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不要说李阿门这个人纠结,但实际上蛇精病从来就是任性又纠结的奇特生物。
说来说去,李阿门怎么总感觉自己实际上只有一种选择呢
可是,夺舍英灵的风险却太过夸张了,他都怀疑自己如果失败了,系统都未必能够救得回他。
即使系统救回了他,那也有可能会是通过逆转时间,或是逆转因果这种逆天的方式来达成。
但是,即使被这样救回来并且复活后,那样的他还会是现在的他吗
最重要的是,他怀疑自己去夺舍同样经由信仰所形成的英灵后,自己的固有结界会不会在失败后就此崩溃,哪怕复活之后也未必能够恢复呢
“不对我是不是想得太多了”他心中突然警醒道。
“有心魔,又或是有什么影响到我了吗”他心中怀疑道。
李阿门从来都是果断的人,居然一时间犹豫不前了,这可不是什么正常的现象。
如果有心魔,这就意识着他目前灵魂状态太过虚弱,继续在这种时空停滞的状态中长时间待下去,实在是没有太大好处,还不如早做决断。
而如果是有什么影响了他的意识,那么就太过可怕了。
如果一定有这种存在的话,那么他首先要怀疑的便是阿赖耶和盖亚了。
这里虽然时空保持着停滞,可是实际上应该已经进入到了fatezero世界中了。
系统让他做出选择,却并不是意味着要针对他的灵魂提供额外的保护。
反正,无论是因为灵魂太过虚弱而产生心魔,又或是受到阿赖耶和盖亚影响,这都不会是什么好事。
他决定了,就选择“夺舍英灵”了。
“越是想太多,就越是想得更多更多。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李阿门立即下了狠心,“越是困难就越应该迎难而上,越是自身虚弱,就越是要坚持自我,是心魔就能够因此冲破。而如果是阿赖耶和盖亚的话,它们让我对最有利自己的召唤一项犹豫不决,可不就意味着它们希望我选择夺舍英灵吗如果真有问题的话,那么也当是在那一刻了吧”
现在唯一的问题是,当他决定选择“夺舍英灵”后,系统居然又问他要夺取哪一个英灵。
这又是要让他动摇的选择,实在是不怎么爽快啊。
幸好,这一次选择中有一项对他极为有利的选项选择夺舍最匹配和最契合自身的英灵单位,这就让他直接少去了一些为难。
不过正因为如此,反而让李阿门对某个之前猜测出来的可能性开始确信无疑了。
当李阿门做出最后的决定时,时空仿佛就开始了流动一般,而李阿门清醒的意识又重复朦胧状态,不知自己处于何种状态了。
第一百九十七章 被阿门选中之人一
六十年的周期即将到来,第四次圣杯战争即将开始。
冬木市,有许多人为了这一刻而开始忙碌。漫长时间的准备,终于迎来了这关键的收获一刻了。
第四次圣杯战争正式开始之前,圣杯已经选中了五个令主aster,除了最先已经召唤出了英灵的言峰绮礼之外,有四个令主不分先后的开始召唤出自己的英灵扈从servant。
随同着固定形式的召唤之阵,随着这般的言灵之咒,在冬木市灵脉作用下,以魔术师的身体作为媒介,英灵们也就随之降世了。
中间,又有一个带着强烈愿望而不请自来的人,他为了证明自身的价值,主动以自己的方式向圣杯进行了请愿,在没有得到令咒的前提下,他也开始尝试召唤起了英灵。
这一天,在不同的地方,面对不同的对象而唱颂的咒文,却几乎同时响起,完全超出了偶然范畴的一致。
无论哪位施术者,他们的夙愿都一样。
只属于一个人奇迹即将降临,为了获得它,他们都不惜浴血相搏。向着时空远方的英雄们,现在,大地上同时响起了几个人祷告的咏叹调:
“满盈吧,满盈吧,满盈吧,满盈吧,满盈吧。周而复始,其次为五。然,满盈之时便是废弃之机。”
“宣告汝身在我之下,托付吾之命运于汝之剑,遵从圣杯之名,若遵从此意志此理的话,回应吧。”
“在此起誓,吾是成就世间一切行善之人,吾是肃清世间一切罪恶之人。”
“缠绕汝三大言灵七天,从抑止之轮来吧、天秤的守护者啊”
以上六人各自完成了自身的诉求,让圣杯的力量运转于他们的身体之上,利用圣杯的力量召唤出了各自的英灵。
过程中没有任何差错,圆满又顺利的完成了。
然而,还有第七人却是一个例外。
这个异类中的异类,他根本不是魔术师,更不知道圣杯战争的真相,而这个人却在无知中,在没有被圣杯选择的时刻,也开始与前几人同一时刻召唤起了英灵。
这个人就是雨生龙之介
这里必须重点了解一下,不得不大书特书般的重点去提一下,雨生龙之介这个人,他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这个对于作死者李阿门而言,也具备特殊意义的人。
雨生龙之介虽然并不喜欢血腥暴力的电影,但是他也能够理解那种娱乐方式的必要性。
不只是恐怖片。还有战争片,灾难片,甚至单纯的探险片和连续剧。为什么这些虚构的娱乐节目总是不厌其烦的去描写“人类的死亡”呢
这也许是因为观众们可以从一个安全的角度来窥视这些被虚构出来的“死亡”,而将这种恐惧缩小化了。
人类以自己的“睿智”为荣,而对“未知”充满恐惧。但不管是多么恐怖的对象,只要“经历”过并对其有所“了解”,那么就可以凭借这种理性的认识来征服恐怖。
不过只有“死亡”这种事是在活着的时候无论如何也体验不到的。也就无法去真正的理解。于是无计可施的人类,只能依靠观察别人的死来尝试着去了解死亡的本质,进行模拟的体验。
不愧是文明社会,人的生命是受到尊重的,所以死亡只能依靠虚构的内容来进行体验。但是,在那种平时吃饭时候都会随时因为炸弹袭击而使身边的人被炸得身首异处的战乱之地,应该没有人愿意看恐怖电影吧。
同样的不论是上的苦痛还是精神上的压力,对于人生的一切不幸,虚构的娱乐都能够起作用。如果由我们亲自去体验那些事情需要冒很大风险的话,那么就依靠观察别人来获得了解,从而克服恐惧、消除那种不安。所以电影银幕和电视屏幕里都充满了悲鸣、叹息与苦闷的泪水。
这很好。我可以理解。曾经龙之介也和这些人一样,对“死亡”充满了恐惧。那些凭借逼真的演技将惨不忍睹的尸体与飞溅的粉红色血沫完美再现的“陈腐的死”,如果观看这些能够在精神上征服对死亡的恐惧的话那么龙之介应该也会成为恐怖电影的爱好者吧。
但是对于龙之介这个人来说,他对于“死亡”这个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