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1(2 / 2)

奉系江山 青史尽成灰 5359 字 2019-05-01

吴毓麟向张廷兰和沈鸿烈指了指船上,然后说道:“在这艘军舰上面,装备了两座三联装高射机枪,能够对付一般的低空飞机,在河道作战的时候,能够有不弱的防空能力”

在这个时代,飞机刚刚出现,还没有真正的威胁到船只,加装防空火力的炮舰并不多。沈鸿烈也是第一次注意到,他不仅问道:“炮舰还会被飞机攻击么”

“一点都没错,不过不是我们的炮舰被攻击了,而是我们的飞机攻击了对方的炮舰”张廷兰笑着说道:“奉军掌控了海兰泡之后,有些俄国人还心有不甘,就在不久之前有两艘浅水炮舰试图接近海兰泡,骚扰我们,被奉军的空中力量击败了,挨了两枚炸弹,仓皇逃窜了”

沈鸿烈一听竟有如此的战例,也不由得点点头,吴毓麟继续介绍道:“这艘军舰还有一处关键的地方,那就是在船舱里面,我们安装了大量的水密隔舱,使得船只有了强大的生存能力,在浅水区即便是受到了撞击,轻易也不会造成严重损伤,和日本人的皮薄馅大的样子货,完全不可同日而语”未完待续。。

第四百二十二章 海军战略

舰船的生存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就像在日德兰的大海战之中,英舰吨位更大,速度更快,但是和德国的军舰拼到了一起之后,损失远大于德国,要不是大英帝国底子雄厚,海上霸权就要拱手让人。

德舰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强大的生存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沈鸿烈在欧洲经历过大战,对于这方面有着切身的体会,吴毓麟他们在造舰的时候,也考虑到了生存能力,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情。

“嗯,这种潜水炮舰最主要的作战区域就是近海和内河,这些的确水文环境复杂,暗礁浅滩遍布,只要稍不留心,就会发生撞击事故,从北洋舰队开始,因为撞击沉没的军舰也不在少数,非常可惜,能在一开始就注重生存性,真是非常了不起”

沈鸿烈十分赞叹的说道,张廷兰也非常满意,他笑着问道:“吴厂长,大口径的榴弹炮我们还能生产,这大口径的舰炮恐怕还有些困难吧,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的确如此,舰炮相比野战炮更加困难,一个炮管就要费不少的力气,好在咱们搞到了海参崴的造船厂,里面有一个维修车间,能够维修大口径的火炮,另外我们在海兰泡还缴获了几门要塞炮,有了这些作为基础,我们和吉林兵工厂联合研制,已经攻克了技术难题,不过目前的问题就是产量有限,每个月最多只能造出六门”

“这已经很不错了,饭咬一口一口吃。”张廷兰笑着说道:“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再解决数量,最后解决质量,而且眼前就有一个机会。只要把握住了,我们的工业水平就能得到极大的提升。”

“张总司令,您指的是什么机会啊”沈鸿烈在一旁不解的问道。

“沈先生,你刚刚在欧美回来,世界的局势应该很清楚吧,德国人已经是强弩之末,溃败不会太远了,他们虽然败了,但是工业技术水平摆在那里,他们的技术能力在西方世界是首屈一指的。如果能借助德国失败的机会,从德国搞到一些关键性的技术,咱们不就能够一飞冲天了么”

听着张廷兰的话,沈鸿烈的眼睛越来越亮,中国不少人都在关注着欧洲的大战。他们最大的期许就是能够通过加入协约国,获得战胜国的地位。进而收回中国的主权。

可是张廷兰的想法完全不一样。竟然打算利用这个机会,去搞到德国的技术,简直就是有些超乎想象,不过仔细想想,还真是有道理,德国战败之后。下场一定会很惨,原本被德国人视为珍宝的技术,也会变成白菜价,只要出得起钱。绝对能够弄到关键性的技术。

沈鸿烈不由得给张廷兰伸出了大拇指,十分感慨的说道:“张总司令,这下子我算是明白奉军为什么有这么强大的工业能力了,原来你们把注意力都盯在了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上面,而不是那些虚的东西,实在是了不起”

“沈先生,废除列强的特权,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但是我从来都只相信真理在大炮的射程之内,别看咱们和协约国绑在了一起,也有成为战胜国的希望,但是咱们没有足够的实力,列强根本不会看得上咱们,出卖中国的利益也是家常便饭。”

不论是一战还是二战,中国都十分幸运的站在了胜利者的一方,但是两次大战之后,中国的利益都被出卖了,一战之后的山东问题,二战的外蒙古问题,都是如此,说到底就是自身实力不够。

张廷兰熟知历史,能够这么斩钉截铁的下了断言,沈鸿烈还有些接受不了,他疑惑的问道:“张总司令,我现在就听说有人要求政府收回山东的权利,这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德国是战败国,理应交还中国,如果列强连这种要求都拒绝了,他们未免欺人太甚了吧”

“沈先生,咱们不妨打一个赌,就赌列强会不会公正处理这个问题。”

沈鸿烈笑着说道:“赌就赌,不过我可没有什么赌注啊”

“不用什么赌注”吴毓麟在一旁笑道:“沈先生要是能留在奉天效力,总司令就求之不得了,这次带你过来,就是给我的军舰找一个舰长。”

吴毓麟的话将大家伙全都逗乐了,他又看了看时间,然后说道:“总司令,军舰下水的时候到了。”

张廷兰他们都仔细的凝视着,海水注入了船坞之中,渐渐的这艘军舰稳稳的浮了起来,奉军建造的第一艘军舰就这样在所有人的欢呼声中,正式下水,军舰一小步,海军一大步,张廷兰十分满意,勉励了在场的所有工人,又颁布了嘉奖令,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都能额外得到两个月薪水的奖金。

工人们也都欢呼雀跃,热热闹闹的好像过年一般,随后张廷兰就把吴毓麟和沈鸿烈请到了办公室之中,三个人对面而坐,张廷兰笑着说道:“军舰虽然下水了,不过这只是建立强大海军的第一步,我们除了要有军舰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有成熟的海军战略,我们的海军任务是什么,要往哪个方向发展,又需要如何侧重。这是我们在建立海军之前,必须搞清楚的东西,不知道你们有什么想法没有”

办什么事情,都要有一个顶层的规划设计,尤其是海军的装备,每一样都是大把的银子堆出来的,必须要符合整体的战略需求,不可能是什么先进装备什么,关键一定要有用。而且凭着奉军的财力,也不可能随意的大量投入海军,有限的经费必须合理的利用,这也是张廷兰想要确定发展战略的原因。

沈鸿烈低头想了想,然后说道:“我觉得中国海军和世界的海军差距已经太大了,甲午海战之前,镇远和定远号称远东最强大的军舰,可是到了现在,大型的战列舰已经到了三万吨,甚至有更大的,反观我们,海军不只没有进步,反倒是全面的后退,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