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篡位,五帝轮转,一朝失德,另一朝继之。如今大虞失德,偏安江左。若是范家父子,能够戮力中原,恢复天下,救生民于水火。这般大功德,自然该执掌天下”袁家家主毫不客气的说着。
一时间,车厢之中安静的可怕。
袁家家主却看向袁立,沉声说着:“臣子之功,最大者莫过于从龙。方今天下大乱,正是男儿投靠明主,博取封侯,留名青史的时候。我等老矣,阿立,就要看你的了”
热血一下子冲上了脑袋,袁立骇然激动,道:“我”
“大哥,你真没有看错。这个世子真的”
“世子出生之时,红光满室,如同日落于其中我今日观之,果然有着潜龙之气”
“嘶”如果说刚才还是震惊的话,这一次就变成惊喜了。
“这么说,我等也有着机会攀龙附凤甚至为开国功臣”
名留青史,封王封侯。家族与朝运相始终
如果真能如此,夫复又有何求
“阿立,好做。整个家族的希望,都在你身上了”几个家族长老纷纷说着。
袁立听了,又是兴奋,又是激动。还没有等着他表决心,就听着袁家家主淡淡的问了一句:“那你该知道如何做了么”
“这个”
“为人臣子者,最重要的是忠心。所谓为国不谋其身,为国不顾其家。如此,方才有着大臣的本分”袁家家主说着。
“家主,这个”
一段话把每一个人都搞的有点懵了,让袁立出仕,不就是为了和那位世子拉近关系,为袁家谋得好处么袁家家主说这些话,到底什么意思
“你可明白”袁家家主盯着袁立,问道。
这袁立身为袁家子弟之中的精英人物,自然不是酒囊饭袋,却小心的说着:“家主,我似乎明白了一点”
袁家家主满意,说道:“这位世子是有着雄图大略的人物,时刻以恢复天下为己任。这般的人物,在这成州执政,定然是富民强军
而如今成州残破,人口稀少,田地荒芜。若想积蓄足够实力,最好的办法便是耕战。”未完待续。。
第二十三章非耕不得食,非战不得爵
感谢sky爆头,李玉龙d书友的打赏
所谓的耕战,便是非耕种不得食,非军功不得爵。把一切的力量,都集中在耕战之上。
“世子真会行此策”几个长老心思都有些不定,细细思索,似乎刚才那位世子并没有半点这般口风啊
“世子现在没有这个心思不打紧,越是如此。阿立,这却是你进身之道”
“家主,你是说,让阿立向世子提出此策这这会得罪许多人啊”几个长老惊慌了。
袁家家主森森一笑:“你们以为开国功臣便是如此好当的么便是开国功臣,也要分个三六九等。不能位为三公,封为列侯,传诸子孙,便是开国功臣,也没什么意思
但是,你只要阿立你向着这位世子提出此策。我袁家在后面帮衬着施行,阿立你就能够一举进入世子的幕府核心。日后,方才有机会在新朝之中,作为公卿大臣”
这番话,说的各人触目惊心。
真的要行耕战之策,搞不好就要行屯田之制。就算不行屯田,总之土地也要集中在幕府之手。
原本成州一下子空出如此多的空地,各个豪强大族,都是在虎视眈眈。自持着为范易入主成州立功不小,一个个都想趁着机会大肆吞并土地。
如果提出耕战之策,这就是把成州上下家族尽数得罪的尽了
袁立沉默半刻,毅然说道:“家主,我知道了”
响鼓不用重锤。既然说到这里袁立已经明白。袁家家主就没有多说。为了原价日后百年兴盛,便是得罪一些人。也管不得了
这世间,哪里就有只想收获。不想付出的道理只是到底该如何去做,这种事情,日后还得慢慢商议着细节。
总之,这一次袁家十分看好那位世子,愿意赌上一把
只要成功了,能够进入新朝核心,能够封爵封侯。那位日后成州袁家,就不只是一州的望族大家,而要变成真正的天下名门。
就为了这个。也要好好的赌上一把
天色已经晚了,一声声的鼓声传遍全城。各处坊门都在关闭。就道了宵禁的时候。
简简单单的吃了一顿晚餐,洗漱过后。范易这才来到公事厅之中,手下幕僚们都在忙着办公。见着范易来,纷纷行礼。
范易笑道:“辛苦各位了,这么晚都还不能休息”
这些都是范易幕府之中,最为庆幸的人物。这刻就个个笑着:“世子都还没有休息,我等哪里算得上是辛苦”
范易见了,就十分满意。他这幕府之中的这些人岁数都是不大。大都是他亲手培养,或者征辟而来的年轻俊杰。岁数最大的一点的翟冷,也不不过只有四十出头而已。不过现在已经做到天策府总揆众事功曹的高官。
而最为年轻的陆风,却也只是比着范易大个几岁而已。却正是范易的主薄。
因此,虽然劳累。然而现在年轻,却有机会放手治理一州之地。个个都是兴奋。
翟冷沉声说着:“世子,成州情况不妙。当年无空道初起。大肆杀戮。各地官府之中的官吏,不知道杀了多少。后来又没有补充等于这成州官吏几乎为空”
这么说了。众人都是有些愁眉不展的意思。幕府之中,便是有着再好政令,没有地方官府组织实施,如何能行
原本以为打下了成州,便能够继承当地的官寺组织,不过清洗一番,就能够用了。现在看起来,可没有那么简单。
“不要紧”范易听了,只是微微一笑:“没有当地的原本官府最好,白纸之上好作画。还正怕原本的那些官吏良莠不齐”
“也只好如此了。幸好,我等不是赤手空拳打天下,世子早已经派人从楚郡,从江左调集官吏入成州了”翟冷叹息着说道。
这说了,众人都是苦笑,虽然范易所说不假。但是远水不解近渴。
从江左等地调集官吏,建立地方官府。又不是当地人,各种适应,种种下来,起码都需要两三年时间。这才能初步理顺,而这其间天策府的命令,除非动用军队,否则也根本无法执行下去。
“也用不了这么久,”范易计算着:“从江左只是调集一部分官吏而已,更有着一部分要从这成州本地提拔”
虽然这般说了,但是诸人却都并没有放心,反而而脸色变得更加严峻。
范易定下的政策宗旨,就是要分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