来说,不过是个可怜的笑话罢了,浑然不值一提。

“我大不列颠王国的舰队是天下无敌的,你们这些黄皮”

弘晴这么番话一经通译转译出来,大不列颠使节团诸般人等顿时便全都傻了眼,倒是先前刚沉默下去的坎南卡特上校却又蹦跶了起来,面红耳赤地便又咆哮了起来。

“卡特上校,休得胡言,坐下”

布鲁克斯威尔逊伯爵正因为谈判陷入僵局而苦恼着呢,这一见坎南卡特上校又冒出来火上浇油,当即便怒了,不等其将厥词喷完,便已是声色俱厉地断喝了一嗓子,强行将坎南卡特上校压回了座位上。

“尊敬的亲王殿下,贵我双方意见相差太大,估计一时半会难以调和,故此,在下提议暂且休会,贵我双方各自商议后,另定时间再行商榷,不知亲王殿下意下如何”

布鲁克斯威尔逊伯爵等人可是远涉重洋而来,自然不希望谈判就此破裂,眼瞅着无法从弘晴处讨到便宜,自也就不打算再这么商谈下去了,这便起了身,朝着弘晴便是一躬,很是客气地提议了一句道。

“当然可以,不过么,本王还是坚持原先的提议,贵我双方的谈判基调便以此为准,贵方可以回去好生商量一二,后日一早还在此地商榷,到那时,希望贵我两方能顺利达成共识,若不然,恐怕贵方将要失望而回了,好了,言尽于此,送客”

对通商一事,弘晴本来就没打算遂了大不列颠王国之意,若不然,他也不会密令“八旗商号”不得与大不列颠王国私下贸易了的,根本目的只有一个,那便是不想增强大不列颠王国的实力,换而言之,不管怎么谈,弘晴都不可能会改变主张,当然了,应有的外交礼仪还是要讲的,对方既然提议休会,弘晴自是不会反对,交代了几句场面话之后,便即就此端茶送客了

第855章枪打出头鸟一

尽管弘晴的态度可以说是强硬到了极点,然则大不列颠使节团却显然不想就此放弃在大清疆土上设商埠的打算,方才一离开颐和园不多久,便即向陪同的理藩院官员发出了外交照会,要求有二,一是请求将第二轮谈判再往后延数日;其二么,则是要求准许按西方惯例召开一酒会,以便与京中官员以及大商贾们联络感情。对此,理藩院官员们自不敢擅专,转手便报到了弘晴处。

酒会这么个玩意儿,在西方外交礼仪上,倒是可以称得上是惯例,这一点,弘晴自是清楚得很,当然了,弘晴更清楚的是这帮家伙执意要举办酒会的用心相当之阴险,这是想借机寻找一下京师里的反对力量,看能不能以阴暗的手段拱翻他弘晴,也好达成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险恶目的,对此,弘晴虽是心知肚明,却并未强硬拒绝,而是很爽快地便批准了大不列颠使节团的要求。

大不列颠使节团一行人等办事效率还是挺高的,这才准备了一天的时间而已,便已发出了大量的请柬,诚邀各方嘉宾于七月十七日酉时正牌到理藩院驿馆参与酒会,却并未提及西方惯例的携带家眷之事,很显然,这帮家伙已是对大清的国情做过了相关之了解,悄无声息地便将所谓的惯例更改了去,以适应大清之国情。

身为主持谈判事宜的亲王,弘晴自然也收到了大不列颠使节团发出的邀请函,不过么,弘晴却并不打算去赴宴,而是客气而又坚决地婉拒了,至于京师里的各王府么,同样也都不愿出席这等杂乱之酒会,倒是一大帮商贾以及部分京师中层官员对此酒会好奇心盛,真就欣欣然地去酒会上看稀奇了的,尽管弘晴不曾亲眼目睹,可自有眼线前来禀报,说是酒会开得甚是红火,几位年长阿哥的门下都有出席者,还与大不列颠人等详谈甚欢,似乎有所图谋。

图谋啥很简单,拱翻弘晴呗,还能有啥来着,道理么,很简单,大不列颠使节团一帮人等亟盼能将弘晴这个拦路虎搬开,而那几位派了心腹手下去赴宴的阿哥们同样想找到一个打击弘晴的机会,没旁的,帝位实在是太诱人了些,但凡自认不俗的皇子,就没谁不想争取一番的,哪怕弘晴威名盖世,一众阿哥们也不想轻易言弃,更别说眼下弘晴与诚德帝之间出现了明显的龃龉之征兆,一众阿哥们自是乐得在火上再狠狠地浇上一把油了的。

形势显然算不上好,可要说怕么,那却不致于的,实际上,弘晴很是欢迎一众弟弟们在谈判一事上冒头的,此无他,这几个月来,弘晴一直过得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