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正点率的完成情况,全年办理的辆数,再就是全年开展了多少个活动,都是什么活动,取得了什么效果,工作中有那些经验和不足等等。
把全年十二个月的工作总结拿出来一综合,就形成了全年的工作总结,虽然运转车间的安全天数中断了,但是,今年他们实现了连续安全生产一千天的历史最好成绩,这也是十分耀眼的,至于存在的问题,出了事故当然有问题,把问题一总结,再把每个月的问题综合到一起一分析,找出惯性问题和倾向性的问题,有针对性的制定整改措施,而明天工作的总体思路,按照安全、运输生产、正点率、如何完成各项任务指标等几大块就行了。
相比之下,客运车间和货运车间的总结也比各科室的好写多了,因为客运和货运都是有各项生产指标的,这些数据都是有据可查的,比如客运进款的完成情况,行包的收入情况,售票万张的无差错率,无责任旅客伤害的天数,全年为旅客做好事多少件,登报表扬多少件,收到旅客送的锦旗表扬多少件,旅客来信表扬多少件,遗失物品返还情况和处理情况等等。
虽然数据好查,但如何美化工作成绩却让各车间主任伤透了脑筋,新站长上任,他们必须得展示一下自己的工作成绩,必须得给新站长一个好印象,如果第一印象不好,那么以后就算花十倍的努力也难以扭转,尽管肖远航要求必须实打实的写,但各车间主任都是在真实数据的基础上,重写成绩,轻写问题,突出这一年来所取得的工作成效。
第845章 养肥了
到年终总结截止的最后一天,古河站三大车间、两家公司和八个科室的总结都报了上来,肖远航对各个部门的年终总结很上心,每天专门抽出3到4个小时的时间看总结,他先看的是三大车间的总结,因为,古河站每年运输生产的任务能否完成,全靠三个大车间,对三个车间的总结看得也很仔细,看到重点的地方就用红笔画上,旁边写上批语,或称赞,或疑问等,标记得很清楚。
三大车间的总结看完之后,他对整个车站的运输生产情况有了一个较为直观的了解,心里对明年的工作思路有了初步的打算,把办公室杨主任叫过来,把这三份总结递给他说:“杨主任,运转、货运和客运车间的总结我看完了,重点什么的我都画上了,你拿回去帮我整理一下,等我下车间检查的时候要用。”
杨主任拿起三份总结翻了一下,说:“好的,肖站长,我马上回去整理。”当然,像这种工作不用杨主任亲自做,办公室有一个专职秘书,文字工作由专职秘书处理,除非有大材料杨主任才会亲自操刀,不然,全站的文字工作他就忙不过来。
各科室的工作总结肖远航只是大致的看了一遍,因为各科室的工作性质不同,专业性也不同,更没有什么数据支持,务虚性较强,只是总结今年以来主要做了哪工作,取得了什么成绩,明年的工作设想什么的,除了管钱和管物的科室,根本没有数据,有的也只是今年修改了多少条规章,定了多少措施,开展了多少项活动等等,肖远航明年的工作重点是放在三大车间和两个公司身上。
劳运服务公司的经理于向平和集装箱厂厂长葛俊杰到京城开会已经回来了。回来的第一时间就向肖远航做了汇报。和肖远航说的一样,5吨箱和10吨箱修理基地的报告管理中心批下来了,1吨箱的修理计划也给了140万,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给5吨箱和10吨箱修理基地选址,以及做建厂和购买修理设备的预算。
于向平向肖远航汇报了去年集装箱厂的帐面上还结余12万余元,劳动服务公司的帐面上还有10万多元的现金,加在一起有22万多元。但是,建集装箱修理基地和购买机器设备这点钱肯定不够,等预算做出来后,视情况再向站里求援。
肖远航也明确表示了站里全力支持他们。缺什么支援什么,他们的任务是以最快的时间拿出厂房建设的工程预算,以及机器设备购买的预算,然后双管齐下,准备工作到位,必保在明天开春后四月中下旬能破土动工。
看完劳动服务公司的年终总结,肖远航觉得他们的总结很真实,数据也很实在。今年一年,劳动服务公司共向车站上交利润28万余元。除了他们预留的发展资金外,公司和集装箱厂的帐面上还有22万多元的现金,基本反应了劳动服务公司一年来经营状况,这些钱看似不多。在养活了450多名职工子女的基础上,还有50多万的营利,这在古河各站段的劳动服务公司中,也是稳坐头把交椅的。
放下劳动服务公司的年终总结。肖远航突然想起了于经理向他汇报招工的事情,今年要修建5吨箱和10吨箱修理基地,再加上今年有140万的任务。厂里那200多人要完成这140万的任务都得加班加点的干,修理基地还需要80名左右的工人,现在就得着手准备,先把人招上来到集装箱厂进行培训,等修理基地建成后就可以直接上岗作业了。
于向平的计划是采取以老带新的方法,这80名工人招上来后,分配到集装箱修理厂和外站作业点学徒培训,等修理基地建成厂,抽调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到5吨箱和10吨箱修理基地工作,再把这批80名工人分别安插到修理基地、修理厂和外站作业点,以老带新,混合作业,既能让他们顶岗,又能在工作中迅速成长起来。
但是,集装箱厂招工的事情劳动服务公司没有权限,必须得站党委批准才行。现在车站职工的子女在家待业的有200多人,谁都想能进劳动服务公司工作,人多岗位少,如果招工的话就行制定必要的规则,力争做到公平、公正,如果操作不好职工有意见,会直接影响到职工队伍稳定和运输生产的。
肖远航办公室杨主任叫了过来,询问了一下以前劳动服务公司招工时有没有什么相应的办法。杨主任告诉他相应办法都行,操作性也很强,而且都是以前党委会研究通过的,这次招工只要根据实际情况修改一下就行了。
肖远航说:“杨主任,既然有现成的办法,你去劳服公司和于经理还有葛厂长商量一下,再根据现在职工子女的待业情况,尽快把招工办法拿出来,上会研究后立即开始招工,争取在春节前完成这项工作,也给春节增加点喜庆的气氛。”
杨毅走后,肖远航又拿起多经公司的年终总结看了起来,看完之后他心里的气就不打一处来,虽然多经公司的总结洋洋洒洒上万言,语句也修饰得很漂亮,但是内容极为空洞,总结起来就是今年一共收费120多万,除去多经人员的工资和奖金,以及各种费用外,向车站上交了70多万元的利润,多经公司加上把大门的一共才12个人,一年居然用掉了50多万元费用,这钱都花哪去了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
车站一直提供多经公司走出去向外发展,但是这一年当中全是靠专用线和行李房的延伸服务收费,主业之外的生意就做了一次,就是收购了8吨的松树子,结果这单生意还赔了10万多块,这让肖远航气愤万分
你多经公司是干什么吃的,人财物都给了你们充分的自主权,可你们只会附在主业身上吸血,离开了主业就啥也不是了,一年中仅仅对外做了一单生意,结果还赔了10多万元,如果只依靠主业谁都会,还要你们干啥,一年50万的费用,是不是把你们都养肥了
s:补更,半夜还有一章。未完待续。。
第846章 事出异常必有妖
肖远航又把多经公司的总结看了一遍,总结中的各种数据他们不敢造假,因为帐目中都是有据可查的,虽然今年50万的费用中包括了赔的10多万元,但是,一年将近40万元的费用也太离谱了,因为总结中没有详细的帐目明细,肖远航不好妄自揣测什么,想了想,拿起电话拔给了财务科。
因为多经公司没有专职会计,只有一名出纳员,负责收款和放款,会计工作由车站财务科兼管,想要知道多经公司的确切帐目,肖远航就得找财务科。
“张科长,我是肖远航,请你到我办公室来一趟。”电话接通后,肖远航听到是财务科长张静接的电话,直接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