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是在读名之前。
“这邱言,莫非就是那个邱言”有的考官,直接失态,说出心里的话语。
但其他人也都是一脸震惊之色。
就在几息之间,他们先听到文枝桢名列第三,又来了个陌生的叶运,最为受人瞩目的那一份考卷,作者竟是邱言
一连串的变化,让众考官和附属官员心中乱成一团。
他们都为朝廷官员,尤其诸多同考,都是进士出身,在各自家乡,也曾有过才子名头,自然不会因为才子之名,就对邱言另眼相看。
可现在却不同了。
文染考卷,不惜让王甫顶着压力点为头名,这意义自然截然不同了。
更引发了众人心思,那旧派的官员,知晓邱言来历,未料到那篇策论会出自其手,自然惊讶莫名。而新党官员同样没有想到,那篇策论竟会出自马阳的“弟子”之手。
一时间,屋中寂静。
唯一还算镇定的,唯有郑泉,他早就知道了考生身份,自然不会太过震惊,但同样被其他人的思绪影响,神色凝重。
与之相对的,是李括那目瞪口呆的表情。
就在一息之前,他还在想着要如何完成任务,但只是眨眼的功夫,这任务的目标,就以难以想象的形式。出现在他面前。
但很快,他心里泛起喜意:“这邱言竟拿了第一,不要说那些考生,连我都不会相信,一旦说他舞弊,根本不用刻意推动,就会闹得满城风雨”
只是紧跟着,他又有了一点忧虑。
“不过,这次的头名,乃是文染考卷之人。也就是说,邱言的才思远超同济,估计瞒不了多久,而且我等若是暴露,有可能在史书上留下恶名”
李括心中纠结之时。那些个考官总算回过神来,面色都显得有些古怪。似想要出言反对。却又顾虑颇多,无法成言。
这其中,以罗中杰和胡用最为明显,二人早知道了考卷存在,对考生身份也有诸多猜测,此时真相大白。各自心里都是五味杂陈。
他们也各自带了身后势力
在旧党看来,邱言的考卷倾向新法,是必须要反对的,而在新党看来。邱言乃旧党魁首弟子,若承认了他的看法,未免古怪,或有后患。
须知,这新旧之争,除去部分人纯粹的政治抱负外,在很大程度上,乃是两个利益团体的较量,立场比主张更为重要。
就算是王甫,此时同样心中复杂。
复杂的情绪,起先只在众人心中,很快就随着表情、动作,辐射周围,令房间气氛陡然变化,慢慢积蓄。
感到屋中气氛,那邹康又要开口,但不等他出声,外面突然传来一个声音
“传皇上口谕”
这声音有些尖细,好像一柄利剑,打破了屋中诡异的气氛,而后一名白面无须的老人在几人陪同下,走了进来。
见到老人,屋里的众人都是起身行礼,连王甫也不例外,他们并非是向老人行礼,而是冲着其人身后的皇帝。
皇帝的口谕,指的就是皇帝口头下达的命令。
大瑞之政,讲究非经二府者不得施行,就算皇帝,轻易难下诏和制,但口谕却可绕开两府,具有很大效用,很多时候能择人命运。
老人也不多说,到众人跟前,整理衣衫,肃容道:“诸卿辛苦多日,朕甚记挂,闻会试有贤才文染考卷,此大瑞之幸也,朕知之,心向往之,惟虑放榜日未到,而今张榜在即,特来询问其名。”
这段话,虽是老人用略显尖细的声音说出,但话一出口,却给人一种厚重回响之感,仿佛同时有两人言语。
与此同时,在常人难见的层面,有汩汩龙气汇聚过来,随话语而去,浩浩荡荡如洪流一般,冲入诸多考卷之中,最后融入了邱言的那份。
震动
邱言的考卷内,字字变化,语句贯通,承载的诸多精神震动起来,在考卷之上,正有一股意志镇压精神,赫然是那贡院意志。
这贡院意志主场作战,本来占据绝对优势,但此时龙气融入考卷,牵一发而动全身,令考卷之力增大,被压制在里面的残破精神翻身而出,有了冲击出去的势头
外界,众人听了老人之语,心里都是“咯噔”一声,意识到情况不妙,他们知晓皇帝又自己的消息渠道,早就料到宫中会提前知道消息,却没有估计到李坤对此事如此重视,竟是在贡院开启的第一时间,就迫不及待的派人过来,询问姓名,一点矜持都没有。
有的时候,仅仅一件事,就足以表明态度。
“那邱言的名字一被皇上知道,会元之位,谁人还能更改还敢更改”
这个念头在众人心里一闪而过,却也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看着局势想不可控的方向发展。
接着,王甫深吸一口气,将邱言的名字给说了出去。
白面老人听了,微微一愣,不确定的问道:“可是那位起自远宁府,得了剑南道解元的邱言、邱慎之”
“正是此人。”王甫略显错愕,点头应下。
老人的问话,令在场众人都看出一点端倪。
“怎么这老货莫非和邱言认识不可能啊,这邱言的名字,难道还传进宫里去了不成”最为关心此事的,莫过于李括了,这直接关系他的前程、以及背后之人的计划
那日新党晚宴,田游青已经从王甫口中得知,皇帝知道邱言之名,但并未告诉李括,使后者一直以为邱言不过攀附了马阳。
在他疑惑的时候,白面老人点点头:“竟会是此人,不愧是官家看重的人物。”
他的一句话,立时在屋中引起了又一波思绪变动,空气中意念波动越来越大,令贡院意志在无形中越发稀薄,有了退却的迹象
不过,凡俗之人无法发现这些玄虚变化,只是在思索着白面老人所带来的消息。
传完口谕,知道了名姓,老人就要告辞,临行前,他笑着对王甫道:“王公,官家对这次会试很是重视,知道有贤人文染考卷后,惊喜不已,但出于对王公的信任,才没有直接过问,等到了今时放榜之日,而王公也没有让官家失望,点了邱生为头名。”
这话中,隐藏其他含义,王甫自然是听得出来的,皇帝心里有杆秤,今日若文染考卷之人没有被点头名,这屋子里的人,怕是都要恶了天子。
其他人听出端倪,登时都留下冷汗,眼中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