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事,我有把握。”柳枫随口说道。
朝堂上,百官议论纷纷,而皇帝身边的太子和二皇子两人,也是神态各异。
二皇子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刚才那吟诗的三人,都是他的得力干将,果然没有辜负他的期望,而投靠太子的那几名士子,则都是目光躲闪,神情沮丧,不禁让太子本人也大为恼火。
“一群废物”太子心头暗骂,这一次算他输惨了,他麾下的几个士子连个屁都没放出来,面子丢大了。
不过,当他的目光移到柳枫身上的时候,却是感到有些奇怪,因为此刻的后者,脸上依旧保持着从容之色,甚至脸上还挂着一丝淡淡的笑意,跟其他那几个士子狼狈的表情形成鲜明对比。
“难不成这小子有底牌”太子心中狐疑。
一旁,二皇子则是暗暗冷笑,“装腔作势而已,废物一个。”
这时候,见士子们久久没有回应,皇帝朝着身旁的太监使了个眼色,紧接着,那小太监就清了清公鸭般的嗓音,“各位士子的表现很是出色,特别是端木士子,如果其他士子没有更多的佳作,那么就将由三公和学士大人宣布”
“等等,在下倒还有一首拙作。”一道淡淡的声音打断了他。
这一霎,不仅是那小太监,在场的百官几乎都是脸上变了变色,有些惊讶地看向了柳枫。。
太子眼中涌现出一抹异色,这小子,难道要展现底牌了
柳枫故作沉吟,过了足足半盏茶的功夫,看到在场的百官都有点心焦的时候,方才轻声吟道:
“承乾太平时,万邦贺丰岁。梨园献旧曲,玉座流新制。”
好句百官眼前一亮。
文风华丽,管弦抑扬,霞衣摇曳,令人惊叹。
见状,柳枫心中暗笑,继续念道:“凤管递参差,霞衣统摇曳。宴罢水殿空,辇余春草细。”
妙哉连一直无精打采的顾老夫子都有些动容了,细细地品味着诗中之意。
“蓬壶事已久,仙乐功无替。讵肯听遗音,圣明知善继。”
话音虽落,但是那残留的意境,却依旧萦绕在众人的心头。
“好”一声暴喝将沉醉的众人吓了一大跳,不过等他们看清叫好的是谁后,又不敢说什么,只能暗暗腹诽。
叫好的正是大司马,他虽然不懂柳枫这首诗的意思,但是看别人的表情就知道了,哪里会放过这个机会,顿时就给柳枫拍手叫好。
“好诗”太子也在旁推波助澜。
太子一发话,太子党下面的官员纷纷一致叫好,顿时也形成一股不弱的气势。
而这一刻,二皇子的脸色,却是变得非常难看,那盯着柳枫的目光中,满是森寒之意。
第41章 新晋学士 剑道巅峰
端木云的脸色变了变,他原本以为胜券在握,却没想到半路杀出来个柳枫,将这明朗的局面一下搅得十分复杂。
王座之上,承乾帝李峻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异色,前面三位士子的名字他都听说过,唯独这个柳枫,脑子里面完全没有印象。
“这四位士子的文采都相当出色,孰优孰劣,还请陛下裁决。”大司马等人提议道。
皇帝李峻摇了摇头,“还是请三公和诸位学士评判吧。”
闻言,大司马等人都是脸色一黯,失望之色溢于言表,他们本想将决定权交予皇帝,这样一来,就可以无形中削弱二皇子一派的影响力,不过很可惜,皇帝又将这个皮球踢了回来。
二皇子这边的人,则暗暗松了一口气,如果让皇帝亲自决定的话,很可能事情就不会朝他们预计的方向发展了。
“容我等商议片刻。”
虽然三公学士们嘴上这么说,但是以他们之间的矛盾,要达成一致显然是不可能的,只能按照以往的惯例,就是每人都将四人的名次依次写在纸上,然后再由礼部官员统计出前三位,递交皇帝。
这种情况明显对柳枫很不利,因为二皇子一派占据了主考官中的七人,无疑掌握了主导权,这些人肯定不会将柳枫列入前三甲。
很快,这种评审便宣告结束,几名礼部官员在接过十名主考官的评审意见之后,在略作统计之后,便有了结果。
这种结果,自然是递交皇帝,由皇帝李峻来宣布。
不过当承乾帝李峻看到手中的这份名单时,脸色却是微微变了变,有些诧异地看了柳枫一眼,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眉头一皱。
“柳枫,”皇帝突然开口了,引起了百官的一阵讶异,就连柳枫本人,神色都是怔了怔。
“臣在,”柳枫作揖行礼。
“朕看你的诗才不错,不知道你的文才怎么样”
柳枫似乎明白了什么,眼中掠过一抹喜色,“这首诗虽然不错,但在臣看来却算不得什么,不瞒陛下,在下的文章功夫,胜过诗词功夫十倍。”
“哦”李峻脸上浮现一抹惊讶。
“什么”而百官这边,无论是太子党还是二皇子派,都是齐齐地变了变色,这种足以称颂百年的绝句,竟然在柳枫的嘴里成了算不得什么,难道他的文章功夫有这么神奇
“说大话不怕闪了舌头。”端木云在一旁冷笑,明显不相信柳枫有这种能力。
“那你就当场作一篇文章出来吧,若是果真是你说的那样,朕就将你钦点为殿试第一,但若不是,那便是欺君之罪,你知道后果。”皇帝李峻的话中也是带着寒意。
临场作文的难度可比临场作诗要大多了,而且必须要作出比那首诗精妙十倍的文章来,这在常人的眼里,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请陛下拭目以待。”柳枫依旧面不改色,谈笑风生。
他当然知道欺君之罪是什么下场,那可是夷三族的大罪,此等大罪,就算他是王公勋贵,也要被处死,决无幸免之理,更何况柳枫只是个郡侯之子,在这里,就跟草民的身份差不多。
“在座的各位学士都是在下的老师,所以,我这篇文章,就以师为题。”柳枫对着三公和几位学士微微抱拳。
一步踏出,柳枫便开口了,“古之学者必有师,今之学者,则目中无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观今之师者,则不为良师,不精于学,而踏足俗世之纷争,互相攻讦,失吾辈学者之风范。观今之朝堂,尽是害贤谄谀之辈,埋没学者,视庸才为贤才,愧为师者。”
此话一出,举座皆惊,有惊讶,但更多的是惊怒,特别是二皇子派的那些文人耆老,纷纷对着柳枫怒目以视,柳枫这文章里面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