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氏见她说得在理,也没坚持,就答应了。
果然,晌午的时候菊花就去送饭了,搬了三个人的饭菜,累得她气喘吁吁。为了方便,她也没用许多碗装这样菜、那样菜,而是将饭菜分好三份,用三个大砂锅装了过去,汤是另外装的。
青木见她吃力地提着两只篮子走来,忙扔下镰刀上去接着,掂了掂分量,实在不轻,便责怪地说道:“咱就跑一趟,也耽误不了啥工夫。你这么折腾多累”
菊花不在意地笑了笑,只说没事,歇一会就好了。
她四处一望,指了指远处一棵树道:“到那边去吃吧,不然这日头底下也晒的很。”于是两人把饭提了过去。
郑长河跟杨氏也停止收割,过来吃饭。
菊花瞧了瞧那片麦田,剩下不多一点了,便问青木道:“下午能割完么”
青木嘴里含着一口饭回道:“能。还要挑回家哩,搁在田里不放心。”
郑长河一边吃着咸鸭蛋,一边对菊花道:“挑回家搁在稻场上,这麦子也算是进仓一半了。今儿太阳大,这么晒一天就干不少,再多晒一天心里就更踏实了。”
菊花对他道:“我把院子都扫干净了。只管往家挑就是了。爹你吃饱了么”她见郑长河三口两口就把饭吃完了,一个咸鸭蛋也是两口就塞进肚子,忙问他吃饱没有。
郑长河憨笑道:“还好,不过下午怕是还要垫些东西。反正我挑麦子也是要回家的,就顺便吃些炒米糖吧。”
菊花一边帮他盛汤一边对他说道:“我怕你们吃得太饱了,弯腰干活不舒坦,才没盛太多。我原来就准备下午煎果子饼,你们挑麦子回家正好吃几个。”
青木忙道:“这弯腰干活是不能吃太多,不然撑得难受。吃大半饱正好。嗯,这咸鸭蛋好吃。咱家的鸭子啥时候能下蛋哩”他觉得那粉粉的蛋黄实在是香,吃一个也没过瘾,便期盼地问杨氏。
杨氏笑了:“才这么点大,就想它下蛋了早得很,怕是不到八月也不能下蛋。还有两只是公鸭哩。回头杀一只,留一只公鸭就好了。倒是咱家旧年逮的小鸡在下蛋了。”
菊花开心地笑道:“可不是,都开窝下起蛋来了,每日也要捡十几个哩。那公鸡也多了些,回头卖几只,不然整天就见它们打架。我回头用黄泥巴腌些鸡蛋,味儿也不会比这鸭蛋差。”
郑长河插嘴道:“我那天见两只母鸡抢鸡窝哩,等闲一点再编一个鸡窝。不然下个蛋还要争地方,幸亏咱家鸡不多。”
菊花听了笑道:“我也见了哩,又不敢赶它们,回头要是把蛋下到外边去了可不是麻烦真是的,等旁的鸡下好了再下不是一样么,抢啥哩”
青木一口汤差点喷了出来,哭笑不得地瞧着妹妹,见她笑眯眯的样子,才晓得她是故意这么说的。
他对菊花道:“鸡要下蛋了,怕是涨得慌,不下不成哩。我小时候悄悄地看过,那鸡下蛋就跟拉屎一样,要使劲地往外挣,它本来是蹲着的,一用力就在鸡窝里站起来了。”
菊花和杨氏听了忍不住就笑了起来,杨氏嗔怪地瞅了儿子一眼道:“尽跟槐子一道干这些没要紧的事情。”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雨带来的忧虑
一家人说说笑笑的,就见张槐忙忙地跑过来,一脸的汗水,对郑长河道:“郑叔,我来帮你们割麦”他见郑长河要说客气话,忙摆手阻止“我帮你们快点割完,好让青木去帮我家割哩。听老人家说这天不对劲,怕是要下大雨,我爹说不能等了,割了直接挑回家,不搁在麦田里晒了。”
郑长河忙站了起来,问道:“是么我也觉得不大对劲好闷哩不过也没这么快下雨吧是谁说的”
槐子接过青木递来的一大碗菊花茶,“咕咚咕咚”灌下肚,才回道:“是村长家的李爷爷说的。也没说马上就要下,不过咱不得做好准备么,不然等它下雨了,麦子还在田里,那光景可不是要哭”
杨氏连连点头,说道:“是要防着点,宁可白累些,也不要偷巧。咱抓紧割,完了青木就去帮槐子,家里有我跟你爹就成了。槐子你吃过晌午饭没”
张槐忙道:“吃了,没吃饭咋能来哩我又没跟菊花妹妹打招呼,那不是害她费事么。”他说着又对菊花笑笑。
菊花见他们忙了起来,也急急地收拾了碗筷,又叮嘱了一句:“爹,你们也不要手忙脚乱的。越是这个时候,越要定定心神。要是一忙,把手割了或脚砍了,那不是添乱么”
郑长河含笑点头道:“爹晓得,你回去吧。”
菊花这才提着篮子回家。
这天实在是折腾人,闷热难当,蚯蚓满地爬。一副要下雨的样子,唬得全村老少忙忙地割了麦子往家挑。结果拖了一两天。还没下。
人们欢呼的同时,又不敢把提起的心放下,因为晚上青蛙叫得那个响啊,这是要下大雨的征兆。
菊花遂也不忙家务了,帮着杨氏用梿枷打小麦,完了又跟着不停地翻晒。当把晒好的麦子用簸箕搬回家,再用篾编的席子围在堂屋,这才长长的出了口气好歹又收了点口粮回来了。
郑长河也去帮张槐家打麦子去了,村里一片混乱。吵嚷声不断,因为这雨马上就要下了。那乌云盖顶的样子容不得人们再有一丝的侥幸。
她和杨氏用锄头把两个菜园的地沟掏深些,以便下了大雨好排水,就见郑长河忙忙地跑回来,搬了把竹梯子就架上墙,又扯了好些稻草,往屋顶上加盖。
菊花忙跟着过来,帮他扶住梯子,仰头对他道:“爹。你要小心哩。这屋顶撑得住你么”
郑长河大声道:“不怕。你没见我把稻草铺在下边么他娘,递稻草给我。”
菊花一看,原来她爹在地上放了好些稻草。也是为了防止摔下来,做的防范措施。
杨氏一边递稻草给郑长河,一边对菊花道:“我都忘了这回事。这房子太久了,年年要换稻草的,想着要盖房子,今年就没换。这要是一下起大雨,怕是屋里要漏雨哩。亏得你爹想起来了。”
三人忙了半天,总算是把屋顶的草加厚了一遍。
紧张了半天,那雨偏还没下来,菊花就忍不住气恼地想这天怕是在成心捉弄人吧
郑长河下了屋顶,呵呵地笑道:“这下才是真的不慌张了。”
杨氏问道:“槐子家的麦子也收家去了”
郑长河笑道:“收家去了。要不我能回来粮食还是最要紧的。青木也快家来了。咱把这地沟再掏深些。这雨要么不下,要是下了,怕是不小。这沟不掏深些,把菜淹了可不是麻烦”他刚才就见这娘俩在掏地沟。
杨氏望望天,说道:“挖吧。这老天也折腾咱两天了,今儿怕是要下了。这黄瓜、豇豆可是才搭的架子。唉要是雨水多了,那这菜也是要受累的。可惜了,长得可好了。”
菊花把鸭子唤了回来,猪喂好,又给牛添了些草,再割了些韭菜、砍了青菜,一切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