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发。”忽必烈的脸色恢复了果决,转身,看着襄阳的方向:“下一次,我们会将失去的荣耀和尊严,全部找回来,将宋人添加在我们身上的耻辱,十倍百倍的还回去”
“吼”
南阳城中,李轩站在城楼,目光看着迷蒙的雨幕,有些遗憾的摇了摇头,叹息道:“这场大雨一过,想要再捕杀忽必烈,怕是不可能了。”
“王爷,要不我带人再去找找”李轩身后,唐俊扭了扭有些发酸的脖子,眼中闪烁着蠢蠢欲动的光芒。
“不用了。”李轩摇了摇头:“眼下最重要的是巩固战果,南阳、新野、邓州、潮州,我们的领土扩大了可不止一倍,新降的部队需要重新整编,还要安民,人手本就不足,已经没有太多的兵力去追缴忽必烈。”
单是南阳、新野、邓州、潮州四地的降军,就有三万之众,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李轩的本部兵马,此外襄阳的军心虽然已经稳固,但想要将这支军队彻底收服,也需要时间来消化,况且,忽必烈气数未尽,就算勉强派出人马追杀,也只会徒劳无功,甚至损兵折将也说不定。
气数这种东西听起来玄之又玄,但已经拥有一个附属位面的李轩,却很清楚气数的存在,忽必烈在神雕位面虽然没有杨过那样的主角气运,但本身却具备庞大的龙气,哪怕经此一战,令他龙气大损,但作为蒙元开国皇帝,却是位面的天定主角,冥冥之中,会有种莫名的力量对其进行保护,至少在其登临帝位之前,想要杀他会很困难。
“唐俊,有一件事却需要你去办。”仿佛想起了什么,李轩回头,目光看向唐俊,沉声道。
“呃,听凭王爷吩咐。”唐俊微微一怔,李轩可是很少以这种态度说话。
“雨停之后,便火速赶回襄阳,不必理会其他,给我把襄阳军队紧紧地握在手中,没有我的军令,就是皇帝的圣旨也不必理会,襄阳军,要彻底掌握在我的手中,知道吗”李轩看着唐俊,眼中闪烁着莫名的意味。
“王爷,您是准备”唐俊目光一亮,李轩话语中流露出来的意思,让他生出极度兴奋地感觉,对于腐朽的宋庭,早在临安的时候,已经彻底绝望。
“襄阳城是我们的将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只属于我们,任何人,都不得染指。”李轩回头,那一刻眼中所闪烁的光芒,即便是唐俊这样的沙场悍将,也有种莫名的畏惧,止不住的生出一股臣服的冲动。
“王爷放心,不用雨停,末将这就去。”狠狠地点了点头,朗声道。
看着唐俊的背影,李轩心中默默地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南阳、新野、邓州、潮州四地,如今已经落入自己的掌控,彻底消化,需要一段不短的时间,蒙古人新败,二十万精锐的折损,对主张南征的忽必烈威望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短时间内基本不可能再有大军南下,对于这新得的四地来说,会有一段不短的安稳期。
真正令李轩担忧的,反倒是宋庭的态度才是接下来要面对的最大问题。
虽然通过位面系统,通过系统强大的干扰能力,在这个位面获得襄阳王这等实权王爷的地位,但从他降临在这个位面开始,初期身份所带来的优势也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泯,尤其是经此一战之后,治地一下子扩张了四五倍,几乎将大半个荆襄囊括其中。
更重要的是,经此一战,蒙古元气大伤,短期内,不再有南征的能力,原本的四战之地,人人眼中烫手的山芋会在瞬间变成一个香饽饽,那些大宋高层权贵,怎么可能让这么一块肥肉,落入自己这个游离在大宋核心层之外的人手中
所以,必须早做准备。
若论防御和运筹帷幄的话,罗峰无疑是更适合的人选,无论大局观还是统兵能力,罗峰都在唐俊之上,但唐俊却有股天生的感染力,他是天生的战士,能够在平日一言一行中,带动军心,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帮助李轩凝聚襄阳军心。
至于襄阳的安危,李轩却并不在意,虽然精研过岳飞的武穆遗书,但他却并不准备去做第二个岳武穆,对襄阳除军队之外的地方放任自流,目的只有一个,他需要一个大义,一个可以光明正大的对大宋出兵的理由
第七十七章暗流
临安,当襄阳捷报传入临安的时候,李轩已经彻底占据了南阳、新野、邓州、巣州四地,若说李轩水淹七军,一举覆灭二十万蒙古大军,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的话,那接下来,李轩以横扫之势,收复失地,一举将南阳、新野、巣州、邓州四地重新纳入大宋版图,对整个大宋朝野的震动,绝对远远超过二十万蒙古大军的覆灭。
自蒙古南下以来,每一次听到的都是某某之地沦陷,何人叛国投降蒙古之类的消息,收复失地这种消息,大概可以追溯到抗金名将岳飞那个年代了。
临安,相府。
贾似道静静地坐在太师椅上,在他下方,聚集了一帮子文武大臣,大厅中的气氛却并不怎么热络,反而有些沉闷。
“相爷,陛下怎么说”将军夏贵终于忍受不住这沉闷的气氛,目光看向贾似道那古井不波的面庞,有些焦急的问道。
贾似道目光在夏贵身上扫过,又看向一双双略带期待的目光,沉默片刻之后,自袖中取出一张黄绢:“这是官家今日才颁发的圣旨,本是要今天便送往襄阳的,不过被我截下来了,大家且看看。”平淡的语气,却显示着这位大宋奸相如今的能量,就连圣旨都敢私自扣留下来。
夏贵有些迫不及待的结果黄绢,仔细的阅读起来,深怕漏过一个微小的细节,那努力装出文士风范的样子,在那五大三粗的体型上呈现出来,怎么看都有种难言的违和感,只是此刻,其他人却无心去嘲讽对方,目光死死地盯在黄绢之上。
“江陵王”眨巴眨巴眼睛。夏贵疑惑的抬头,看向贾似道:“这是什么意思”
话音刚落,手中的黄绢却已经被身旁一名文臣抢去,一目十行的掠过黄绢之上的内容,嘴角牵起一抹冷笑:“嘿嘿,明升暗降。看来陛下对这位襄阳王也心生忌惮了。”
“只是为何却没有提到南阳、新野、邓州、巣州城守的归属”另一名文臣看过黄绢之后,疑惑的问道,这才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根据推测,蒙古人经此一败,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是无力南下的,原本的四战之地。也就成了大大的肥肉,可以想象,接下来,朝廷为了巩固既得的利益,定会不遗余力的加固荆襄一带的防御,这其中的利益之大,几乎难以想象。
只看吕文焕,凭借一座襄阳城。为吕家提供了多少好处就知道,如今再填四城。且不说这四地本身所能够创造的利益,单是朝廷每年的拨款,粗略估计一下,就足以让在座除贾似道之外所有人的身家底蕴翻上一番,庞大的利益面前,又让这些人怎能不动心。至于将来蒙古人若再领兵南下时该如何抵御,却不是他们操心的事情,了不起直接向蒙古投降又如何
贾似道脸上闪过一抹阴鸷的笑容,扫过一干文武的脸庞,淡声道:“官家自有他的打算。这四地关乎我大宋国运,由何人镇守,恐怕就是官家心中也在衡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