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兵,是明朝设立的镇守边关的统兵官,属于派遣性质,有战事时,佩印出战,战后缴还,无固定品级。不过那是明朝初期的事了,到了明朝后期,边境不宁,总兵一职也渐渐成为常设官职,成为镇守一地的最高军事统帅,如李成梁、李成栋这些人就是正儿八经的总兵了,换做现代的官职那至少也是军分区司令了。
但是,如果总兵加上团练两个字后可就没这么风光了。团练是什么,就是地方上自发组织的民兵,所以团练总兵也就是民兵头子,往往是地方上自发组织民兵后,向朝廷表示愿意接受调派,于是朝廷表示嘉奖,把民兵头子封为团练总兵,虽然从民办转为官方承认的准军事组织,但其权利还是没啥太大的变化,也就是仍然只能管着自己手下那些民兵,只不过批了件光纤的外衣罢了。
不过尽管如此,岳阳还是很高兴,现在他最缺乏的就是那件光钎的外衣,只要有了这件外衣他就可以挂光明正大的招兵买马。而且最让岳阳高兴的是在这份公函里,大同府的兵备道老爷并没有限制岳阳这个团练招募的民兵数额,这就给了岳阳一个钻空子的地方,也就是说只要岳阳愿意且养得起,他愿意招募多少人就招募多少人。
不过岳阳也只是高兴了没多久,随同公函来的还有一个坏消息,那就是在六月初六的时候,黄河于孟津决口,导致军民商户死伤无数,十数万百姓转徙,到处丐食,无路可走,乃聚而造反。
看到这里时,岳阳就知道,明末的乱象已经开始了,虽然这个乱象在十多年的时间里起起伏伏,有时候也会被朝廷镇压,但是最终它会随着明末灾情的扩大进一步蔓延到大明全境,最终会将这个延绵了两百多年的王朝给淹没。
“乱局终于开始了,我能在这个时空里保护好自己的家人和周围的一切吗”岳阳慢慢的将公文和那封附送朝廷驿报折叠好放进了衣袖,眯着眼睛看着那西下的夕阳,朝着老太太的院子走去
这个时候老太太依旧坐在院子里,微闭着眼睛让随身的两个小丫鬟给她捶背。过了良久老太太才睁开了眼睛对岳阳说道:“孙儿呀,既然奶奶已经说过,岳家庄的大小事务都交由你做主,你就放心大胆的去做,奶奶会支持你的,你实在不必事事来禀报奶奶。你是奶奶的乖孙儿,难道奶奶还对你不放心不成”
岳阳苦笑了一下后才说道:“奶奶,非是孙儿有意来烦劳您老人家,而是孙儿认为这件事太过重大,孙儿还是要向您禀报一声为好,因为此事事关到我岳家庄甚至是五里寨数千乃至上万人的身家性命,孙儿不得不谨慎”
一听到这里,老太太原本浑浊的眼睛顿时射出了一道犀利的眼神“哦,到底是什么事情”
岳阳从袖子里掏出了公文递给了老太太说道:“兵备道衙门发来了公文,允许孙儿自行组织一支团练,孙儿打算近期就要组织一支团练的队伍,希望能得到奶奶的应允。”
“组织团练”老太太接过公文凑到眼前仔细的看了一下后不以为然的说道:“不就是组织团练嘛,这有什么的,这十里八乡的那个大户人家不组织一支看家护院的团练啊,这事你上次和奶奶说过,奶奶不是也同意了嘛。”
岳阳摇摇头道:“可这次不一样,孙儿打算搞一支大的团练队伍。”
“哦,有多大难不成我的乖孙儿还想招个万儿八千的团练不成”老太太不以为然的笑了笑,接过侍女递过来的茶杯轻轻的抿了一口。
岳阳并没有笑,而是看着老太太神情肃穆的说道:“您老人家说对了,孙儿还真是想招一支万儿八千的团练队伍”
“噗”
岳阳的话刚说完,老太太就把含在嘴里的茶水吐了出来。
“什么孙儿你说要招募多少团练兵丁奶奶没听错吧”
这名平日里总是波澜不惊的老太太今天失态了,因为岳阳的话已经不属于胡言乱语的范畴,而是属于疯狂的行为了。大明朝开国以来,虽说办团练的地方士绅多不胜数,但人家最多也就是办个几百人看家护院而已,了不起上千人也就顶天了,还从来没有哪个士绅敢招募上万人做团练的,因为你那已经不叫看家护院保境安民了,你那叫造反了。
“孙儿,你你这是要干什么,你知不知道要是你这番话要是让官府知道了咱们岳家转眼就要有灭门之祸啊”饶是老太太精力了数十年的风雨,此刻也被自己宝贝孙子的疯狂想法给吓着了。且不说岳家庄有没有这个财力物力来招募这么多兵马,即便是有这个财力物力,可是你招这么多兵马来干什么你知不知道朝廷一个正儿八经的总兵所统御的兵马也就是这么多了,难道你要造反不成
“奶奶,您别急,您先听孙儿把话说完再说也不吃啊”看到自家老太太真的着急了,岳阳也不敢再吊老太太的胃口了,赶紧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
s:这几天只有一章了,阿顶这几天正在检查身体,没办法,今天中午血压又高了,而且护士还说我的餐后血糖也有些高,早上还抽了俺五管血要做耐糖测试,不知道结果会咋样,俺还年轻,可不想患上糖尿病啊。大哭中
第十九章 说服老太太
岳阳看着脸上露出了怒容的奶奶心中也是一阵头疼,看来要是不能说服这位老太太自己接下来的计划可就要大打折扣了。
想了好一会,岳阳一摆手示意那两名捶背的丫鬟退出去,这才从衣袖里掏出了一封驿报递给了老太太:“奶奶,您先看看这封驿报,然后孙儿再跟您说。”
老太太接过驿报一目十行下去很快就看完了,看完后她很是不屑的说道:“这有什么,不就是黄河决堤饥民造反么,老身相信朝廷大军很快就能将这股乱民给灭了。这种事在我大明还少么老身就从来就没有看到有哪股乱民成得了气候的。”
岳阳苦笑道:“奶奶,您说的不错,这股饥民是成不了什么气候,而且这种事也不是没有过。但是您想过没有,为什么我大明近年来饥民造反之事时有发生而且是灭了这股紧接着另外一股又冒了出来,令得朝廷头痛不已呢虽然大名朝廷好比就像是一个壮汉,这些造反的饥民好比野草,起初这些野草自然不被壮汉放在眼里,因为他只要用镰刀轻轻一割就能把野草割掉。但是您可别忘了,壮汉只有一个,而这些野草却像是韭菜似地你罢了一茬它立刻就会冒出另一茬,即便壮汉再努力,可面对这些灭之不绝的野草壮汉也有无力的时候啊。您想啊,这才饥民造反是在黄河孟津,若是下一次他们在应州造反呢咱们怎么办就这样等死吗”
老太太并不是蠢人,刚才的她只是一下子转不过弯来,现在听岳阳这么一说她这才慢慢领悟的说道:“孙儿,莫非你认为咱们这里也可能有饥民造反不成”
岳阳点点头:“奶奶,不是有可能而是非常有可能,您看看现在咱们山西这块地界吧。天气如此大旱,许多田地都开始干裂了,可想而知秋收之时会有多少农户颗粒无收,届时无衣无食的那些农户会怎么办即便他们当时不想造反,可若是有人登高一呼,领着他们冲击衙门的粮仓抢粮,衙门怎么办自然会派兵镇压了,这样一来其结果就会象孟津那样,无路可活的饥民们为了活命就会摇身一变,变成一群凶残的暴民,这些暴民少则数千,多则数万甚至数十万,如此一来奶奶您认为我们岳家庄、五里寨乃至应州府还能独善其身吗如果我们没有一支听命于我们的团练,那么我们这个位于瀛洲城外,且没有城墙保护的小小庄园单凭胡师傅和那上百名家丁护院能经得住暴民的冲击吗只怕届时不到一天整个岳家庄就会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