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79(2 / 2)

超品公子 想见江南 5580 字 2019-04-28

“我还是下地方吧”

熟料,薛向拒绝了这两个单位。

“说说你的想法。”

但听薛向道:“第一个,我在明珠坐机关,已经坐得烦了,这种伺候人的活计,不适合我,我更愿意在地方当个小村长,至少自己说了算,能干些实事儿;第二个,这两个单位虽好,却难免有捧杀的嫌疑,我现在二十四岁还差几天,这个年纪,正处级干部,已是显眼,副厅级,就有骇物议了,况且还是在那两个显赫的位置,届时,我成众矢之的不说,您的压力恐怕也会大增。的确,我也想升官,但相比做事儿,升官,还是往后压压吧”

听着薛向如是说,那边的薛安远心中却翻腾如海。

原来,薛向这回职务调动,国计委和体改委的领导,确实和他打过招呼,只不过薛安远拿不准两边的用心,便一时未决。

偶然一次,在南海,陪老首长散步时,听闻老首长问起了薛向近来的工作情况,薛安远如实以告后,便又说了薛向调职中央部委的意向。

熟料,当时,老首长就笑着说,小家伙不会回来的,你见过几个翅膀长硬的小鹰,还愿意回巢的,这样吧,你还是先问问,他如果不愿回来,就去我老家,我老家穷啊,这些年我没给老家人做啥贡献,就把薛向这个会搞经济的送过去,算是给家乡人送了份大礼嘛

老首长如是说了,薛安远哪里会不听真,他此时说的国计委和体改委的两个职务,即便是薛向想应下,他也得劝他更改,熟料薛向的答案,竞和老首长所料分毫不差。

见薛安远那边许久无声,薛向道:“是有地方了吧,到底是哪处”

“地方是有了,蜀中,要去也只能去那儿,可去蜀中,你这个年纪只怕是提不上去,一来,你没有掌控一方的经历,虽然在萧山,明眼人都知道是你在主政,可你到底没担任过县委书记和县长的实职,二来,地方不比中央部委,二十四岁的县长,全国都不曾有,二十四岁的行署专员,那就更不可能了,可你又是从明珠市委督查室主任这个显耀职务调任的,按道理,下放能调上半级,奈何你小子在明珠,折腾出的动静儿,实在太大,一任督查室主任,你干了六个月,闲了四个月,空有履历,但资历实在淡薄,下到地方,这半级只怕就跨不上了。”

薛安远以为薛向会纠结级别,其实,薛向早在洪察乱喷的当口,就想的很远了,这半级对他来说,跨不上未必不是好事,老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他薛向已经够显眼了,若是总往上跳着走,那就不是显眼,而是另类了。

他在明珠已经另类了一次,可不愿在整个官场都显得另类,因为他知道另类的下场,往往不可承受。

因此,在最后关头,他依旧没按下按钮,让洪察尽数喷完。

“怎么是蜀中,什么时候动身”

薛向虽已打定主意下地方了,却是没想到会是蜀中,若是江汉,辽东,那就再好也没有了,他有把握,费十年功夫,将那处经营成大本营。

可蜀中实在不是好地方,至少对做官来说,的确如此,老话都说,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足见蜀中山川险峻的同时,民风悍野。

此外,蜀中是老首长的家乡,那处的政治格局,也最是微妙,数派并存,且都是老首长的根脚,他薛某人去那儿,衙内光环,首先就得弱上七分,没有这个光环,他想开展工作,打开局面,只怕千难万难。

当染,如是说,并非他薛老三干成工作,全靠顶着个衙内的牌牌,而是,他这年纪,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难以获人信任。

不过蜀中虽险,可既然已成定局,他自义无反顾,所以,没讨价还价,紧接着,就问出了动身时间,这闲散了几个月,早让薛向憋得快疯了。

“具体时间我也不清楚,你等通知就是,就在左近几天。另外,蜀中,是老首长的家乡,你到一地,别的都可以不抓,但经济发展一定要抓起来”

儿行千里母担忧,尽管薛向宦海悠游已有数载,临到关头,薛安远依旧忍不住传授些他自己也并不精通的官场经验。

说完正事儿,薛安远问起了小家伙的近况,絮絮叨叨,又讲了十多分钟,这才结束了通话。

不曾想,薛向这边方按下电话,电话便又跳了起来。

“薛向,跟谁讲话呢,讲这许久”

薛向方接起电话,冯京那沉郁中带着斯文的声音便传了过来。

“大伯方才来电话,问我的动向”

冯京不是外人,薛向跟他说话,用不着打机锋。

“噢你的事儿,我也听说了,怪不着你,不过,既然要动,就回辽东吧,来省府帮帮我”

“冯叔的事儿成了”薛向满面惊喜,“我怎么没听见风声,你们瞒得我好苦啊”

薛向是玲珑心,冯京一句“来省府帮帮我”,薛向便知道冯京所谋,成了。

原来,那晚,冯京在菱角湖边,拉着薛向,吐露心迹时,恰好说到了张春林搞政治投机,在辽东大办自由贸易区,薛向给冯京出的主意,就是抓住这件事做文章,必有厚报。

如今,小半年过去了,冯京这会儿说来省府帮忙,证明他所谋已成,因为冯京以前的职务是省委副书记,无关省府,此时,提省府,则暗示了,他要入主辽东省府了。

闻听这个消息,薛向真是精神大振,开怀不已,因为这是学习撑起的第一个封疆大吏。

第八章 意义深远

派系,何以成派系,那得需要无数志同道合,有着共同政治目标的官员团结一起,才得以成派系。

一个县,有一个县的政治格局,派系,山头,一个省有一个省势力划分,虽然大家都在最高执政纲领之下,完成政治生活,但涉及到施政方针分歧,政治权益纠缠,这就有了派系。

你想施政,则必须有人,有人领会你的精神,按照你的目标去做,要不然孤家寡人,怎么也翻不起大浪,这就无怪乎官场上总要任人唯亲和任人唯贤并举了,也就是无怪乎秘书党总能飞黄腾达了。

如今的薛系,可以说是薛向一点点密密织网,织就的,因为薛安远位在军方,虽然入局,但也有极大的限制,不便总在政坛伸手。

如此,薛系的联系和中枢,基本就转移到薛向处了。

看看薛向这一路的任职轨迹吧,下江汉,上辽东,而今,又至明珠,沿路所过,就应了那句话: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薛向到江汉,则有了赵国栋,胡黎明,耿福林,陈光明等的崛起,可以说,薛系在江汉已经初具气象;而薛向赴辽东,则又有了辽东省省长冯京,花原地委书记黄观,行署专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