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29(2 / 2)

封神大天王 悲秋寒蜩 6079 字 2019-05-01

“小妹不得造次”闻仲府内忽地传来一声雄浑的大喝。随着喝声,一群人急匆匆地走出府门。

李靖循声望去,见来的除了闻仲之外,还有赵公明、云霄、琼霄三人,刚刚进去报讯的校尉则垂头丧气地跟在他们身后。

原来这校尉进府中通禀时,尚未见到闻仲,便遇到闲不住在院中闲逛的碧霄。碧霄随口问起他进府何事,校尉知道这位女仙论辈分还是自家太师的师叔,便也不敢隐瞒,如实说了李靖到访之事。

碧霄听了之后,忽地用了一个定身法将校尉定住,又将他藏到一座假山之后。

那校尉听到碧霄临去时自言自语地说道要去找李靖报仇,并代兄长夺回宝物,便知道要出大事,心中不由大为焦急。奈何中了定身法,丝毫动弹不得。幸好闻仲惯以军法治家,平日在府中亦安排有巡行的天兵。其中的一队天兵经过时发现了全身僵直的校尉,急忙带着他来见闻仲。

闻仲正在殿上陪着赵公明、云霄、琼霄说话,见此情形自是吃了一惊,急忙为校尉解了法术。

那校尉恢复言语行动之后的第一件事便是禀报了李靖来访,碧霄要去找他厮并的消息。

闻仲等人大惊失色,急忙奔出府来,恰好见到碧霄连吃两个大亏后摆出要和李靖拼命的架势,赵公明急忙出言喝止。

见到闻仲等人出来,李靖含笑上前先见了礼,而后将手中的长剑和穿心锁送到赵公明面前,油然道:“幸亏诸位道友及时现身,否则碧霄道友怕是不会放过李靖。”

赵公明面上一红,先将两件宝物接过,又转回身来面对碧霄正色道:“小妹,当初若非李道友暗中相救,愚兄已经命丧陆压道人的钉头七箭书之下。无论他与愚兄之间有何因果,只此救命之恩也足以抵消。日后若你再向李道友寻衅,便是陷愚兄于不义了”

第二百七十四章佛与儒

听到素来疼爱自己的兄长少有地说了如此重话,碧霄总有满肚子的不甘和委屈,此刻也不敢再多说什么,只得狠狠地瞪了李靖一眼,顿足先回了闻仲府中。

训斥了小妹之后,赵公明先将手中的剑和穿心锁交给二妹琼霄,又示意她跟进去劝说一番,而后转回身来向着李靖深施一礼道:“舍妹无状,方才若有冒犯道友之处,贫道在此代她向道友致歉了。”

李靖急忙还礼,连声道:“岂敢,岂敢,道友言重了。”

他心中暗赞,这赵公明度过一场生死大劫之后,整个人的气度心性都与以往大不相同。难怪可以收到截教剩余那些弟子的一致拥戴,与无当圣母分为截教男女仙人之首,在通天教主被鸿钧道祖禁闭的情况下,暂掌截教教务。

虽然发生了一场冲突,好在并未酿成什么不可收拾的后果。看到事情既已圆满解决,身为地主的闻仲长舒了一口气,出言邀请大家到府中详谈。

众人到了闻仲府中,少不得要宴饮一番。在酒宴之上,众人委婉地互道了将过往恩怨就此揭过的意思,随即便在觥筹交错间谈几句玄、论几句道,除了一个碧霄犹自气鼓鼓地躲在角落里,不肯和李靖搭话以外,倒也算得上宾主尽欢。

谈话之中,赵公明说起了西方教这个话题,摇头喟叹道:“虽然西方教的两位教主曾与我截教为敌,但贫道仍要对他们说一个服字。想那西方教地处贫瘠之域,人才凋零。接引与准提两位教主可说是筚路蓝缕地创下这一片基业。

“在封神之役中,他们两个大卖人情。先是慷慨借出西方青莲宝色旗,而后更亲自出手。助两位师伯破了吾师的诛仙剑阵和万仙阵,借机得到两位师伯默许,将我截教许多弟子强行度化往下方,充实其教门实力。

“最厉害的还是那位准提道人竟然有魄力舍弃万劫不灭的天仙业位,牺牲自身以补全两界封印的破绽,凭着这旁人决计没有勇气付出的巨大代价,换得了各方支持西方教大兴的条件。听说不久之后,接引道人将护持准提道人的留下的一丝真灵转生人间。道友你应当很快便会接到西方教邀请你前去观礼的请柬。”

李靖近日也听说了相关的传闻,由衷感叹道:“舍得舍得。有舍方有得,西方教的两位教主当是把握住了这两个字的精髓。”

一场酒宴尽欢而散,临别之际,李靖诚心邀请了闻仲等人有暇前往北极天界作客,随即带着两个童子告辞离开。

出了闻仲的府邸,李靖想到反正已来了天庭,不如再到孔宣的府上拜会一番。说起来自从到了天界,孔宣夫妇对自己颇多帮助,人家虽然是看在彭鹏的面子上。但得了好处的自己也早该登门致谢。

想好之后,李靖便和两个童子驾云飞向孔宣的居处。

在路上时,李靖问起金池使用落宝金钱之后是否会如自己一般惹得霉运当头。

金池却洋洋自得地回答说,如今的他已可以不用吞食黄金而直接汲取天地间散逸的“财气”。只要自己积蓄的财气足够多。便不用担心落宝金钱的副作用。

李靖与黑山听了,尽都啧啧称奇。

说话间到了孔宣的府门。在门上报出了身份姓名后,有守门的天兵急忙跑进去通禀。

不多时。孔宣和龙吉公主联袂出迎,与李靖相互见礼之后。将他请到府中。

龙吉公主还要命仙娥设宴相待,李靖忙摆手笑道:“嫂嫂不必如此麻烦。也不是小弟客气,委实是因为刚刚在闻太师那边已经酒足饭饱,只能心领嫂嫂的盛情了。”

龙吉公主被他逗得哑然失笑,也不再坚持,只是又吩咐仙娥奉上奇果仙茗。

李靖本来也没什么事情,和孔宣夫妇仍是闲谈,说来说去想到赵公明所说的准提道人真灵入世转生之事,便向孔宣夫妇打听详细情形。

孔宣道:“此事已定在四月初八日,西方教的请柬很快便会送到各方高人手中。贤弟你如今已证元神,论身份是一定会有一张请柬的。有一件事贤弟还不知道,愚兄已经决定要将元神谪落人间转生一遭,到时还要借贤弟你的玄武皂雕旗一用,来护持住愚兄的本体。”

李靖吃了一惊,又见龙吉公主神色安然,显然是已经知道此事,便问道:“道兄何以生出此念要知元神转生必须将所有法力留在本体之中,并将记忆全部封印,若是不能达到胜过前世的修为境界来打破封印,便要永远遗失前世法力和记忆。道兄你的修为已至神仙巅峰,只要用心打磨,将来未尝没有更进一步的希望,何必要冒这个险”

孔宣摇头道:“愚兄清楚自己的事情,虽然距那天仙业位不过一步之遥,但如此按部就班的修炼,进一步突破的机会实在渺茫至极,倒不如搏上一搏。”

李靖知道孔宣素来言出必行,便也不再劝说,只是关切地问道:“却不知道兄欲转生至何处”

孔宣道:“当初商灭周兴,周室为安抚人心,将纣王庶兄微子启封在商丘建立宋国,以奉祀殷商。如今这一支成汤血脉已在那里开枝散叶延续了十余代,其中有一个分支以孔氏为姓,愚兄便准备择日谪落于这孔氏一支。”

“看来孔道兄与成汤的关系果然匪浅,故此入世重修也选择了一支成汤血脉。宋国,孔氏”李靖暗自忖度着,忽地脸上神色僵住,木然转头望着孔宣半晌无言。

孔宣有些奇怪李靖的反应,想到李靖师从伏羲圣皇,在先天易数上别具一功,以为他算出什么问题,有些担心地问道:“贤弟怎么了,可是这孔氏一脉有什么不妥之处”

李靖这才醒悟自己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