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刘邦将韩信改封楚王,并且收走了韩信的兵权。
韩信虽然有所不满,但他还是王爵,那就算了,安心当大王没事儿。
然后,刘邦又以谋反的罪名把韩信从楚王降成了淮阴侯。
这个时候,韩信肯定心里有很大的不满:你刘邦什么意思我为你打天下只求王爵,结果你就这么对我
这个时候,刘邦六十岁,韩信三十四岁。
而韩信又对刘邦产生了强烈的不满。
因此,无论韩信究竟想不想反,他都得死。这样刘邦才能保住他的大汉王朝。
有的时候,不是自己不想当就不用当的。
陈桥兵变、玄武门之变,难道就真的不是底下人撺掇
韩信在军中,可是名副其实的第一人。
然而现在的韩信,仿佛又与历史上的局面有所相似。
韩信现在极度想要裂土封王,而姬衍的内心其实还是可以允许让韩信成为明清那种当猪养的番王的。
但,韩信他想要的是实权大王。
姬衍,可不会满足他这种愿望。
权力只有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使人安心。
推荐一本朋友的书
这本书就厉害了,看到名字了么
题材是真的新颖,名字挺不错的。
各位,要不考虑去看看
当然,起点。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
第三百五十八章 出师伐齐
桓平七年三月十七日,大军集结完毕,齐国也蓄势待。
“孙膑将军,我们能抵挡住燕国的进攻么”
一名新入伍的齐国新兵气喘吁吁,鼓起勇气,敬畏的对着城墙上观察情况的孙膑道。
孙膑刚想说些安慰的话,而后他看见了新卒那双真挚的双眼,下意识的把假话咽了下去,苦笑道:“本将也不知道啊”
自从去年与燕一战,魏延叛逃,骑兵全军覆没后,大齐已经是日薄西山,全国的兵马加一起才堪堪凑齐十万人。
而且还有不少是新入伍,没有经历过战火摧残的新卒。这让孙膑更加迷茫了。
五日前,张飞率军偷袭,攻下大齐三座城池,如今王彦章奉命率两万士卒与张飞对峙。而戚继光也带走了五万兵马严防死守整顿海防,不让施琅、郑芝龙等燕国海军将领有机可乘。
而孙膑,只有三万人。
他的对手,是诸葛亮、魏延、李如松、关羽、赵云、马芳、魏文通这样的豪华阵容团。
燕军共十五万大军,不日将会兵临城下,扣城门,伐临淄。
十五万大军,十五万
“我只有三万人其中还有一万的新卒”
孙膑突然感觉有一丝苦涩,足足五倍的差距,怎么打这场战争该怎么打
若敌军将领碌碌无为也就罢了,可敌方主将乃是设计坑死了齐国已故大将军秦琼的诸葛亮,副将乃威震东北的李如松,先锋乃勇猛无双的关云长。
更不用说,张飞、赵云虽然从未接触过,但从其战绩上来看,他们二人也是猛将。
魏文通魏延兄弟二人,孙膑也很熟悉,只能说同样是个祸患。
还有纵横海上的郑芝龙,制霸日本的施琅最让孙膑担忧的,是驻扎在昌黎附近的韩信
韩信,是燕国名副其实的第一名将,其他人无论名头还是官职都没有比韩信高的,甚至连持平的都没有。
乐毅、李靖战功远远不比韩信,即使李靖的能力与韩信相差无几。
但,运气也是十分重要的。
李靖没有韩信那个运气,没有碰到那种对手唉,真的是无奈。
望着这古老的城墙,孙膑的信念不禁又下降了一成。
这座城池,已经有数十年没有修补了。
自襄王以后,齐国也在也没有遇到过这种灭国之危了。
“燕军可畏,燕军可畏啊。”
孙膑感慨一声,燕国简直是战争史上的奇迹。他们竟然能合理利用他国降卒,并且不会让降卒有反抗之心,使其安安心心的为燕国奋斗终生。
孙膑并不知道燕国给他们喝了什么迷魂汤,但也着实佩服燕王这位用了十年近乎一统北方的君王。
当然,如果孙膑知道了姬衍是个有系统的挂比,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弄死他。
“将军,我们一定会赢”
新兵信誓旦旦,似乎是在鼓励孙膑,紧接着开口道:“燕军再怎么强大,也无法摧毁我们齐人的精神”
“说的好,齐人永不言败”
孙膑点了点头,暴喝一声,下达军令道:“全军加快修建,燕军很快就要抵达战场,莫要因荒废了城墙建设而使自己命丧于此”
齐军士卒以及城内壮丁加快修建的步伐,能多堆起一道防御工事就多堆起一道防御工事。
毕竟这个玩意操作得当,是可以保命的。
“燕军来了燕军来了”
正当孙膑继续指挥众士卒之时,突然从城外跑回一骑,慌慌张张的嚷嚷着,登时让孙膑脸色一变。
“燕军何在”
当孙膑说出这句话之后,他就知道了自己的这句话是多余的。
远处大约十里开外,一面面绣着“燕”字的纛旗随风飘扬。
隔着老远,孙膑都能看清燕军十足手中拿明亮亮的兵刃,燕军整齐的阵容缓缓朝着前方推进,最前方推着数十辆撞车,周围的箭楼、投石车不计其数。
“那战旗上绣着的是什么”
孙膑指着“燕”字纛旗旁边的战旗,小声询问身旁的新卒。
“好像是一只仙鹤”
距离太远,新卒也不太确定,只能犹豫地开口:“仙鹤是什么意思”
新卒不知道,但他孙膑知道。
仙鹤,代表着燕军众多部队中的武英军。
这个部队听起来,似乎有些陌生:武英军是那支部队燕国还有这样一支部队
武英军是他的官方对外称呼,大家都习惯的称呼他为朝鲜军。
因为武英军,主要是驻守朝鲜地区,防止东北草原死灰复燃、海上倭寇来犯得一支部队。
主将,就是李如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