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加上宋朝的妹纸温柔贤淑,而且这里可以光明正大地妻妾成群。多好的一个地方啊万恶的封建社会,我太喜欢了
当天傍晚,李浩回到大宅里反锁大门,在书房里开启虫洞返回到主世界。
在主世界的租来套间里,李浩推开窗外望着外面的高楼大厦,今天经历的一切恍如梦幻一般。若不是手头上还有租用大宅的文据,还真以为是做了一场梦。
第二天一早,李浩吃过早餐就开启虫洞,穿越到北宋大宅的书房里。
从书房里出来,望着澄蓝的天空,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李浩已经喜欢上了这北宋的泉州。
中午时分李浩租住的大宅前院闹哄哄的,挤满了近三百人。
这些人都得到了崔记牙行的通知,知道了这里有海外商人招收伙计、长工,他们都争先恐后来到这里,希望自己能被挑选上。
门外还陆续有人赶来,院子里的人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崔记牙行说招长工的就是这户人家呀,知道每月工钱是多少吗有没有一贯钱”
“还没说呢,不过崔记牙行说了,工钱肯定会令大家满意的。崔记牙行信誉一向不错,他们说工钱不低,那一定就不低的,所以我才赶来这里。我以前打短工的,做工按日计的工钱虽然稍高一些,不过很不稳定,还是打长工好啊。”
“那当然,谁不想当长工啊。如果这里每月有一贯钱的工钱就好了。不过也只能想想罢了,长工哪会有这么高的工钱”
“东家是谁呀,这宅子不是空置了一段时间的吗。”
“东家没看到,不过我刚才看到少爷了,那个应该是少爷吧。非常年轻,穿一身做工精细的锦衣,那精神面貌,啧啧,太有精神了。”
议论声忽然低了下去,众人望向正厅,只见崔记牙行的崔掌柜陪着一位年轻的公子走了出来。
“安静”崔掌柜高声喊道,“这位是大宋海外游学经商归来的李公子,李公子将开设一间商铺,专门售卖海外奇珍,所以要招收一批伙计。下面请李公子说说他挑选伙计的要求。”
李浩上前高声道:“本次招收二十个商铺伙计,加招两个厨娘,五个杂工。月钱都是1贯500文钱,另有提成奖赏。”
人群“哄”的响起一片议论声,显然1贯500文的工钱都高得有些出乎他们意料了。
“哇,1贯500文钱,每月都可以吃一顿肉了,不但能吃肉,还可以吃一顿鱼呢。”
“太好了我可以剪两尺布,让我婆娘做件新衣裳了,她的旧衣裳每件最少打了四个补丁。”
“少爷真是慷慨大方啊,这样体恤下人的东家,挑着灯笼也找不到呐。”
“你刚才没听到吗,少爷可是海外游学经商归来的,海外商人的气度岂是寻常小贩可比的少爷有钱有学问,还有这副怜惜下人的慈悲胸怀,真是真是”这人找不到词来形容了,“真是”半晌之后才道,“真是个大好人将来一定飞黄腾达的。”
“哇,另外还有赏钱,太好了”
“少爷,我以前做过布行的伙计”
“少爷,招我,我最能吃苦,什么活都能干,最适合做李府的杂工。”
第五章奇珍异宝阁
“静一静吵闹的人一律不要”李浩高声叫道。这话一出,现场一下子静得落叶可闻。
李浩道:“会写千字文的人站出来”
众人站着没动,没有一个人站出来。李浩愣住了,虽然对宋朝的识字率有了心理准备,但这么多人,没有一个会写千字文,这文盲多得也太夸张了吧。”
李浩望着众人,又问道:“会打算盘的站出来”
这回终于有人走出来了,也不多,只有五个。
“很好,你们五个先到那边去,一会我再看你们打算盘。”李浩通过筛选,招了二十个口齿伶俐的伙计,其中计算较快会打算盘做收银员。
这些长工有些是乡下进城找工作的,李浩让他们住李府下人房里,若大的住宅总算人气足了很多。
接下来李浩又通过崔记牙行租到一处宽敞的商铺,并找了个一个管家。
管家对李浩来说比较重要,因为他不时要返回主世界居住,北宋世界的事务就要由管家打理。李浩一连“面试”了几个管家都不满意,最后崔记牙行推荐了一个丁管家。
这丁管家名叫丁福,年近半百,头发和胡子都白了大半,但双眼还炯炯有神。他以前在当官的家族里做过管家,能断文识字,熟知人情世故和北宋大家族的礼仪,并且有一定的管理能力。
李浩聘了这丁福,开出了每月6贯钱的高薪,并许诺过年之前一定还有“年终奖”。至于年终奖的多少,要看丁管家的表现。
李浩对商铺的伙计们进行了集中培训,由于是销售现代化的小商品,伙计们对此没有什么认识,必须进行“岗前培训”。
商铺伙计被分为两组,以后实行三班轮换。
伙计们明确工作时间后,觉得这位海外归来的东家实在太好了,分班轮班,每人干活时间并不长,又不影响吃饭作息,领工钱反而比别人多。对比之下,伙计们对这份工作倍加珍惜。
李浩却觉得宋朝的工人真是太好用了,他们很有上下尊卑的观念,对东家言听计从。二十一世纪哪找这种任劳任怨的工人,主世界的工人一个比一个牛,一不小心老板就被炒了。而在这个世界里,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是不容易的,雇工们都很珍惜。
四天之后,泉州最繁华的街道上一间新店开张了。
新店铺门口很大,正上方一个大匾上面写着“奇珍异宝阁”五个龙飞凤舞的大字。一条扎了花的红绸带挂在匾上,红绸两端从大牌匾两侧垂下来,随风飘动。
“咚咚咚”,富有节奏的鼓声中,两头醒狮正在摇头摆尾。行人纷纷驻足观看,对两头醒狮指指点点,一群儿童更在人群中穿出穿入,兴奋地看着狮子头。
舞狮子历史悠久,在南北朝就开始流行了,宋朝更是很普及。不过舞狮子主要在春节和元宵或者庙会举行,还没有开业舞狮子的习惯,这一招立即吸引了无数行人。古代生活娱乐缺乏,舞狮对他们吸引力很大。
李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