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兰瞅见薛老三这愁眉苦脸的模样就来气,她女儿家心思敏感更甚男人十倍,她哪里不知道姓薛的在躲自己,有时候想想,她也气闷非常,觉得自己这样死皮赖脸地纠缠,真有些轻贱。
可情之一物,最是磨人,看不见,摸不着,说不清,道不明,最最恼人的是,它来去无踪,偏又没有道理。
卫兰自己就是这般,一点点陷进去的,直到现在,每日里睡觉,想得就是这位薛书记为自己挡酒的风姿,便是想忘也忘不掉。
尤其羞人的是,每月春梦清发,梦里那让她欲仙欲死之人,还是这个英俊的小子
如此种种,卫兰是明知自己在飞蛾扑火,却也欲罢不能了。
“薛书记,坐就不必了,地委来了通知,召开全地区范围内的组工干部大会,点名要分管党群的副书记和组织部长参加,会议明天早上八点开,我看这大雪封天,一时半会儿恐怕停不了,明天赶早,肯定来不及,所以,过来问你,是不是现在出发”
卫兰俏俏生地立着,语气也清清淡淡。
薛向摸摸鼻尖,道:“那个,我看费书记也挺空,你叫他一道去吧”
费书记,全名费立国,正是从花原党史办捡了天大便宜的萧山新书记。
卫兰柳眉倒竖:“费书记抱病回家了,没空”
显然,卫美人对薛老三已然极度不满了想来也是,人家都上门来请了,薛老三还推三阻四若是真有事儿也就罢了,这家伙明晃晃地在办公室架起了火锅,吃起狗肉了,还敢说自个儿没空,更有甚者,竟然提溜出一个嘛事儿不管的老棺材瓤子,来敷衍卫美人,卫美人焉能不火大。
试想想,大雪封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一车行于这广阔天地,岂非绝美。
卫美人都策划好了,和薛大帅哥,香车暖室,共度一回,薛老三竟要把帅哥儿,换成糟老头子。
卫美人不炸毛才怪
薛老三就是这样,对美女有防御之心,却无抵抗之力,卫美人柳眉一竖起,他就乖乖缴械了
第三百二十九章 有钱后
北地的冬天,向来远胜中原酷烈,又是一天一宿的大雪,天地之间,似乎也被这浩浩之白万全封堵。
从花原通往萧山的主道上,只剩一辆新绿的军用吉普,穿行在这纯白之间,分外显眼。
“咦,怎么走这条道儿,有近路么”
见前面开车的卫兰,不走去萧山的主道,反走往邻县锦山那条道,后座上的薛老三终于忍不住说话了。
原来,昨天被卫兰发脾气拿下后,薛老三便乖乖跟着卫美人,去了花原,在招待所睡了一夜,今日一早,参加了一场冗长而又毫无新意的拖拉会后,二人便直接往回奔了。
车是新车,也是卫美人之车,昨日,卫美人驾去丰乐乡,寻了薛老三,临时便未转回县城,直接从丰乐奔花原去了。
说到这儿,想必有看官会问了,这萧山除了武装部和公安局,不就两部专车么,怎么卫美人也有车了
要说的是,如今的萧山,可是今非昔比,要知道小妮子和包船王的投资,虽然是外汇,可到国内后,却是被优惠性政策,高价兑换成了等量的人民币,投入到了这萧山,而萧山便是靠出卖土地,也换回了天量的财政收入。
此时,萧山县财政局的资金,可以说堪比辽东省财政厅,甚至每天,都有省财政厅,和花原财政局的领导,上门儿来打秋风,谈合作,或者装杨白劳叫穷。
亏得萧山县有薛老三这么个牌子硬的书记,一一给挡驾了。
钱多了,薛向自不会再委屈这些苦哈哈了半辈子的常委们,不说别的,就是为了收拢人心,砥砺干劲儿,该出的血还得出。
就这么着,萧山县常委,以及政协,人大的一号,都给配了专车,全是簇新的吉普
此福利一出,薛老三可谓是尽揽人心,便是那一直视薛向如虎的副县长刘力,近来看薛老三,恐怖之余,也多了几分亲近。
萧山县有钱了,薛向不可能光顾着给领导们发福利,下面的干部队伍也要照顾到,毕竟雨露均沾的道理,他是深知的,要不然这萧山县发与不发,人家下面人的待遇,和过去一个样,势必给士气带来毁灭性打击。是以,薛老三给每级干部,提了一级工资,算是广布了恩泽。
当然,除了照顾好萧山县的上层建筑们,惠及老百姓的事儿,该干还得干啊,要不然他薛老三好容易搏出来的薛裕禄的名声,就该滥大街了。
是以,财政充裕的这仨月,薛向也推动萧山县常委会,发布了几条新的政令。
其一,大幅度提高教师待遇。说实话,这时的教师待遇实在是太低了,若是家里没有田地,或者其它主要劳动力,一个教师光靠工资,几乎是不可能养活全家的。这点,薛向从那次的主持教师工资补发事宜时,可是深有体会的,那位饿得拉起衣服露出可怕盆骨的老师,他实在是永远难忘。这会儿萧山县富裕了,这教书育人的老师们,能顾及的,自然要顾及起来。
其二,将各乡村,生产队,以及农户的历年欠款一笔勾销了。细说来,这会儿,虽没后世的什么三提五统,其实,农民的负担也是极重的,田地少的家庭,辛苦一年,缴完国家税收,再扣除生产资料成本,除了填饱肚子,几乎不可能再有盈余,更不提遇上心狠手黑的村官,巧立名目,搞几次集资,农民的日子简直就没法过了。
更不提家里有小孩,还需念书的,或者又遇上个头疼脑热,需要看病的。可以说,这会儿除了家里有会搞副业的手艺人的,就没有家庭不欠大队,不欠乡政府款子的。
而薛老三在萧山两年,可以说下农村的时间,比他在县城待的时间更多,微服私访,最大的收获,就是获得了现如今农村生存状况的第一手资料。甚至,几次走访,都遇上了村上的干部带了民兵,上农户家拖猪拉牛,以作抵税的。
民生多艰,薛老三知之甚深,以前是有心无力,现下,有了能力,薛老三又怎会再视若不见。是以,朱笔一挥,便免了这历年牵挂,当日,此政策下达时,可谓是举县欢腾,甚至有偏僻乡村,还闹着给薛书记建祠堂,吓得薛老三连夜喝骂当地乡政府,乡政府火速行动,才制止了这一闹剧。
不过,减免欠款,只能稍稍让农民喘口气,要达到富民的目的,还远远不够。好在,薛老三这家伙做事从来是,要么不做,要么做绝,帮扶老百姓这事儿印在了他心里,更大规模的计划正在酝酿中就是
其三,推翻了原来小脚媳妇一般的大棚蔬菜基地计划,开始了猛烈扩展。此前,第二轮也就是今天的大棚蔬菜基地扩展方案,原本也就定了六个,当时,段钢不是没跟薛向反映步伐太小,只是薛向鉴于当时县里的财政、交通,以及销售可能存在的压力等诸多因素,没敢大步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