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0(2 / 2)

“禀王上,臣出自渔阳军,曾担任过第一任的安东都督。”秦开拱了拱手,开口道。

这位统御值高达96的将军,已经有九年没有上阵了。

一位纵横沙场老将,九年的功夫足以让他变成一个规规矩矩的大燕官吏。

“寡人记得,你已经有十年没有领兵出征了”姬衍继续开口,微微一笑道。

“禀王上,九年。”

秦开心里想到了姬衍想要接下来说的话,登时心里一喜:莫非王上想令我率军出征,平定四方

“唉,寡人倒是亏欠了你许多啊。”姬衍点了点头,感叹道。

确实,因为自己缺少一位统御值高的,用于粮草运输的兵部尚书,就把这样一位燕国名将给送上了政坛,真是有些过分。

“臣不敢。”

秦开赶紧回答,连到数声不敢:笑话,他能承认姬衍亏欠自己嘛

君不见古代凡是君王对某个某个臣子亏欠或对某个臣子亲如手足之时,那个臣子大多都死了。

比如,某韩信,某晁错,某周亚夫。

这都是西汉王朝的历史,也并不是说其他朝代就没有,但这里也就不一一举例了。

虽然秦开不知道这些事例,但他在政坛上混了九年,已经知道了政治的斗争是如何的,自然知道这句话是什么个意思。

臣子永远不能让君王对自己有所亏欠。

君王的决策永远是对的,不对的全是手下人。

“寡人欲令将军,率领蓟城新卒奔赴晋阳,与乐毅将军汇合,乐毅为主,爱卿为辅,挥军二十万,共伐函谷关”

闻言,秦开当即吓了一跳。

讨伐函谷关这不是与秦开战的意思么

要知道,秦国可是燕国的盟国之一,仅有的两个盟国之一啊。

“寡人的意思并不是让卿主动进攻。”姬衍笑了笑,“寡人的意思,是让爱卿待秦来攻,之后以席卷天下的架势进攻函谷关。”

“争取一战灭秦”

“一战灭秦”

秦开忍不住开口,但他并不知道姬衍为什么这么确定秦国一定会来攻,毕竟秦国乃是燕国的盟国啊。

而且,还是秦国唯一的盟国。

中原上的其他国家,到现在还以为秦国是茹毛饮血呢。

曾经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列国鄙秦,不与会盟。

直到秦孝公时才有所改观。

“没错,一战灭秦,不留遗患的统一北方”

“寡人,要以整个北方的能力,一统天下”

s:感谢夜水寒的500起点币打赏。

第三百五十六章 后勤准备

至于姬衍为什么这么肯定秦国会趁着燕齐决战,进攻三晋地区呢

这是毫无疑问的。

毕竟现在秦国,也就只有进攻燕国获取生存空间了。

至于蜀国别傻了,蜀国现在基本上被唐国垄断了,而且蜀国目前全民皆兵,要打下来可是千难万险。

还不如趁着燕齐之战,把三晋给夺过来,缓解一下耕战制度的弊端吧。

当然,上面的谢谢原因都是姬衍自个猜的,至于秦国会不会上当,姬衍自己也不知道。

没错,这是一场引诱秦国的圈套。

五千新兵,将会打着换防的名义前往晋阳。而应当撤防的部队却回转个圈回到晋阳,用来麻痹老秦人。

当然,要是秦国不上当也没关系,东路战线可是有二十多万兵马攻齐呢。到时候齐国俯,秦国再也没有翻盘的希望了。

姬衍现在对史书已经有了充分的了解。

鹬蚌相争,一定要注意有没有渔翁。

打个比方,当初孙膑与庞涓的师门恩怨情仇导致魏国与齐国互相交战,最后成就了谁

不就成就了在秦国变法的商鞅嘛商鞅这边还挺开心的:鬼谷子的两个傻徒弟,你们俩慢慢打吧,老子打野育了。

等到秦国起来后,魏国惊讶的现,他压不住这个之前的像沙包一样的秦国了

这个事儿告诉姬衍的不是防止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而是告诉姬衍:秦国是个心机婊,得赶紧把他灭了。

万万不可以让秦国这个国家一丝喘息的机会。你永远也不知道消失在野区里的打野再次出现时,他的经济有多高

秦国也是同样的道理,一旦给了他喘息的机会,那么秦国将会如雨后春笋一般,往死里冒头。

姬衍可不想给秦国这样的机会

“末将告退。”

秦开暗中改变的自己的称呼,由臣该为了末将,由此可以看出来秦开内心深处的想法。

武将高于文臣。

“罢了,此战之后,秦开就回归军中吧。”姬衍喃喃自语,“兵部尚书又一个尚书位空缺,愁啊”

“和珅,你可知罪”

两天后,海瑞一脸正气,对着堂下站着的和珅喝道。

和珅如狐狸般笑了笑,开口道:“海大人,何某何罪之有啊”

自从燕国占据东北草原之后,和珅就自己改了个名字,姓何名珅,意图想要掩盖住自己身为肃慎人的事实。

然而他也知道,无论他怎么隐藏,也终究扭转不了他身为肃慎人的事实。

前不久和珅从东北草原掉回蓟城,被姬衍任命为八郡粮募征召使,负责征收八郡的粮草供给给攻齐大军。

姬衍知道和珅的德行,当即下令道:“由魏尚书管理和珅,若贪一石粮,挞十次。”

而且,姬衍还跟和珅讲,要是筹不到三十万石粮草,就可以摘了乌纱帽滚蛋了。

毕竟姬衍是知道和珅的能力的,因此把世家泛滥最为严重的八个郡交给了他。

也就是故魏国、故韩国。

这意思就很明显了,姬衍让和珅去搜刮世家的粮草财产,用来填充军资。

要是收不到,乌纱帽可就不保了当然,对和珅而言可能并不仅仅是乌纱帽,还有可能是性命

而和珅上位后,二话不说的就与地方世家商谈,部分世家拿出了粮草供给,决定在燕王面前刷一个存在感。

加上日常春收,和珅这才只凑到了十一万石的粮草。

而姬衍交给他和珅的任务,却是三十万石粮草。

十一万与三十万,这可是足足相差的十九万啊。

好心劝说那些强势的世界,结果他们不听。那和珅只能采用强制措施了。

这年头,家致富的谁没有点黑历史呢辉煌的背后往往是伴随着血腥与黑暗,世家也往往是建立在平民的尸骸上成立的。

有着燕王姬衍这块大旗,和珅倒是毫不犹豫的前去寻找当地驻军,也就是常山军,高长恭部。

高长恭所在的高家,是燕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