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8(2 / 2)

李炎不由抬头看着那新收服不的镰刀龙。

“对啊,它们每天早上都要打一场,不会受伤的。”温石道。

“不受伤就好。”

猛犸小黑和镰刀龙是姜部落的顶尖巨兽,有了它们,姜部落才有与其它大族过招的资本,整个姜部落的人都十分看重这两头巨兽。

李炎叮嘱一句,随即转身朝北面赶路,山谷里修了很多纵横交错的土路,这条路通往山谷北面。

在山谷的北面是一片树林,那里便是部落的工业聚集地,树林里不好开垦种植,所以只能建造工场,陶器炼铁都需要用到树木,这样也方便。

纺织和制皮革的工场比较靠近,李炎沿着土路走了没多远就来到纺织工场,此时,里面已经有二十多个男女在纺织,其中有五人是纺线,十人是织布,而这十五人是葛村人,是被李炎安排到这里工作的工人。

除了这十五人外,还有五人是原姜部落的纺织工人,比如之前攻掠乌当族的时候得到的一名会织布的断腿女子,还有有四人是她带出来的姜族人,这断腿女子的纺织技术十分好,甚至比葛族人还要好。

这个时候的人织布是用脚撑起那由几根木棍组合的纺织工具织布的,就像葛族人这样。

但断腿女子腿断了,她就用木头自己造了一个架子用来织布,她用纺织木架子织布的效率比葛族人手脚并用织布的效率要高出很多。

李炎觉得,这应该是织布机的原型,在古代,织布可是技术最高的工作,织布机也十分复杂,后来人们在漫长的发展中慢慢摸索出一些窍门,慢慢改良造出织布机。

显然,这个断腿女子用的工具便是织布机的原型。

织布要用到两种工具,一种是纺轮,纺轮就像一个风车,人手将麻纤维搓成细长的麻线,然后卷在纺轮上,为织布做准备。

另一种是织布的主要工具,织布的原理就是将丝线纵横交错、平整地交织在一起变成宽大的布。

事实上就算不用织布机,只用几根树枝也能织布,就像织毛衣,高级一点的便是葛族人那样坐在地上用手脚撑着一个架子织布,再进步一点的便是断腿女子自己发明的那个木架子织布工具。

她的这种织布木架子比较复杂,织出的布也比较窄,李炎和部落人就将它进行改良,现在能能织出一米宽的布。

这种木架子中间有三排理线的线梳,还有两个引线的木梭子,李炎改良过它的构造,用木工工具造得更结实、更大。

断腿女子之前是女奴,没有名字,李炎就赐她名字叫“姜织”,她还是纺织厂的副主管。

不过,她的奴性思想还重,她只有技术,却不敢命令其她人办事,所以,这个纺织厂的主管是葛部落的一名女子,叫葛蛾。

这个纺织厂的工人绝大部分女姓,只有两名葛族男子是过来做搬运工的。

此刻,纺织工场里几个大棚,在工场一角,有五个排列整齐的风车纺轮在快速转动,一个个麻线球被生产出来。

中间,两排共十五台的纺织机在族人们的操作下工作织布,他们还不是很熟练,织得有点慢。

“族长。”

葛蛾看到有人进来,便连忙跑去迎接,发现原来是李炎来了。

“族长。”

“族长。”

其余的族人见状,也都停下手过来迎接,那个断腿女人还拄着木拐杖,艰难地跑来。

这些人在以前可不会像现在这样的轻松工作和生活,李炎让她们呆在这里织布,食物都管够,谁织得多,谁就有肉吃,甚至还有其它物件奖励,每日也只是工作十一个小时,非常人性化

“嗯,你们觉得这个纺织工场里有什么要补充的”李炎看着她们点头问道,这纺织厂成立不久,有很多东西要完善。

“有。”主管葛蛾连回道,“我们需要添加二十个纺线的族人。”

纺线

纺线就是将麻搓成线,如果用蚕丝或棉花就叫纺纱,这个工序比较简单,但效率却很低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因便是珍妮纺纱机的发明,可见它的重要性。

二十个纺线族人,对于总人口只有五百来人的姜部落来说,已经占了百分之二十五的,再加上这里的织布人,姜部落用来纺织的人口便达到五十人,接近十分之一人口,这对于农业还没发展起来的姜部落来说,是个很大考验,毕竟其它工场也需要人手。

第133章 鞋的销路

但为了部落的纺织业发展,李炎还是答应下来。

不过,他打算安排二十个半大的孩子和老人过来制作麻线,毕竟姜部落的总人口才五百出头,壮年人不到四分一,那些孩子和老人正适合干搓线的简单活儿。

“你们继续织布吧,我会安排人过来纺线的。”

“是。”

李炎走出纺织工场,又往前走了几步,只见在一个大院子前,停着一头重爪龙,重爪龙身上有很多干鳄鱼皮,一些族人一大早就在这里卸载兽皮,送给皮革厂去鞣制皮革。

这里有六个族人,他们的脸色不太好,可能是去尨部落的沼泽猎杀鳄鱼,回来后有点累了吧,姜河也在这里,是他带着兽队去捕杀鳄鱼皮的。

李炎跟他们打了个招呼,又继续往前走,在皮革厂的隔壁,是一个制鞋厂。

站在门口往里看。

一个用泥墙围起来的大院子里,里面是挡雨的大棚,地上铺着干草,十多个男女老少正在里面缝制各种鞋子,有皮鞋,也有草鞋,也有李炎穿着的兽皮人字拖,在里面的一角,有几堆一米多高的鞋子,每一双鞋子都用绳子绑在一起,这里的工人一大早就过来制作鞋子,非常不错

李炎走了进去,这里的环境还算干净,族人们都在埋头缝制鞋子,他们用铁锥在巨兽皮上钻出空洞,然后再缝合上较软的兽皮,或是直接绑上一条兽皮带制作成拖鞋,这里有人负责裁皮、有人负责缝皮,这是一条流水线,只要有足够的材料,这条流水线一日能生产三十双鞋。

这里的管事人是一名叫姜蟹的男子,李炎进来逛了一圈才被这人发现。

“族长。”姜蟹丢掉手中那制作了一半的鞋子,站起来说道。

“我们有多少双鞋子能出售”李炎问道。

姜部落缺钱,辣酱不能生产,陶器的销量也开始下降,部落的陶器主要是销往附近的几个部落。

李炎认为,陶器是耐消品,附近的部落开始饱和是主要的原因,陶器远距离运输会有损耗,加上远处的部落大多是陶唐氏大族的顾客,思前想后,李炎觉得部落的陶产业很难再有突破,所以,他便把心思放在鞋业和服装上。

“二十日前,我点算过,我们有一百双皮鞋,一百双皮靴,一百双草鞋,一百双拖鞋,现在那些还没点算。”

姜蟹指着旁边一个比较空旷的大棚,说道:“就是那些。”

李炎连走到那些鞋子的旁边认真查看,他感到很满意,这些鞋子都很结实,虽然普通部落人习惯了光脚,不爱穿鞋子,但李炎相信,大部落人绝对会注重自己的双脚,不然,鞋子怎么会被发明出来呢

李炎还记得在羿部落的时候,那里大部分的人都用布或兽皮裹着脚的。

今日,他约了负责巡狩卫起居的妘虫,之前他还送了她一双鞋子呢。

下午时分,太阳有点刺眼。

五条古神翼龙降落在山谷,妘虫再次来到姜部落,李炎很欢迎她,还命人做了很多好吃的食物招待她。

泥城的一个大院里,一张大木桌上,摆满了各种各样的美食,野鸡肉、鱼肉、鹿肉、巨兽肉、兔肉等等,都是野味。

李炎曾想过驯化一些野鸡和野猪,可是都失败了,原因是野鸡和野猪跟现代的牲畜是不同种类的,李炎还以为是这个世界的猪和鸡有问题,但他又想到,羊部落也有驯化的羊,由此可见,在某些部落里是有驯化过的牲畜的。

每一种家畜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