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11(2 / 2)

超品公子 想见江南 5463 字 2019-04-28

这下,薛向彻底惊着了,在a军大院的这些战士,和他处得不说是和兄弟一般,至少也是交情深厚,更兼a军是薛安远起家的部队,中上层军官几乎一水的薛安远的老部下。这些青年战士几乎都知道a军和老薛家的渊源,对薛家兄妹都是礼敬三分,而今天,薛向都被人拿枪指着了,这边的战士竟是不敢动,可真是奇哉怪也。

薛向心思细腻,念头电转,便知道是何缘故了,暗忖,眼前这小子没准儿就跟新到任的军长陈自力有关联,因为陈自力正是从宁边军区空降a军。也只有现任a军一号的家属,这帮当兵的才不敢轻举妄动。

要说薛向还真没猜错,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大号陈浩东,正是陈自力的儿子,也是宁边军区的现役军人,性子最是彪悍,在宁边军区的时候,仗着家世,在格斗训练中,经常把战士打得吐血,而无人敢管。陈自力早早就养成了自大的性子,从来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眼里压根儿就没军纪和法纪。

这不,眼下虽然到了年关,可部队并未休假,这小子在宁边北招呼也不打一声,就领着自己班上的几个心腹,出了陕北,直趋京城,在四九城已经闹腾了有一段日子,也未见着传说中的顽主和敢跳的家伙,因此越发骄横。

第五十五章 惊人的消息

陈浩东手下的四个心腹本就是宁边部队的刺头儿,跟着陈浩东早历练出来了,痞气倒比兵气足。若不是顾忌着洪映这身装扮,且是身在外地,早不用等陈浩东说话,就开打了。

“老子叫你们抓人,还愣着做那么子”陈浩男对四个当兵的迟迟不动手,甚感不满。

“我操你妈的,小兔崽子”洪映何等受过这等闲气,立时就把手按在了腰间。

“洪映哥”薛向伸手拦住了要掏枪的洪映。

洪映不怒反奇:“老三”

在他印象中,薛向自小脾性就暴,这会儿,在家门口被人打了脸,怎么还忍得住,莫不是长大了,转性了

薛向按住了洪映的大手,心中其实早怒火万丈,可现下是薛安远的关键时期,为了避嫌,甚至连住出感情的大院都要舍弃了,他又怎会在此时,闹出事端。

但见他扭头冲陈浩东道:“这位兄弟,想要咱们去哪儿,你吱声儿,不劳动手,咱跟你走一遭。”

陈浩东比出根食指,摇晃几下,“老子说得是抓,就得抓,想不动手,门儿也没有,动手”

“住手”

陈浩东这边话音方落,不及四个当兵的出手,陡然起了一声爆喝,数息功夫便有个人影冲进了灯下,紧接着,便闪出一位红脸中年来。

“李叔”

“李参谋长”

前一声出自薛向,后一声则是陈浩东叫的,来人正是a军参谋长、李红军之父李三思。原来,这边起了冲突,早被大院内的行人看见,一见是薛向和这个新来的一号公子起了冲突,立时就给李三思报了信。

要说李三思其人,似政客更胜军人,他为人天性谨慎,多谋多算,从来最是惜身。浩劫时期,李三思正是靠着这种谨慎谋算,才避过一劫,而浩劫平息后,一帮在浩劫中跳起来的家伙都被按下去了,唯独他不动不摇,不招灾,不惹祸,继续做他的参谋长。

其实,在a军,李三思和薛安远的关系一直不远不近,但他却从不反对李红军和薛向来往,即使薛安远下了干校,李三思也从未阻拦李红军和薛向来往,反倒对薛向兄妹关照有加。

是以,薛安远复职后,还特意提了东西,去看过这个一直和他尿不到一个壶里的搭档。

按说,以李三思的性格,是不会搅合到这新、老a军一号公子之争的。可事实上,这回李三思一接到电话,二话不说就奔了过来。因为,在一听见闹事的两方姓甚名谁后,他脑子里立时就弹出了答案,压根儿用不着细加思忖。

“怎么回事儿,浩东,你也太没规矩了吧,这里是什么地方,容得下你舞刀弄枪”李三思上来就亮明了立场,接着又扭头,叱道:“黄春生”

“到”黄春生打个立正

“老子看你这警卫班是吃干饭的,这是什么地方军区大院你是干什么工作的负责警戒、保卫军区大院的这边都有人动枪了,你还给老子傻站着,老子看你是嫌这身衣服穿够了”

老实人发火,非同小可

黄春生可是私下里听人说过,这李参谋长基本就是a军的隐形人儿,除了干好本职工作,甚至极少在连队走动。事实上,黄春生警戒军区大院一年有余,甚至极少看见这参谋长皱过眉毛。可这会儿,李三思大发雷霆,竟扬言要让他滚蛋,唬得黄春生立时乍了毛,吆喝其他战士一声,便扑了上去,将陈浩东四个警卫的枪支给卸了下来。

“李参谋长,你这是什么意思”陈浩东不阴不阳地问了一句。

要说陈浩东来a军大院也有个把星期了,虽然大多数时间都在满四九城晃荡,却是被老头子引着见过李三思。当时,只不过觉得是个和蔼可亲的老头,对自己老子也极是尊重,没想到这会儿竟是翻脸不认人。

李三思眉眼一横:“什么意思什么意思你不知道,亏你还是军人,现役军人该遵守什么条例都不记得了你一个宁边军区的军人,有什么资格在京城军区的a军大院拔枪有什么权力来军区大院抓人”

李三思疾言厉色,拉下脸来,气势十足,哪里还有好好先生模样。陈浩东几次张嘴,皆是欲辩无言。

薛向这边正待说话,李三思挥挥手,让他们直管出发。薛向暗忖李三思许是还有什么计较,不便当真自己的面使出,索性就拉了洪映和李天明上车,亲自驾车,直出大门去也。

西直门外向西三百米处有一间茶馆,四四方方,数百平大小,装饰得也是富丽堂皇,当然,资费也极其昂贵,进去小坐一会儿,小饮一杯,即须耗资数元,如此高昂的花费,远远超出了眼下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可人家茶馆的经理偏偏敢如此定价,而且这茶馆的生意,自打开张以来,就没冷清过。

细说起来,茶馆儿该是老式的玩意儿,晚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