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因我而起,如今却连累诸位武林同道为我招来灾祸,慕容复万死难辞其咎”脸上露出一抹悲痛的神色,李轩却将目光看向仅剩的数十名宋军,朗声道:“我慕容复虽非汉家血脉,但这些年来,生于大宋,长于大宋,自问此生,所作所为也从未有做过半点危害大宋的事情。”
“西夏一品堂之事,乃我慕容复一人所为,与旁人无关,宋家朝廷不愿因此而得罪西夏,任由西夏人欺凌我汉家百姓,如今却要以我颈上人头去讨好西夏,慕容复虽然不才,却也不愿坐以待毙,我念诸位皆是听命于人,事已至此,也不愿我手中再添我汉家人的鲜血,听香水榭已备好船只,诸位可自行离开,只是”
李轩视线扫过一众目露喜色的宋军,目光陡然一厉,如同刀子般落在一众早已破胆的宋军身上,声色俱厉道:“今夜之事,全因我一人而起,在场诸位武林英豪,只是我慕容复请来的客人,今夜之事,由我慕容复一人担之,若日后,让我知道朝廷以此事为由,为难在场任何一位英豪,慕容复在此立誓,上穷碧落下黄泉,必尽诛尔等满门”
一众宋军,哪怕是之前战斗中,已经把性命豁出去的那些人,此刻面对李轩那冰冷的目光,却是心底一寒,噤若寒蝉。
“慕容公子,我等”
“诸位不必多言,眼下大宋已无我慕容氏安身之处,只是诛杀西夏一品堂一事,在下却从未后悔过,今夜过后,在下将远赴关外,此生怕是难有再见之日,此事便由我慕容复一人担下来便可,免得连累诸位家人,却是成了慕容复的罪孽。”李轩朝着众人拱了拱手,朗声说道。
“这”原本想说什么豪言壮语,但此刻,却都不禁沉默了,江湖人,可以无视生死,但在场诸人大都有着自己的家眷,李轩那番话,却如一盆凉水浇下来,只是胸中那股炙热却是翻腾的更加激烈。
第五十五章暗流
刚刚因为乔峰出走塞外而平静了一段时间的江湖,再次掀起了波涛,只是这一次,无论规模还是意义上,要比之前因乔峰而掀起的一场场腥风血雨更加庞大。
继北乔峰之后,中原又一名高手被自己人逼走了,所不同的却是,乔峰是在一路冤屈,处处碰壁的情况下,被自己昔日的兄弟逼得走投无路,心灰意冷之下,才远赴塞外,而这一次,昔日与北乔峰齐名的南慕容走的却是光明正大,所过之处,武林人士更是夹道相迎。
同是异族出身,但这受到的待遇比起来却是天差地别。
燕子坞一场大战,虽然在李轩的压迫下,在场的宋军选择了缄口莫言,一来是怕遭到报复,这些江湖人如果真的报复起来,那手段,可真没什么下限,二来,也是被李轩当时所表现出来的气魄所折服。
只是宋军不说,不代表其他人不说,当时在场的可不止是宋军,那数百武林高手也在其中,甚至也曾亲身参与了那场争斗,似乎是忘记了,也或者是没想过这些人会自报家底,总之当时李轩却没有刻意要求这些人去保密,而最终的结果,就是其中有人将这份让他们引以为豪的秘密与好友分享,以至于眼下,那原本该极为隐秘的燕子坞一战,彻底成为了眼下江湖中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至于这样做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至少眼下,朝廷还未有什么动作,不是不知,只是此事涉及的面太广,而其中不乏在当地有着深远影响的大门大派。哪怕朝廷中那些尸位素餐的大佬们从未将这些江湖中人放在眼中,但眼下,面对几乎遍及大半个江湖的势力,也不得不选择暂时性的息事宁人。
不过以朝廷对自己人反叛的手段,哪怕只是有这个可能活着苗头的情况下,想要彻底息事宁人是不可能了。随着慕容复一行在江湖各路人马或明或暗的掩护下有惊无险的北上,加上眼下西夏内部出了问题,无力去东顾,让朝廷所面临的压力小了不少,不过空出来的精力却并未用在对抗日渐势大的辽国身上。
毕竟眼下双方边界小摩擦几乎从未断绝过,但大的争斗却是已经很久没有过了,是以,在官家眼中,驱除后患才是眼下最该做的事情。
西夏内部出了问题。自然不会再有空闲跑来因为昔日一品堂的问题来责难大宋,加上慕容复北上,看样子,是准备离开宋境了。
如果放在不久前,这自然是皆大欢喜的结果,但眼下吗,随着燕子坞那一场混战,这性质却是变得不一样了。
一营人马全军覆没。对于手握着百万雄兵的大宋皇帝来说,这点损失。其实根本不算什么,只要他愿意,甚至不需要动嘴,自会有人将这失去的兵力迅速补充,但就本身的意义而言,在性质上却有些不同了。
于江湖人而言。李轩做的事情自然是没有错的,无论是灭杀西夏一品堂还是不久前在燕子坞那场大战。
西夏一品堂,在大宋境内横行无忌,作为使节,也就是客人。却跑到人家家里来作威作福,这种事,搁谁身上都不会有什么好想法,更何况是桀骜不驯,崇尚自由,更是整天把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挂在嘴边的江湖人
灭杀西夏一品堂,不止没错,而且是杀的大快人心。
至于之后燕子坞一战,说到底,不过是自保罢了,就算骨子里流的血脉并不纯正,但就如李轩所说,生于大宋,长于大宋,人家却是从没做过一件对不起大宋的事情,却只是因为看不惯外人在自己地盘上横行霸道,烧杀抢掠而仗义出手,最终却要被杀,兔子急了都咬人呢,何况人家堂堂一方高手,大家都是江湖人,这种事,放谁身上,也不会真的就束手就擒。
结果呢,整整一营的官军败了,甚至连最后逃回来那点人马,都是人家大发善心,放回来的,这种情况下,又有什么好抱怨的。
尤其是在最后,李轩那句一肩担之的话语,更是深得人心,虽然朝廷对李轩发布的悬赏整整翻了一倍,但此刻,江湖上却是少有人去过问那种事情,真正有这个能力的,更注重的却是自己的脸面问题,如丐帮、少林,自不会为了那点赏金,去做自毁身价的事情,而贪图这些赏金的,却往往上不了台面,是以那高额的赏金,如今到了江湖中,却成了一句笑话。
但这种事情,放在朝廷眼中,性质却变了,站的高度不同,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也不会相同。
江湖人虽然也注重名利,也好脸面,但大多数时候,道义之类的东西一旦占据了主要,却还是说得通的,这就是江湖人心中的大义。
但在真正的上位者眼中,所谓的大义,说到底也不过就是那么一面旗帜,尤其是在天下太平的时候,自己才该是大义,其他所谓的大义都得靠边站,而且,经历了燕子坞那么一战,哪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