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5(2 / 2)

超品公子 想见江南 5301 字 2019-04-28

话说薛向到校党委宣传部走马上任,也不过十来天的功夫,可整个宣传部,尤其是新闻中心对薛某人的观感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要知道之前,虽然只罗鸣飞跳出来,明刀明枪地表示了对薛某人不爽,其实暗地里还真就找不出对薛某人到新闻中心履新而服气的,毕竟一个二十啷当的小子就算是能耐上天了,这帮三四十岁往上走的大叔大伯们也不会服气,因为,共和国从古到今,论资排辈的情绪就严重到了几点,而官场尤甚。

可海洋时代一出,薛某人的形象立时光芒万丈,夺目至极,毕竟众人可以不服气一个据说很能干的小子,却不能不服气一个证明了自己的领导,且是在生死存亡之秋,把大伙儿搭救出来的领导。

这不,这天清晨,薛向刚在办公室坐定,除了被薛向放假的出版社社长罗鸣飞外,新闻中心辖下的记者站正副站长、校广播电台正副台长,以及主持出版社工作的副社长裴东来五人,便齐齐赶了过来。

薛向招呼众人落座,又挨个儿给倒了茶水,便问了刚出赴任那期未名湖畔的销售情况和社会反响。

薛向话音方落,孙文和裴东来便齐齐出声,俄尔,两人对视一眼,资历、官职略胜一筹的孙文便抢到了发言权:“薛主任,嘿嘿,您猜猜五天时间,咱们的未名湖畔卖了多少”

孙文卖了个关子,薛向不急反喜,猜到情况定是极好,笑道:“怎么着,莫不是破万了,不会吧”

“嘿嘿,主任就是主任,说话真讲究,这模零两可的回答,可不是怎么猜怎么对嘛,实话告诉你,不多不少,整整三万八千本”说罢,孙文一拍大腿,眉飞色舞。

“嗬”

薛向还真是惊到了,此前他才破万,倒不是投机取巧,因为第一刊的销量也就五千,虽然是因为印刷不足,没发挥完全销量,可期刊这种玩意儿,也就是讲究个一鼓作气,绝对不会有越到后边销量越爆发的说法。说破万,还是薛向大着胆子说的,他哪里想到竟是翻到了近四万。要知道这未名湖畔只是校刊,就算京大是全国最高学府,这校刊也只是在校内,介或周边高校出售,而不似东方杂志、十月这类极有影响力的杂志拥有全国发行网络。可就是这些杂志一期的销量也少有突破十万的,这未名湖畔在四九城一地的销售数量已然快到了它们全国销售总量的一半,怎不叫薛某人惊诧莫名。

见一向以淡定从容示人的薛主任难得露出惊容,几人竟是会心一笑,很是得意。忽然,裴东来从随身带的黑色公文包里抽出一沓杂志、报纸,递了过来,笑得满脸都起了褶子:“薛主任,真正的好东西在这儿了,快看看吧。”

薛向接过,便翻阅起来,但见京城日报、新京晚报等四九城的数份报纸,学术研究、学术论坛、文艺论丛、美学等四五本杂志皆原文选刊了海洋时代,这数份杂志还好说,毕竟版面足够,可这几分报纸近乎用两个整版来登刊,那就难能可贵了。

因着是出自己手的文章,薛向自不用费神去读,翻阅的速度自然极快,片刻功夫,便翻完,心中沉沉一叹,脸上却未流露出表情,说道:“整体情况不错,但也不算如何出色,仅仅算是翻了个身,远远称不上击溃了青华园。同志们,切莫骄傲,还得再接再厉,再立新功啊。下面,我安排下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大伙儿抓紧完成。”

第九十章 矛盾

因着是出自己手的文章,薛向自不用费神去读,翻阅的速度自然极快,片刻功夫,便翻完,心中沉沉一叹,脸上却未流露出表情,说道:“整体情况不错,但也不算如何出色,仅仅算是翻了个身,远远称不上击溃了青华园。同志们,切莫骄傲,还得再接再厉,再立新功啊。下面,我安排下下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大伙儿抓紧完成。”

说罢,薛向就安排去新闻中心下一阶段的任务来,他先简短嘱咐了广播电台和记者站在宣传上面要全力为海洋时代造势,接着,便把问题的重点放在了出版社上。原来,这回薛向却是不打算单打独斗了,上次熬了五天五夜,弄得身心俱疲,那种死一回的感觉,他是万万不愿再尝了,所以就交待大国崛起的系列之二荷兰篇由出版社来完成。

熟料,薛向刚露了话头,裴东来便跳了脚:“主任,您不是开玩笑吧,我承认出版社很有几个笔杆子,说句实话,我不是奉承您啊,还真没一个能抵得上您的,我看还是由您来操刀,不然,咱们这第二炮要是打哑了,雷部长一准儿能把我撕了,还是您再受点累,每日里我乌鸡汤伺候”

薛向挥手打断道:“少扯这没用的,资料找全了,对着海洋时代照猫画虎还不会又不是抒情散文,笔记小说,还要什么思想情绪,这种文体不就是千篇一律么,无非是介绍情况,点评失败与成功的原因,咱们又该从中吸取什么经验教训,也就这几点,照着海洋时代来,不就成了么”

裴东来道:“薛主任,您说得看似有理,实则不然,找资料,作描述,出版社的笔头子都行,可点评得失,抽炼思想,可就不是随便来个人就行的,没有真功夫,可能写得出来”

裴东来说得也有道理,薛向无奈,甩手掌柜做不成了,只得做出让步,把收拣资料,和描述性文字都交给了裴东来,他自己则负责点评得失和提炼思想,也就是负责整篇文章最精华的部分。

安排完新闻中心的任务,孙文几人见薛向面色不豫,便齐齐告辞离去。送走众人,薛向便拿着茶几上被裴东来留下的杂志和报纸,再次翻拣起来,之所以第二次翻拣,是因为心中存了一丝侥幸,指望是第一次翻拣时间仓促的缘故,希望这次能翻拣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熟料,此次,薛向几乎是逐行扫视,半个小时过去了,翻完了所有的版面,依旧未得。

至于薛向在翻什么,自然是关于海洋时代的点评,解读。因为只有有了点评,解读,才会证明一篇文章的价值,正如他薛三篇的前三篇文章,光点评,争论的文章估计都能堆满一屋子,那才叫掀起了风潮,具有广泛的影响力。显然,海洋时代让薛老三失望了,尽管有许多报纸和几篇著名杂志转载,可到底都是原版照抄,丝毫没有给出观点,看法,怎不叫他气馁先前他叹气,也正是因为没翻到关于海洋时代的任何解读,难免有些灰心。

放下一堆报纸、杂志,薛向捧了茶杯,在室内转起了圈圈,轻烟袅袅,茶香幽幽,走着走着,躁动的心反而慢慢静了下来。他这一沉静,七窍玲珑心猛然顿悟,发现了一缕蛛丝马迹,那就是超高的出刊数量接近四万,和悄无声息的舆论,这二者岂不是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岂不是赤裸裸的矛盾着。既然有矛盾,那就必然有矛盾的根由。

“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了,问题出在何处”薛向心中画下个大大的问号,思忖良将,却是无论如何也参不透。

其实不光是薛向发现了问题的所在,京大同样有人发现了问题。就在薛向在房间里转圈圈之时,周树人召开了京大最高级别的会议校党委常委会。其实,整个会议午饭前就开始了,因着周树人自打会议开始后,赤红了眼,铁青了脸,是以,到饭点儿了,依旧无人敢出言提醒“该吃饭了”,整场会议开得既激烈又沉闷,激烈的是一众京大的上层建筑们人人腹鼓如鸣,沉闷的是整场会议除了周大书记大发雷霆,压根儿没几人接茬儿。

啪的一声,接着又是咣当一声,最后,竟又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