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除了诸如烧玻璃和造水泥,大炼钢铁之类的穿越者必备技能,华夏裔穿越者额外附带的四大发明是火药、造纸、印刷术、指南针,这些中古时代的项目应当如何上手,仔细想一想就叫人止不住头疼了,这叫细思极恐啊
由硝石、硫磺和木炭三种原料混合而成的黑火药,在新世界缺乏足够的实用性和性价比优势,且不说黑火药的制造成本比从市面上购买石松粉还高不少,在各方面的性能指标貌似还不如石松孢子粉来得天然无污染威力还大呢除非罗正道打算研发技术更加高级,当然制取过程也加倍凶险的猛,像是什么硝化甘油和三硝基甲苯之类的和谐物,这事只能从长计议了。
小时候被家长耳提面命勉励要好好学习,将来当个科学家出人头地,在这种具有倾向性的价值取向引导下,罗正道看过不少名人传记,他可没忘记之王诺贝尔的生平履历。
这位著名发明家前辈的弟弟就是在一次试验中,随着一声轰然巨响成了献身于科学事业的伟大先驱,老实说,没活腻歪的罗正道还不想这么早成为一位推动文明进步的伟大人物供后人缅怀呢况且考虑到海盗集团目前与雅灵帝国和精灵联邦之间的关系基本保持良好,上述两家供应商都不介意敞开出售石松粉,既然没有断绝弹药来源的威胁,似乎也没那个必要独辟蹊径点开一条科技树去爬,你以为研究科技不用下本钱哪
假设研发新技术单纯是往里面砸钱就有效果的话,那倒是小事一桩,最要命的是研究者的人身安全也没什么保障。
甭看诺贝尔那家伙因为死前立下遗嘱,捐出了自己的全部财产创立奖,每到奖开始评奖的时候,各路砖家叫兽都要跑来凑热闹,必定在新闻节目上大热一阵子,诺贝尔一家为了研究付出的代价可不小。如果再回忆一下,那位上过语文课本的吴运铎研发武器,如何把自己身上炸得少了几个零件头脑中尚存一丝理智的人就不该痴心妄想,这种收益不大,风险不小的研发计划,罗正道历来是敬谢不敏的。
火药已经废了,指南针搁在新世界似乎也派不上什么用场,新世界是个标准的平面世界,在没有地球的地方,地磁是究竟如何运作的,不要说罗正道这种文科生兼物理小白的穿越者搞不懂,你从旧世界直接拉个学霸过来,他也未见得能在有生之年鼓捣出有价值的研究结论。
印刷术的技术前提是造纸术,不点亮前面的一个科技项目,后面的项目再好你也只能干看着,直接往绸子上印字倒不是行不通,无非是价钱坑爹了一点,综合分析下来,眼下的研发可选条目中,只有造纸术具备了可操作性。
新世界的文盲率极高,用旧世界来做对比,闻名遐迩的海盗窝子索马里的知识分子都比这边多出不少,足见新世界的高魔背景对正常的社会文明发展产生了多大的负面效应。
识字的人不多,对知识载体的需求量当然会相应下降,那些用动物皮革制成的书籍全都厚重得能拍死人,搁在胸口挡住火枪直击保证没问题,坚固耐久那是分毫不差的,不足之处是这玩意记录不了多少内容,价钱还贵得要死,新世界的教育成本能有多高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书房里闭关苦思,罗正道还是觉得开发造纸术靠谱,而且好处颇多。威克礁主要贸易伙伴是雅灵帝国和精灵联邦,列强的文盲率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满足这一块市场的需求就够吃上好些年头了。有了造纸术,在威克礁办班扫盲的事可以提上日程,顺便能连带开发一项副产品,那就是卫生纸。吃喝拉撒是正常需求,普通人多数用经过阴干处理的肥厚树叶来解决这个重要的人生问题,纯天然的树叶难免会有质量问题,不能说用着多舒服,总比没有强吧
奢侈浪费成风的人类诸王朝大贵族们当然不满足于跟那些下等人一样,用廉价的树叶来解决人生需求,你也不看看那得多掉价,他们是用一次性丝绸制品来处理个人卫生问题。
在初次听说这条趣闻的时候,连罗正道这个在旧世界习惯了物质享受的穿越者都感觉奢侈过头了,又不能在明面上反对,毕竟这是贵族们讲究排场的一部分,只好暗地里学穷人苦逼地用树叶凑合解决问题。
罗正道带领人类流亡者们在威克礁扎根之后,此类民生问题日趋严重,甚至变成了社会焦点问题。
要知道,威克礁是一块连野草都算稀缺资源的不毛之地,法师塔里的两位法师顾问能提供的有限水源,满足灌溉农田和日常饮水就不容易了,无力调拨淡水去种植用途有限的灌木,这种卫生用途的树叶竟然还得从外面专门进口,真是叫人无语了。
第一百七十四章 工业化の曙光
罗正道忙于在夹缝中挣扎求生存,没得空闲下来考虑长远发展问题,这次他大爆冷门击败了圣者班恩,成功震慑了一票不怀好意的觊觎者,取得了这场艰难的胜利以后,他才有充裕时间去琢磨未来。
事情可以想见,罗正道对自己治下民生困苦的状况很是不满,连日常生活必需品都无法保障,这样的国度还指望有什么前途于是,在权衡之下,造纸这选项是非得点亮不可了。历来是个行动派的罗正道,他决定了要开工,回头立马就召集了一班工匠研究造纸工艺。
旧世界的技术不能全盘照搬,因为基础材料不同,为了筛选出适合的造纸植物原材料,罗正道先期咨询了两位法师顾问,随后选定了产自星辰大海的一种常见野生麻类植物。这种博物学名称叫作“白麻”的植物在荒岛上连片生长,几乎是跟野草一样多的东西,姑且算是有一定经济价值,不过由于纤维质地太过粗糙,一般白麻只被用来制造廉价的粗缆绳,或者与油灰混合用作船板缝隙的填料什么的,要说当作纺织品的原料,那是纯属在开玩笑了。
“佐夫,一号池的情况怎么样”
经过了清洗和筛选程序,去除杂质的白麻被切成寸段,浸泡在添加了大量石灰的乳白色水池中,经过碱性液体的长时间浸泡,白麻纤维本身所含的天然胶质所剩无几,同时也吸饱了水份,为下一道捶打加工的工序铺平了道路。
罗正道差不多尽可能回忆了旧世界手工造纸流程,坦白地说,更多技术细节他都记不清楚了。在穿越前,他只在纪录片频道走马观花地看过几个镜头罢了。要说连这样子都能做到过目不忘,那罗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