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1(2 / 2)

最高通缉 老螃蟹 6478 字 2019-04-28

“女王陛下希望双方本着合作精神扶植威克礁出产的生丝,这些商品全部销售给帝队,价格可以参照目前的市价。”

一直站在罗正道的床头位置,半精灵美女维娜打量萨莉尔的目光中不自觉地透出一丝敌意,她态度冷淡地插言说道:

“督军阁下,我们生产的一部分生丝是受地精严格管控的特级长丝,这种商品没有市价可供参考,你是说要我们参照普通生丝的价格卖掉吗”

这点小小的刁难早在雅灵督军的预料中,萨莉尔不动声色地轻瞥了维娜杜波夫一眼,随后她又仔细观察了一下罗正道的神色变化,回答说道:

“帝国与那些绿皮在香江维持着贸易关系,长丝的价格是实际存在的,不是吗”

半躺在床上的罗正道依稀记得,上大学时一位讲师在课后自由讨论时间,不加遮掩地剖白说,在国家与国家之间只有裸的利害关系,除此之外谈什么东西都是空的。任何妄图把个人感情因素和道义之类的问题掺和进去的想法,那都是对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极端不负责任的脑残举动。香江商团联合是替地精第二帝国和雅灵帝国、精灵联邦承担黑幕交易的夜用型马桶,它的存在意义在于,目前各方都有需求,这个怪胎才得以在夹缝中生存下来,等到几时大家不需要这个马桶了,商团联合立刻会被卸磨杀驴,这出戏剧的脚本是早已写好的。

对一支军队来说,武器供应渠道,有与没有,是不是足够稳定,那是事关生死存亡的重大问题,至于说采购的价钱高低则是微不足道的枝节问题。

萨莉尔拜恩虽然没做过什么生意,好歹她还能明白对军人而言什么东西才是最要紧的,这位英姿飒爽的女督军仗着自己有临阵救驾的功劳在前,此刻她表现出了寸步不让的坚定态度。继续默不作声地用目光逼视着罗正道,大有今天你不肯答应下来,老娘就豁出来跟你一直耗下去的强硬姿态。

见此情景,罗正道也不禁感到头疼,手抚着额头叹气说道:

“那好吧如果是在同等价格条件下,我同意优先把生丝卖给雅灵帝国,毕竟你们是赞助者,这一点我会认真考虑的。”

闻声,萨莉尔拜恩的面色稍有和缓,后退了一步说道:

“希望如阁下所说,当下一批补给船到来的时候,帝国派出的谈判人员会随船抵达。”

虱子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罗正道本就打算用威克礁出产的优质生丝来跟雅灵帝国做一笔交易,倘若雅灵女王出得起价钱,要引进全套的玻璃温室技术也不是没可能的,生意成败只在于价码高低。

当即,罗正道仍是一副无可无不可的模样,气息孱弱地说道:

“呵呵呵呵,随时欢迎朋友到我家里作客。”

从表面来看,纠缠于生丝销售的细节问题,罗正道的作法明显有失气度,但他真正要争的不是金钱问题,而是要重申威克礁自主的地位,以及自身与雅灵帝国是合作关系,不会随意受到对方支配的强硬立场。

第一百五十三章 经营国家的生意经

不论是作为一个国家也好,一个政治实体也罢,指望着依赖外界输血活着,那是脑残到家的表现,怀有此类天真无知的二货是无法在充斥着残酷竞争的险恶环境下生存的,所以强化自身造血功能才是正路。

在旧世界,号称金砖四国之一的白象国满世界挥舞着小绿纸购买各色先进武器把自己武装到牙齿,可是别说五大流氓,哪怕是那些二流国家里面也几个真正瞧得起它,觉得白象能成为世界级强国的,基本都是小白中的小白。不差钱的白象遭到大家的一致鄙视,根源在于他们贪图捷径的便利,放弃了走正路修炼内功,企图直接买个军事强国出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既然一开头就走上了歪路,无论白象在经济上取得何其辉煌的成就,那也是靠第三产业拉动的,遮掩不了这种繁荣是构筑在沙滩上城堡的事实。

所谓的正确道路,搁在物质当家真神无迹可寻的旧世界,无非就是踏踏实实地建设一个工业化国家,几时能把从手纸到航天器都一块自产了,那就算把内功练到家了。

换做是在新世界这边,情况虽然略微复杂了一些,在大方向上并无根本差异,一个国家的工业产能和研发能力才是决定国力强弱的基石。

参照新旧两个世界的情况进行分析,罗正道的战略眼光绝对比新世界的土著们来得开阔,正因为充分了解到什么才是正确的,他始终坚持自主原则不妥协,宁愿降低援助金额也要维持地位不受外界影响。

的确,威克礁出产优质长丝,雅灵帝国也十分需要这种战略物资,单纯是你买我卖的商业关系自是皆大欢喜,没什么问题。倘若雅灵帝国认为可以通过提供经济和军事援助的方式逐步渗透控制住威克礁经济命脉,继而干涉罗正道的决策,那他们就得做好跟某人彻底翻脸的思想准备了,像这种事罗正道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必须以最坚决最果断的方式让合作方理解这一点,从而避免双方未来作出重大误判。

搁下与雅灵帝国的矛盾不提,发展威克礁的事情已经够让罗正道操心的,对于一个政治实体而言,没有比吃饱饭更重要的事情。天大地大吃饭最大,吃不饱就什么事情都不需要谈了,只可惜太多从没挨过饿,不知道什么叫肚皮造反的白痴老是不明白这个简单的道理。

虽然原始的渔猎等采集经济也能补充食物来源,完全指望靠天吃饭就不行了,种植业的基础条件是四个要素,光、热、水、肥,只要满足了基本前提,农作物就能确保茁壮成长。在旧世界,那些疯狂科学家据此发展出了无土水培的蔬菜和粮食种植方式,穿着白大褂头发蓬乱的科学疯子们雄心勃勃地进行工厂化农业的尝试。然而,这种在技术层面相当先进的农产品,在减少成本方面的成绩就太悲催了一些,被太阳公公和地球母亲合作滋养的大田作物无情地碾压到渣,应用的前景仅限于未来的太空旅行,起码在地球上不具备规模推广的价值。

世易时移,换做在威克礁这样沙漠戈壁环境的地方搞农业,得与极端的自然环境努力抗争,按照常规方式栽培大田作物,哪怕是露天养活一棵仙人掌,它都会马上死给你看的。

威克礁的环境太恶劣了,除了极少数生命力顽强到令人无语的植物,什么东西都养不活。迄今为止,除了那些生长在海滩潮位线附近,星星点点的耐盐碱杂草,整个威克礁上连一片天然的绿叶都看不到,这状况一直延续罗正道带领着手下们开始以愚公移山的精神在这里耕耘才算告一段落。定时获取淡水滋养,又被精细地用鸟粪施肥,这片严重缺乏有机质成份的瘠薄沙质土壤开始展现出勃勃生机。而今,在阳光照射下光芒万丈的玻璃温室穹顶下方,简易喷灌设备缓慢浸润着一块块呈现出标准圆形的绿色田地,这些长势喜人的绿色作物景观逐渐取代了威克礁旧日的满目黄沙,叫人看了不禁心生感动。

随植物蒸腾作用产生的水汽到达玻璃穹顶,被炽烈的阳光映射出如彩虹般绚烂瑰丽的色彩,水汽聚集太多后滴落下来,好似下雨一般,这一幕奇景甚至成为了吸引外来者驻足的人造奇观。

荒漠变桑田的确是个壮举,罗正道这位别出心裁的创造者也因为在新世界第一个大规模使用玻璃温室,采用了这种完全不经济的生产方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