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331(2 / 2)

丑女如菊 乡村原野 5485 字 2019-04-29

郑长河跟张大栓小心翼翼地收了银票,零碎银子用袋子装了,放在手边,说是就用这散钱去买东西。

菊花张张嘴,心道爹呀,这些不够哩算了,到时候自己给添上。

刘云岚则自告奋勇地说道:“布料买回来我帮爹娘做衣裳。”

这下杨氏和何氏没再推脱,大家又喜气洋洋地讨论起如何花这钱来。郑长河跟杨氏说还是要买田地,这些钱放家里心里不踏实哩;张大栓跟何氏说想托人给杨子捎些银子去,在外边身上没钱哪成哩,一个月那点禄米哪够花他们是听槐子说,像张杨这样的,朝廷有贴补,所以才说这话。

槐子忙道,赶明儿他去找宋掌柜,趁方家往京城送年礼的时候,把银子和书信给张杨带过去,老两口便满意地点头。

因又说起方家运了好几船的辣椒走了,槐子道:“这一回方家可要发了。好些商家找了来喜,要跟我买辣椒,我哪里还有辣椒卖把他们只好跟他们说找方家去吧。”

菊花有些不确定地问道:“他总不能卖几百文一斤吧不过是辣椒而已。”

槐子喝了口热水,轻笑道:“你以为哩他们专门做生意的人,比咱们精明多了。我倒替来喜可惜,早晓得这样,该留些让他卖的。”

原来,他们去年跟方家定了协议,不论收多少辣椒,全部按八十文一斤转给方家,剩下的事就不管了。

主要是想着去年辣椒均价还不到八十文一斤,要是还让来喜卖,也赚不到几两银子,还忙得要死,不如就让方家去折腾,他家商号遍布靖国,卖得价钱高一些,他就多赚一些,这是他们应该得的。

菊花无所谓地说道:“钱是赚不尽的,咱们还是不要贪心的好。咱们往后还有许多东西要卖,明年的辣椒就让来喜卖就是了,还有那些鸡,够他忙的了。”

青木点头赞同,又说笑一会,方才散去。

张家和郑家的辣椒不停地往外出,看得人好不眼红。那些也收了辣椒的人就跑去瞧自己藏的辣椒是不是也能卖了。

扒开竹篓子里的稻草一瞧,那辣椒虽然没烂,看上去却又瘪又缩水,全无一点鲜活气息,一时间就懵了张家去年卖的辣椒可是鲜艳的很,听说跟刚摘下来一样,可自家这辣椒算是咋回事

原来,这辣椒用稻草包着,也是能起些保护作用的,再者气温又低,辣椒也不容易坏,可是却比不上埋在草木灰里放的时间长。过了这么些日子,辣椒没烂掉,只是缩水,已经算是好的了。

人们这才明白,原来用稻草藏辣椒的法子是假的。就说嘛,张家和郑家哪能那么容易就让人晓得这秘密,那他们还赚啥钱

一般的农户想通这道理,也就叹口气罢了,不然还能怎样反正存的也不多,不过是几十斤而已,多的也就百来斤。主要是当时得到消息晚了,该卖的都卖了,只剩下些尾巴尖儿。

当下趁着辣椒还没坏的时候,在家里天天炒了吃,也不留着卖了这样子也卖不出去哩

感谢妹妹们的支持

、第四百八十七章 哑巴亏

一般人家藏的辣椒不多,发现萎缩后,就自家炒来吃了,也算不上受了大损失。可是,那心中有鬼,偷偷收了不少辣椒的人家可就傻眼了。

柳儿娘在家心疼的直跳脚,骂张家心狠,明知这法子不对,也不透一点消息,害她们失了好几百两银子。

原来,她儿媳妇王氏娘家嫂子的娘家跟张家的一个佃户是拐弯抹角的亲戚,要光是这样还不能探得张家的秘密,偏这佃户的媳妇跟吴家老二吴强的媳妇又是七扯八拉的亲戚,所以就使手段弄来了这储存辣椒的法子。

她如今倒也不敢正面惹张家,就几家合伙出银子在好几十里外的一家亲戚那收辣椒,对外说是收了往集上卖给方家的。

待收了几千斤后,又在外散布张家藏辣椒的法子,自然家家户户都不卖辣椒了,都留着自己收藏起来,好冬天再拿出来卖。

他们又抢先往远处收了些,直到所有人都晓得这个法子,外面再也买不到辣椒了才罢休。她那时还得意哩:让你发财,买不到辣椒看你发啥财

谁知还不到十月份,她家亲戚就发现辣椒不对劲了皮打皱,好像在缩水。着急之下又不敢声张,以为是扒开了稻草,走了气,露了风,才这样的,遂把所有的竹篓子都加了稻草,将藏辣椒的屋子关严实,一丝儿缝隙也不露。

这下麻烦了:原本辣椒不过是缩水干瘪,这会儿就有溃烂的现象出现了。

这辣椒用草木灰埋着保鲜是一,通风干燥是二。要不张家和郑家后院的厢房都开了一排窗户哩,不过那窗户开得高高的,在屋檐下,看见的人也不知咋回事,还以为他们是怕人偷看辣椒,所以才故意将窗户开得高高的。

而一般农户用稻草藏辣椒,因为数量少。放在厨房角落或者柴棚里,自然比他们将几千斤辣椒关在密不透风的屋子里要好,是以保存到了十一月。

张家一口气把辣椒出完了,菊花本想说出储藏辣椒的秘密的。无奈那人隐忍不跳出来,她也只好隐忍不说。

她也没等多长时候,柳儿嫂子娘家那边发现辣椒无可救药后,颓丧地来清南村告诉了孙家婆媳,把个柳儿娘惊得目瞪口呆。

她捶胸顿足地心疼那打水漂的银子,连声骂张家狠心,不顾人死活。“郑家和张家不是出名的厚道么。咋这回不管人死活了又不是一家坏了辣椒,这么多人家,他们就不怕人戳脊梁骨”

这会儿她倒承认郑家和张家是厚道人家了。

柳儿娘也不敢大声嚷嚷,孙金山根本不知道这事,这事都是她跟儿媳妇王氏偷偷合计,然后找她娘家嫂子的娘家偷偷干的,自然见不得光。

可是,要柳儿娘咽下这口气。她实在不甘心:这可是好几百两银子哩

并不是说她真花了这么多银子来买辣椒,就算今年辣椒采买价格涨到五文钱一斤,几千斤辣椒也就花了她二十多两银子。

但是。大凡人的心理,算账都是按最高想象收入来计算的,柳儿娘就是如此。她甚至没按去年来喜卖给下塘集住户每斤二十五文的价格来算这个账,而是按张家卖的最高价一百文一斤的价来算这个账。

一斤一百文,十斤就是一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