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衍心中那股不详的预感越来越重了。
“臣御史大夫魏征,拜见王上”
“臣渔阳候补县令海瑞,拜见王上”
听到了这个名字,姬衍顿时就感到一阵头疼:妈的,你怎么直接把这个海瑞给寡人领到这儿来了
“免礼,平身。”
姬衍咬牙切齿地开口道,在心中默默道:“查询此人属性。”
“叮正在查询中,请稍后。”
“叮查询完毕,海瑞武力值58,统御值39,谋略值81,内政值88,魅力值81,忠诚度等级为3。”
“海瑞,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
万历十五年,海瑞病死于南京官邸。获赠太子太保,谥号忠介。海瑞死后,关于他的传说故事,民间广为流传。”
“海爱卿、魏爱卿,此番前来所为何事”都不用想,姬衍就知道他们一定是为了郭图之事而来。
“臣此番前来,是为燕国江山社稷而来”海瑞低声沉气道,虽然是低声沉气,但言语之中却有一种很大的震慑力:“户部尚书郭图,贪赃枉法、公器私用、肆意搜刮民脂民膏,臣请王上,立斩之”
姬衍也不说话,只是抬头望向海瑞,而海瑞也抬头,与姬衍对视。
“大胆”
一旁的小太监立马骂道:“你个小小的县令,也敢与王上对视”
“退下。”
姬衍低声开口道。
“听见没有,王上让你退下”小太监立马骂道。
“寡人是说你。”姬衍的目光从海瑞那里转移,对着小太监开口道。
小太监讪讪退下,姬衍继续看着海瑞,开口道:“有何证据”
“有渔阳百姓三千人联名在此”海瑞从怀中掏出一物,拱手道。
“呈上来。”
另一名小太监聪明多了,立马上前将血书接了过来,递给了姬衍。
姬衍只是粗略的扫了一眼,确定了海瑞之言的准确性后,缓缓开口道:“这些罪名,可不值死罪。”
“王上,官吏为国之根本,若是官吏都做不到以身作则,又如何能教化百姓”海瑞接着开口,魏征在一旁看着:仿佛魏征只是来看戏一般。
“臣恳请王上,杀郭图,正燕法”海瑞接着开口,高声道。
“禀王上,庞阁老、郭尚书与一名黄金台士子求见。”
“宣,寡人倒要看看,今天到底谁有理。”姬衍笑了笑,是他吩咐太监去通知这一系的人。
“臣内阁大学士庞统,拜见王上”
“臣户部尚书郭图,拜见王上”
“草民陈群,拜见王上”
“免礼,平身。”
姬衍摆了摆手,索性把手揣进衣袖里,开口乐道:“郭爱卿,殿下的这个海瑞海爱卿是来弹劾你的,跟寡人解释一下吧。”
“禀王上,根本就是诽谤,无稽之谈,臣担”
郭图的话姬衍一句也没听见,他在心中默默开口道:“查询陈群属性。”
“叮正在查询中,请稍后。”
“叮查询完毕,陈群武力值61,统御值77,谋略值94,内政值93,魅力值78,忠诚度等级为2。”
“陈群,字长文。颍川许昌人。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曹魏重臣,魏晋南北朝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和曹魏律法的主要创始人。东汉太丘长陈寔之孙、大鸿胪陈纪之子。
陈群历仕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以其突出的治世之才,竭忠尽职,为曹魏政权的礼制及其政治制度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陈群撰有文集五卷,今已佚失。其余见于。”
陈群呀,曹魏重臣怎么来燕国了
四更完毕。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第二百六十九章 刚正不阿三
“请王上圣裁”
姬衍还在猜测庞统待陈群来干嘛的时候,突然被魏征一嗓子吓得回过神了。
姬衍这才正视目前场上的局势,看起来好像是海瑞赢了呀
“郭图啊,你跟了寡人多久了”姬衍突然叹了口气,缓缓开口,“两年”
“禀王上,快三年了。”郭图苦笑一声,开口道。
“是啊,三年了。”姬衍点了点头,低吟:“东北战局结束后,你就挂印主动乞骸骨吧”
“敬命,谢我王恩典,老臣告辞”
郭图身影单薄,叩谢姬衍圣恩,主动告退。
“退下吧。”姬衍点了点头,言道。
三年了,不同于索与公孙瓒,其二人从姬衍夺权那一年以后,就再也没见过面,就算是死了姬衍也没有太大的伤感。
但郭图就不一样了,郭图虽然不是自己初始的嫡系,但常年的政局,处理政务,让姬衍更加熟悉郭图。
甚至过了为自己在灭公羊氏时立下赫赫功劳的索、公孙瓒。
任谁都不会这样对待一个和自己共事三年,且没有在工作上有过重大失误的老臣虽然他贪财了些,但也大多都是进了国库,有自己默许的因素。
无奈啊,镇国铁骑需要装备,各地三十万兵马需要军饷、修筑建筑需要钱财,姬衍不想办法捞钱怎么办
虽然杯水车薪,但也好过没有。
百姓,对姬衍来说是立身之本。别看上户籍需要五千钱,但这五千钱不过是五贯,相当于手续费。
而又有几个平民可以一年生一个孩子因此这五贯在姬衍看来很合理,因为他已经降低了各地的田税。
要是不从这些东西里捞钱,他又那里有钱供养军队,又那里有钱保家卫国
海瑞,在姬衍的眼中是清流,也是不懂变通的代表。
燕国不是嘉靖朝,国情不同,国策自然也应当不同。
嘉靖朝大统一,治理的问题自然要重点;而燕国可不一样啊,正值乱世,没有钱没有人没有粮食,谁跟你打天下
真以为有了韩信、李靖、李存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