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19(2 / 2)

九龙夺嫡 凤鸣岐山 5900 字 2019-04-28

“总有人跟朕说,如今四海晏平,百姓安居乐业,只须守成,便可天下大治,朕本也以为当是如此,心窃喜之,然,事实却给了朕当头一棒,似陈望玄这等贪婪无度者,固然罕有,然,却非特例,朕此处还有一份名单,皆系麒麟商号各地分号所收集之犯官名录,其中罪行比之陈望玄更不堪者,亦不是没有,朕已着陶左都御史准备彻查,但凡敢鱼肉百姓者,朕一体不饶,卿等皆我大清社稷之干臣,朕希望卿等都能尽忠职守,莫要辜负了朕之厚望,都好自为之罢。”

拿下戴铎不过是杀鸡给猴看罢了,弘晴真正的用心在于击溃四爷刁难之谋算,自然不会因拿下了个戴铎便作罢论,而是声线阴寒地告诫了诸般臣工一番,言语间的杀气可谓是蒸腾直上,生生令诸般臣工们全都为之心惊肉跳不已。

“陛下圣明。”

值此弘晴盛怒之际,自是没谁敢跳出来挑事的,也就只能是齐齐称颂了一番了事,至于各人的心中作何想法么,那只有上天才晓得了的。

“卿等之忠心,朕一向是信得过的,只消努力办差,纵使有所失误,朕亦不罪,可若是有心为恶,虽小,也不轻饶,好了,此事便先议到此处,汪御史有何本章要奏,且就奏来与朕听听好了。”

板子要打,抚慰的话,也不能不说,所谓的打一棍子给颗枣子,就是这么个道理,对此,弘晴自是个中之老手,几句话下来,便给了诸般臣工们一颗定心丸,随即目光一转,已是将视线落在了惶恐不安地跪在一旁的汪四祺身上,声线微寒地发了话。

“陛下圣明,微臣,微臣,微臣听完了陛下之教诲,方知早先要奏之事实谬也,今已彻悟,已无本要奏,还请陛下恕罪。”

汪四祺虽是党附四爷,却绝对不是傻子,眼瞅着先前戴铎都已被拿下,他哪还敢胡乱上本章的,再说了,他所言奏的事儿如今都已被弘晴先前的诸般处置化解了个干净,再要强谏议,那就是找死了的,这等蠢事,汪四祺自然不会去干,支吾了几声之后,赶忙改口狠拍了弘晴一把。

“嗯,汪爱卿能这么想便好,朕自不罪尔,且就退下罢。”

汪四祺既是识时务,弘晴倒也不致于不管不顾地拿其来作法,也就只是面色淡然地一挥手,将其打发了开去,至此,四爷掀起的一场弹劾风暴尚未正式开始,便已是黯然落幕了去

“,先生,事情便是如此,如今戴铎已然下了狱,小王看那小儿怕不会到此为止,今将如何是好”

准备了许久的一场攻势还没正式展开,便已是折戟沉沙了去,不仅如此,还赔上了戴铎这么个铁杆心腹,四爷的心情自然是坏到了极点,这一回了府上,便唉声叹气地将事情的经过告知了邬思道,满脸皆是掩饰不住的忧虑之色。

“嗯,是不会到此为止,而今之计,断不能让今上有消停下来之可能,终归须得给其找些事情做才是。”

邬思道显然也没想到弘晴的准备会是如此之充分,本意是想来上个突然袭击的,却不料竟被弘晴反过来利用了一把,心下里自不免也有些个黯然不已,只是当着四爷的面,邬思道却是断然不会将这等情绪流露出来的,也就只是沉吟地提议了一句道。

“嗯,小王也是这般看法,只是这事儿怕是不好找啊,先生可有何教我者”

对于邬思道这么个判断,四爷自是认同得很,一旦真让弘晴腾出了手来,那是绝对不会任由四爷的势力还存在朝中的,今天是戴铎倒下,明日怕就该轮到他四爷了的。

“不急,容邬某好生想想。”

邬思道虽是顶尖智者,可到底是人不是神,自然不可能四爷一问,他便能有个万全的主意,可也并不曾思忖许久,很快便已是眼神一亮,已然想到了个绝佳的点子,但却并未急着开口言事,而是手捋着胸前的长须,细细地推演了起来。

“先生”

值得邬思道沉吟之际,四爷自是不敢打断其思忖,也就只能是静静地等着,直到邬思道停下了拈动长须的动作之际,四爷这才紧赶着唤了一声。

“王爷应是知晓的,科举素来便是社稷之大事,但凡稍有点变动,则宇内不靖也,如今武科早已被革,而文科却依旧如故,某观今上恐早有心要动文科,之所以不曾动手,概因时机尚不成熟罢了,今,若是造些声势出来,今上恐未见得能再忍得住,若如此,我方应可从中渔利也。”

邬思道并未急着说明具体之方略,而是先行分析了一下弘晴的心思。

“哦计将安出哉”

一听邬思道这般说法,四爷的眼神当即便是一亮,可眉头却是就此皱了起来,反复思忖了好一阵子,也没能想到这文章该从何处做起,不得不将问题丢给了邬思道。

“王爷莫急,且听邬某细细道来,当得,如此,不愁今上不心动矣。”

邬思道自信地笑了笑,不徐不速地便将心中所思之策细细地道了出来,顿时便听得四爷眼神狂闪不已。

“嗯,好,就依先生所言,小王这就去部署一二。”

四爷沉吟了片刻,在心中将邬思道所言之策反复推演了几遍,见并无甚不妥之处,也就不再迟疑,但见其一击掌,已是就此下了最后的决断

第1096章革新科举一

仁和元年七月初二,京津天路试运行并大清铁路公司正式挂牌典礼在京郊丰台附近举行,仁和帝率诸多臣工出席典礼,不单亲为典礼剪彩,更兴致勃勃地率朝中从一品以上大员乘专列从京师进抵天津,于当地接见了新任直隶总督刘承恩以及海陆军少将以上军官,但并未下榻天津行宫,而是于下午又乘专列回到了京师,沿途百姓无不跪伏迎候。

次日一早,京师时报又以大幅篇章详细介绍了铁路的功用以及对大清社稷的重要性,至此,大清铁路公司尚未正式运营,便已名声大噪于天下,借着这股东风,大清铁路公司又趁热打铁地公布了京津铁路的运营细则以及后继铁路开发的大略计划,很快便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铁路热,不少省份之地方大员纷纷上本要求优先待遇,各省富豪也都敏锐地闻到了商机,为此,到大清铁路公司关说者可谓是不计其数。

军务深化革新进展顺利,三大情报局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朝堂局势日新月异,弘晴的心情自然也就很是舒爽,哪怕因着诸事繁杂,每日里都须得从早忙到晚,然则弘晴却是甘之如饴,丝毫不曾有过半点的懈怠,这不,今儿个一大早地,方才刚用过早膳,弘晴便已乘着软辇赶到了养心殿,准备开始一日之日常工作,这才刚坐下来,连茶水都尚未来得及饮上一口,李德全就已匆匆来报,说是马齐与方苞联袂来见。

“宣。”

这一听马齐与方苞齐至,弘晴的眉头不自觉地便是一皱,没旁的,弘晴所任用的几名军机大臣都各自划定了所管之事,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