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16(2 / 2)

超品公子 想见江南 5485 字 2019-04-28

又几天,调查结果出来了,那士兵竟然是在团部食堂偷来的接着大问题就来了,团部食堂是负责副团级以上干部的伙食,那这酒是何处来的,范围就越发的小了。

可就是这么小的范围,查来查去也没个结果,接着,军部发火了,要二十七团自查自纠,这一自查自纠,火山爆发了,团部原本就分作政委李湘、团长张凤府两派。李湘上面有人,张凤府资历老,在二十七团根子深,团部里两派人马的力量也不是不相上下。

这会儿一自查自纠,内斗立起,你指责我,我指责你,却是依旧没个答案。

眼看着年关近了,这事儿,就被军部放了下来,决议年后再处理。

这时间一空出来,各方就活动开了,张凤府在琼岛一干近二十年,老上级、老战友很是不少,自忖真要运作,姓李的决计不是自己对手,可正当他运作的热乎的时候,有关李湘动向的消息传来了,这家伙竟跑京城来了。

一听这消息,张凤府就傻眼了,他也不是傻子,焉能不知道李湘跑京城何为。他原本以为,这误炸一案,定是在琼岛军区分出个胜负了,他自忖自己在琼岛军区的力量要大于李湘,心中甚是安定,可李湘这一进京,就把原本局限在琼岛的战线给拉长拉开了,若是真让李湘在京城活动出了模样,他张某人就是在琼岛和军长拜了把子,怕是也只有背黑锅的份儿。

于是,张凤府便只得慌不择路地赶回这个自打他岳父康铁柱入狱后,近二十年未曾回到的京城。

张凤府来得匆忙,且他在京城实在没什么朋友、故旧,压根儿就是个要门没门、要路没路的局面,思来想去,最后也只得把目标钉死在自家小舅子身上。毕竟不管怎么说,这小子现在这点儿年纪就混到正营级了,虽然是在那个赫赫有名的特战师,再算上他在征南中出了头彩,若不是上面有领导赏识,这点年纪,无论如何混不到正营级。

是以,张凤府料定自家这个小舅子有些门道。可谁成想,张凤府把这事儿和康桐一提,康桐便弯儿也不转地说他没法子。如此直接了当,自然把张凤府气个够呛,再加上,中午张凤府喝了不少酒,又念起自己这些年吃了死鬼岳父的拖累,嘴上便碎碎地抱怨出来了,这才惹翻了康桐,挨了巴掌

道罢此番隐情,满室众人,除了康桐眉眼不顺,张凤府、康美凤、康美枝三人皆把视线紧紧投在薛向脸上,尤其是张风府,更是紧紧盯着薛向的嘴唇,生怕那红薄相间的嘴皮,轻轻一抖,说出个“不”字来。

因为,这会儿,薛向可以说是他最后的希望了方才,他闹着要走,除了挨了康桐的巴掌,心里憋气外,更是觉得无可挽回,绝望之下,才做出的举动。而适才,薛向这位年纪轻轻的县委书记又跳了出来,把活儿揽了过去,等于又给了他希望。

这绝望之后的希望,才倍加扣人心弦,而张凤府这颗已经被蹂躏得频临破碎的心,这会儿也经不起从绝望到希望,再到绝望的坎坷心路

良久,薛向终于说话了:“张同志希望我怎么帮”

称呼还是张同志,显然薛向是随了康桐,认康美凤这个大姐,不认张凤府这个姐夫。

而张凤府这会儿哪里还顾得上挑理,一听事情有门儿,赶紧道:“薛同志,不,薛书记,我也不让你帮我去接触军方上层,毕竟那样太过为难你了,我只希望你能帮我找个把压得住阵脚的京城军中将领,让他待会儿陪我去一趟武襄招待所就好,听说李湘就在那处,我要进去和他谈判”

第二百五十六章 嚣张的李湘

张凤府话音方落,康美凤就接上了:“老张,你找姓李的谈判你俩有啥好谈的不死不休了都”

张凤府白了康美凤一眼懒得理他,依旧看着薛向道:“就这么档子事儿,薛书记看有没有合适的朋友,陪我走一遭。”

细说来,张凤府现下已经有了投降、服软的打算,他不认为自己在京城能活动得过李湘,即便是找上了薛向这么个有背景的县委书记,无论如何军、政也隔着一线,这位薛书记在军方的能量未必有李湘大。

是以,张凤府不求胜利,只求少败,找个中人,寻了李湘,服软、认输,若是李湘同意,那他张凤府就接着和李湘商量顶罪的事儿,只要李湘不折腾了,张凤府有把握把罪名减下来,背个处分了事儿

薛向懒得猜张凤府是何肺腑,既然他掺和进去了,定然得给康美凤个说得过去的交待

一念至此,薛向便道:“张团长,既然是去龙襄招待所,那咱们就直接去吧,那地头儿我熟,熟人也在那块儿,去了,我直接叫过来就是”

“谢谢,谢谢,太谢谢了”

张凤府见薛向毫不犹豫地承揽下来,并表示亲自陪自己去,心下哪里还有不放心的,毕竟人家都亲自去了,若是没把握找到合适的人,岂不是打自己的脸。

说话儿,张凤府就立起身来,意思很明显,隐晦催促薛向现在就行动

康桐见不得张凤府这般小人样儿,嗤道:“急个甚,三哥一杯茶都没喝了,净顾着你那点儿屁事儿了。”

张凤府是明白人,知道薛向出手,是全看了自己这个小舅子面子,所以,这会儿康桐说话难听,张凤府也只当啥也没听见

“小康,怎么跟你姐夫说话呢,行啦,你火气大,一会儿去商店买些冰激凌回来降火,我和张团长去就成。”

说话儿,薛向端起面前的茶杯,一饮而尽,饮罢,还冲康桐亮亮杯底:“现在一杯茶喝完了。”

气得康桐直翻白眼

武襄招待所,光听名字便能知道是个军人招待所。

古代有生晋太傅,死谥文正的说法,说的是文臣生前混到了太傅的尊位,死后得到了文正的封谥,那就算一个文臣所能得到的最高荣耀了。不过几千年封建帝王史上,二者兼得的还未出现,可见此等生前尊荣,死后哀荣又多么难得。

而这死后哀荣较之生前尊荣尤为难得,因为死后的名声那才是盖棺定论,名垂青史的。所以这文正之谥号,古来从不轻授,得知者俱是名扬宇宙的大人物,比如范仲淹,司马光,李东阳,曾国藩之流。

说完这文臣,就得说武将了,文臣有谥,武将死后自也有谥,而武将最高谥,乃是“武宁”,得之甚少。而武将中最出名的谥号,却是武襄,此谥出名,全因一人北宋传奇名将狄青,狄青有大功于国,却含冤而死,死谥武襄,在武将谥中亦排不进前三,可谓是生亦哀,死亦哀。

这个悲情的爱国者,不受待见于统治者,却在民间获得了极高的声望,狄武襄之名,也名传后世,光辉永存

譬如这个四九城最大的军人招待所,便以武襄号之,其中实乃是含着对这位先贤的莫大推崇与尊重。

武襄招待所名字起得好,地里位置,建筑规模,都堪称一时之选,因为此招待所是军委总后部直属三大招待所之一,可以算是时下的五星级宾馆了,且入驻条件也极是苛刻,非正团级军官不得入宿,那位李政委恰好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