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殷仲达看了半天仍不得要领,向李靖投去询问的目光。
李靖也不卖关子,伸右手握住木匣后面的握柄,左手托着木匣底部将它端平,笑道:“不瞒伯父,这是我新近研制的一种兵器,名为连弩。”
“连弩”殷仲达经营的是兵器生意,“弩”这东西自是熟的不能再熟,但左看右看,都不觉这木匣与弩有什么相似之处。
“伯父请看”李靖说着将木匣带有圆孔的一段指向墙壁,用右手的食指扣动了月牙形两个机括之一,木匣中发出“蓬”的一声大响,一支尺余长的铁翎短箭从前端的一个圆孔中射出,带着一股劲风和破空激啸,“噗”的钉地墙壁上,箭身超过一半的长度没入墙壁之内,可见劲力之强劲。
在殷仲达瞪的越来越大的双眼注视下,李靖连连扣动机括,随着木匣之中的一串“蓬蓬”连响,一支接一支铁翎短箭从那一排圆孔中射出,整整齐齐钉在墙壁上排成一条直线。
“连发之弩,是为连弩。”殷仲达终于回过神来,连连赞叹道,“此物是如何构造,竟奇妙至此”
“伯父先不要着急称赞,此物威力尚不止于此。”李靖在一旁笑道,说着用右手抓着木匣侧面的摇柄用力旋动,木匣中随之发出一阵扎扎声响。将摇柄旋转十余匝之后,李靖再次平端木匣,右手食指扣动另一个月牙形机括。
这一次木匣中发出一声数倍于先前的“蓬”然大响,十支铁翎短箭同时从前端的十个圆孔中射出,不分先后地钉在墙壁之上排成一列。
李靖并不停手,再次旋转摇柄,扣动机括,又是十箭齐发。
如此连续四次,一共五十支铁翎短箭,整整齐齐地在殷府大厅的墙壁上排成一座方阵。
李靖回头对早已惊得瞠目结舌的殷仲达道:“我这连弩可一次安装五十支特制的铁翎短箭,发射时可以一支一支地连射,也可以十箭齐发。每射出十箭之后,便需摇动这手柄使机簧复位,同时将下方的短箭填入箭槽。这些凭借机簧之力射出的铁翎短箭在八十步内贯穿重甲绝无问题,超过八十步则威力将大幅削弱,这一点可说是它最大的弱点。不过我还可以设计出一种大型连弩,虽然笨重到需要以马车拖运,却可以连发十八支长矛大小的巨箭,射程远达千步。伯父,您经营兵器生意多年,可否估量一下我这两种兵器的价值”
********************
本章中的连弩类似于武侠小说中的东西,请勿以历史上的原型考究。
第五十六章军功,校尉
今日第二更
殷仲达双目放光,以与他肥胖身材绝不相称的迅捷动作一把抢过李靖手中的连弩,翻来覆去地观看,爱不释手。
见殷仲达这专卖军械兵器之人如此表现,李靖脸上现出满意的笑容。他这次闭关的另一个目的是要考虑一条生财之道,弄到足够的黄金来填饱三足金蟾那无底黑洞般的肚子。如能使金蟾重新在背部凝成那神秘符箓,便意味着他又多了一次无副作用地使用“落宝金钱”的机会。
李秉直虽然官高位显,所得俸禄足以使一家人过上还算优裕的生活,但说到拿黄金当食物来饲养宠物,还真是力有未逮。殷仲达倒是家资巨富,但李靖自有傲骨,虽然两家关系至近至厚,却还不肯开口向未婚妻的家里要钱。
思来想去,李靖忽地想起前世自己出于兴趣而收藏的一具“诸葛连弩”。在科技高速发展,各种热武器日新月异的时代,“诸葛连弩”这一度站到冷兵器巅峰的大杀器早已近乎绝迹。李靖前世拥有的那一具,还是他弟弟李慕文在一次古董拍卖会上购来转送给他的。出于兴趣,前世的李靖早将那具“诸葛连弩”拆装数次研究个透彻,甚至亲自动手仿制过两具。凭着与殷家的关系,李靖对军械生意中的利润颇有些了解,像“诸葛连弩”这样的利器,想来不愁卖不出高价。
闭关的这一个月,李靖用了二十天的时间完成了冲脉内天属真元的凝练转化,剩余的时间则用来打造这具连弩。因为有法术傍身,制作的过程倒是省了不少麻烦,不少需要专门的工具才能造出的金属零件,他直接用真火便炼制了出来。
殷仲达将连弩拿在手中看了半晌也难以弄明白其中的奥秘,只好又来向李靖求教。李靖笑着按下弩匣边沿处的四个暗榫,掀开弩匣上侧的一面,将内中乾坤展现在殷仲达面前。
这弩匣内部由两部分构成,前面尺余长的一段是箭室,竖分成十个箭槽,每个箭槽可以装五支铁翎短箭;后面五寸长的一段是机簧室,对应着十个箭槽设有十根内藏强力机簧的铜管。旋转弩匣侧面的摇柄便可将机簧压紧,扣动把手处的机括,则机簧迸发,将前面箭槽中的铁翎短箭弹射出去。
李靖又道:“我所说的大型连弩还未造出实物,不过原理构造与此大同小异。”
殷仲达叹为观止,又反复观看一阵,脸上的热情渐渐冷却下来。将弩匣放回桌案上,转头对李靖道:“靖儿,你这连弩虽好,却有两个不足。”
李靖早已心中有数,接口道:“伯父说的可是制作不易和旁人仿造的问题”
殷仲达精神一振,他深知李靖胸藏锦绣,平时虽好嬉笑,但在正事上素来言必有中,忙问道:“靖儿既然已经想到这两个问题,可是也有了解决的办法”
“我心中确实有些想法,正要请伯父指点。”李靖点头,“先说第一个问题,这连弩构造复杂,若从头至尾完全由一个工匠制造,不说制造过程的时间长短,单是教出一批掌握全套制弩工艺的工匠,最少也需要花费三五年。考虑到如此太过费时费力,我想到了一个流水作业的法子。”
殷仲达茫然不解:“怎么个流水作业”
李靖解释道:“我们可以将整个制弩过程分成若干个步骤,相应的亦将工匠分成若干队,每一队只专注于学习和完成自己负责的一道工序,而后便传递给后面一队完成下一道工序,如此连绵传递如同水流”
“妙”殷仲达拍案叫绝,“依照靖儿这流水作业之法操作,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制弩的效率,也可以最大程度上避免旁人偷师仿造。因为每一队工匠掌握的只是制弩工艺的一个环节,便是有人受旁人收买泄密,也只能泄露自己所知的部分信息。”
李靖摇一摇头,用手指着弩匣中的装有机簧的铜管道:“流水作业之法确实可以在保密一项上发挥作用,但真想杜绝他人仿造这连弩,关键还在这里。这些机簧既要保证拥有足够强大的弹力,还要坚韧无比不会轻易断裂。我以多种金属反复实验熔炼,历经数百次才侥幸成功。只要我们将这金属的配方牢牢控制在手中,纵使其他环节都被他人学去,他也只能造出一具徒有外观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