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12(2 / 2)

超品公子 想见江南 5564 字 2019-04-28

鉴于小毛孩子们都不安分,历次安抚的结果并不怎么好,会上,倒是严惩的意见,占了上风。

奈何柳书记拿不定主意,毕竟都是毛孩子,惩又能如何惩呢,总不能拉去坐牢,顶多是劝退,可如此一来,社会影响就太大了,上百名学生,背后牵连的可是数千人,谁知道事后会怎样。

柳书记作为这起事件的最高决策者,同样是第一责任人,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了。

就在柳书记纠结万分之际,孔凡高忽然谏言说,薛向同志最先发现此事,且和涉案的学生头目赵杰,来往匪浅,不如招他来问,想必能有结果。

由于此次会议级别太高,薛向并不够资格参加,孔凡高才有此一说,而他如是说,也绝非好心,纯是想拖薛老三下这个泥塘。

他可不会感谢薛向及时发现了危机,挽救了他的仕途,他只记得当日会议结束后,纪委第一时间查处了夏邑,让他威信大损。

是以,他孔某人又如何愿意,看着薛向在岸上观火,身不沾泥呢。

柳书记也是病急乱投医,立时就准了,而薛向向来又是个不避事的,况且,事关上百名优秀学生的前途,他自不会明哲保身,当即,立陈安抚之策,说到慷慨处,竟摆出一副若有差漏,愿以身担之的高姿态。

柳书记心中原本就倾向安抚,此刻薛向力陈,他立时就听进去了,当然,更重要的是,他知道薛向背后站着座神祗,有薛向共担风雨,他柳某人的风险自然就小得多。

计较已定,柳书记便任命薛向全权负责此事,本来嘛,薛向是分管教育的行署领导,宝丰一中之事,虽然性质严重,可归根结底,只是控制一帮娃娃,倒也用不着牛刀杀鸡。

再加上,此事实在是棘手,德江地委、行署众人,避之唯恐不及,无人争抢之下,处置权便落到了薛向手中。

而薛老三早在侦知此事后,便开始思忖着对策,事权一旦入手,立时就行动开了。

首先,他直接奔赴了宝丰一中,将指挥中心设在了此处,又召集了宝丰一中的校领导,召开了紧急通气会。

薛向刚把事情的经过讲了,传达完省委、地委的指示,宝丰一中的一干校领导就傻眼了,宝丰一中的老校长竟直接昏死过去。

薛向也无暇跟他们废话,当即,便命令宝丰一中的各位班主任,拿着自由社社员名单认人,立即以紧急家长会的名义,通知这学学生的家长到校。

与此同时,薛向又电联赶赴其他学校的教委领导邹兴春等人,速速联系分布在其他中学的自由社学生的家长。

此外,薛向还命令诸位班主任,着力指出其他有激进思想的学生,并一并通知家长就位。

待这些学生家长聚齐后,薛向就一改从前对赵杰的温和脸色,声色俱厉地批判开了,并将后果说得严重无比。

其实,无须薛向恫吓,待听说了薛向通报了事件后,不知多少家长当场骂出了小王八蛋,小狗日的。

的确,这些家长经历过这个国家最艰难的时刻,远不会像后辈那般要求太多,因为时下比之从前,已经幸福了太多。

除此外,这些家长们经历过许多运动,知道这种事,一沾身,孩子就算毁了,弄不好牵连全家。

薛向这一恫吓,一众家长全傻眼了,未几,就是哭着,喊着讨饶,说什么孩子还小,定是受了谁谁的蛊惑。

薛向本无意为难谁,他要的就是让这些家长绷紧了这条弦子。

眼见目的达到,他立时就软了口气,只说,党的政策历来是宽大的,对年轻人尤其如是,毕竟是祖国的未来,只是在三观成熟期,误入歧途,是可以教育和挽救的云云。

宽完众家长的心,薛向又取来数百份纸笔,要求各位家长写下保证书,并签下连带责任制协议,稍后,便放还了这些家长。

而待这些家长,一个个气冲冲地,奔回家,准备寻家里的兔崽子玩儿命时,自由社的社员,和那些被老师点出思想激进的学生,早已被薛向,集中到了宝丰一中的学生礼堂。

第五十六章 数管齐下

却说薛向在宝丰一中的大礼堂内,聚齐了这帮自由社的社员,和那些思想偏激的学生后,果不其然,反抗和声讨爆发了。

本来嘛,这帮年轻人都是胆大,热血的,若是单独面对薛向这强权的代表,估计还会有所收敛,可一旦聚集起来,这羊群效应就大得惊人。

熟料,不管底下如何激烈地喊着打倒xx,反对xx,要xx,薛向都稳坐主席台丝毫不动,眼见着他八风不动,底下的毛小子们急眼了,竟要冲上来。

哗啦一声响,封闭的礼堂大门被打开了,霎那间,上百名全副武装的警服大汉,小跑着进了门。

这帮人进得场来,也不说话,走着整齐的分列式,一排排,一列列,踏着整齐地不发,分散开来,紧紧贴着墙沿笔挺地站了,肃杀之气扑面而来,就是最骄狂的学生,也不敢妄动。

此刻,他们面对的是另一种力量,名曰:国家武力

“我还以为你们真是有思想有文化的进步青年呢,不曾想,到底还是些无组织无纪律的乌合之众,暴力流氓,却又见风使舵,卑鄙怯懦,方才,你们不是想上来打我么,怎么见着我的人来了,又不敢动手了,若真理在你们手中,何必怕辩论,而诉诸拳头,若你们真敢为了你们所谓的真理献身,又何必畏惧强权,此刻又收起了拳头,首鼠两端,妄作小人”

薛向一通高声怒骂,底下立时有胆大的学生,受不得激,嚷嚷着这叫好汉不吃眼前亏,末了,又叫嚷着辩论就辩论,说,他们聚齐了,原本就是想让这个世界听听他们的声音,县官有种,就别动大兵。

薛老三废如此大的心力,聚齐了这帮人,等的就是此刻。

当下,那叫嚷的学生,便在一片崇敬的目光中,步上了主席台,立时,便和薛向唇枪舌剑,较量了起来。

可论口才,薛老三可谓独步天下,更不提其理论素养深厚,通晓世界史,以及西方政治体制,那学生虽然口才不凡,可翻来覆去,也就能说说这里不平,那里不公,可在薛向严密逻辑,以及精彩推演下,那学生没撑过半个小时,便结结巴巴,理屈词穷,败下阵来。

一干学生,更是大汗淋漓,顺着薛向的推演想下去,除了会想自己是否真有改天换地的能力,更多的确实在想,自己会有何下场,当丰满的理想,遭遇骨干现实的时候,理想通常都得滚蛋,人归根结底,还是利己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