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3(2 / 2)

“噗嗤”

利剑割破自己的咽喉,朱棣只感觉一股剧痛,鲜血瞬间喷射而出,带着怨恨与不满,朱棣离开了人世。

“叮检测到有能力值单项超过95的人才死亡,朱棣武力值89,统御值91,谋略值93,内政值96,魅力值82,忠诚度等级为3。”

“朱棣,即明成祖,明太祖第四子,明朝第三位皇帝,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等。

朱棣驾崩后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长陵。1538年,明世宗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改上庙号为成祖。与明太祖合称为“明朝二祖”。”

老朱家的基因,实在是因为朱元璋的原因,因此长的并不如刘汉、李唐,甚至还不如司马晋这样的王朝皇族。

主要原因是朱元璋乞丐出身,得国最正。

不早说刘邦也是平民出身,刘邦严格来说,也是寒门级别的。

刘邦祖上曾经是魏国的大夫,迁移后也是有些闲钱,至少可以养活一家五户。

而后面刘邦竟然可以当亭长,这就更证明他与朱元璋的起点不一样了。

一个县公安局局长与乞丐的起始地位,谁高谁容易出头

再说岳飞,毫不费力的灭掉明侯朱棣,他并不是很高兴。

因为剿灭明侯朱棣用的时间太多了,他还打算今天一举击败宋军的那个阉人童贯,三日内攻破商丘。

这样一来,也就只有明天才能对童贯交手,而且童贯也必然有了警惕。

王翦现在有些苦恼,他的粮草还有三天就要消耗完毕。三天,是秦军最后的时限。

“将军,我军缺粮的消息被士卒知道了”副将慌忙地前来禀报王翦,王翦却出奇的镇定。

“本将知道了,查查,是谁干的。”王翦毫不意外,他早就知道了燕军在他军中安插了奸细。

同理,他也在燕军之中安插了奸细。揭露一波粮草所剩无几对奸细来说还是十分轻松的。

“将军,我军该如何是好”副将慌了,对着王翦道,“还要继续坚守嘛”

“今晚让将士们敞开了吃明日,本将率军突围,直至身亡”

第三百八十三章 伐宋之战三

童贯无疑是一个聪明人,他以残缺之躯登大雅之堂,完成了历史上诸多宦官没有完成的壮举。

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个太监封王,因伐辽有功被宋王朝册封为广阳郡王的宦官。

魏忠贤、李莲英这样远近闻名的大太监,都没有做到封王的壮举。

而这个太监,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封王太监,而且还掌握着兵权且为军方巨头。

这能说明什么童贯是个聪明人,是个懂得审时度势的人物。

如今燕军一日破明侯,十六万大军几乎没有什么损失的情况下逼近商丘城,童贯感到有些忧虑。

他的兵力还不如李景隆多呢,李景隆都有两万部队,他却只有一万三千人。

而敌人整整有十六万大军,光是这个数量就可以让童贯望之胆寒了。

童贯想要投降,但理智告诉他不能降。燕军是不会让一个太监,一个宦官继续做大将军统兵征战的。

如果投降了燕军,最大的可能性也不过是在得一院落,过着富家翁的姿态安享晚年,再也没有大权在握的机会了。

“潘仁美”

童贯冷笑一声,潘仁美可不是什么好货色:童贯知道,潘仁美与自己夺权数日,若是自己有一丁点儿的失误,是肯定会被潘仁美压的抬不起头来。

“燕军不能投,宋国不可靠”

童贯内心有些着急,投了燕国没前途,不投燕国没命。还有最为关键的一点:宋国是一群猪队友。

“哼,事到如今我童贯只有一种选择了。”童贯叹了口气,心里默默为自己做出了一个选择。这个选择颇为简单,但也十分的无奈。

“投楚现在只有楚国可以容得下我童贯了”

于是,待次日燕军严阵以待,准备攻打童贯之时,却发现童贯大营空无一人

“莫不是童贯收缩兵力,与潘仁美汇合了”岳飞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但具体情况还需要斥候探查回来定论。

“禀将军,童贯军似乎似乎是朝南撤退,并非是与敌潘仁美部会合。”卢俊义站在岳飞身旁,略有疑惑的开口。宋国与他有不共戴天之仇,因此他卢俊义更是要谨慎的探查这些动向,避免出现差错。

“那童贯想要干嘛,投楚”岳飞开了个玩笑,“不至于如此吧,如今燕宋之争还没有压倒性的决胜,童贯先跑了”

“将军,童贯与楚将接触,似乎真的是投楚了。”林冲匆匆忙忙地赶来禀报岳飞,顿时让岳飞一阵无语。

“这童贯,真的是跑了”

岳飞不费一兵一卒再下一城,对此感到十分的无语。

“千真万确。”

岳飞更加无语了,自己第一次指挥这种灭国之战,结果在不知不觉之中,大半个宋国已经落入手中,这特么过分了兄弟。

“传令下去,整军备战,今日便攻下这商丘城”

虽然过程有点简单,但岳飞也不会让宋国调整状态,因此吩咐全军,准备攻城。

与此同时,商丘城中,赵光义接到童贯叛逃的消息也是一脸懵比的。

“这个该死的家奴阉人王八蛋”赵光义在王宫之内大发脾气,恨不得将童贯大卸八块,枉费他如此信任童贯,没想到最关键的时候却是童贯把他给卖了

“大王,潘将军如今正在布防,特让奴婢来通禀大王,要及时做些打算啊。”一名小太监从门外推门而入,对着赵光义拱手道。

“寡人寡人做什么打算”赵光义上前一步,将这小太监一剑斩杀,暴喝道:“你们这帮家奴,一个也不能信,一个也不能信”

在赵光义暴跳如雷的咆哮声中,秦桧与高俅还是决定不去触怒赵光义,自己先私下商议一下。

“高相,你认为我大宋如今该如何是好”秦桧沏了一壶茶,跪坐在铺团上,对着对面的高俅道。

“食君俸禄替君分忧,高俅以为我等应报效王上”高俅正义冲天,仿佛是一位忠贞不二的良臣一般。

谁也不知道,高俅心里苦。

他昨天晚上才知道,当初那个被他像狗一样捻出商丘的贼配军,如今回来了,还带着燕国的千军万马。

还有蔡京的死对头卢俊义,啧啧不是冤家不聚头,这种情况下你让高俅哪儿敢投降只好与宋国绑在一根绳上了。

秦桧望着高俅这幅表现,心里也琢磨起来。

他回忆了一下为官生涯,似乎并没有做出什么怨天哀地的事儿来,他没有一个仇人在燕军当差因此他觉得自己如果投降应该没什么问题。

但如今高俅主战、潘仁美动向不明,如果自己一意孤行,势必会被这几个狗贼给弄死,还是从长计议吧。

而且,秦桧他也舍不得自己这身官服。要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