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45(1 / 2)

洪荒之龟虽寿 黄翌歌 5412 字 2019-03-22

即接过藏仙图,朝着西王母打了个稽首道:“福生无量天尊,多谢道友,贫道便却之不恭了。”

方丈仙境之中,看到这一幕,无归道人却是暗暗摇头,这通天道人固然接下了藏仙图,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日后能够将大教气运融为一体,有那镇压气运之效,可是同样的,救下西王母,何尝不是和妖族缔结因果,日后通天教主教化众生,门下群妖无数,怕就是为了今日因果,也正因如此,门下良莠不齐,才会落得个几乎灭教的下场,天道之下,一饮一啄,当真是自有定数。

叹了一口气,无归道人伸手一点,便将那水镜拂去,随即抬头,一双慧目直冲三十三天外,命运长河之中,只见巫妖气运并驾齐驱,犹如双雄争霸一般。

巫妖之势已然达到了顶点,看来,人族也马上要出世了,那六人,也要一一成圣了吧,胜极则衰,巫妖到底还是要走上昔年三族的老路了。

想着,无归道人收回目光,默默的看着洪荒中的一个方向,凤栖山娲皇宫,女娲娘娘的道场。

却说妖族覆灭东海蓬莱散修一脉,一时间气运大涨,女娲娘娘身为妖族娲皇,气运自然也是水涨船高,一时间,道心通明,时来天地同借力,修为不断增长,同样的,也隐隐感觉到自己的机缘便在那洪荒大地之中。

修道之人,上体天心,感悟道机缘在洪荒大地之中,女娲娘娘便出了娲皇宫,离了凤栖山,直往洪荒大地而去,一路走来,观云卷云舒,看潮起潮落,一道道心越发浑然无漏,道行直逼三清二圣。

就在女娲娘娘游离洪荒之时,无归道人同样也感觉到了人族当出的天机变化,他前世为人,如今人族当出,心中也有着不少的震动,更何况,人族出世,功德无量,他也少不得要谋划一番,化解自身血孽,如此,便也离了方丈仙境,往洪荒而来。

第一百零五章 无归女娲论三才

却说无归道人来到洪荒大地之上,却并未直接去找那女娲娘娘,而是一路,往一座宝山而来,只见这宝山,亿万仙山连绵不绝,如同九天巨龙被困,俯卧山间,龙首张扬,龙爪四探,龙尾弯曲扭转间,横贯万里山间郁郁葱葱,林木高耸,十步人参,百步芝草,千仞绝壁自有珠帘悬挂,瀑布垂下,大珠小珠落玉盘,清脆可闻,叮叮当当,水滴石穿,于极弱之处显无上韧劲,太极之意妙不可言

这等宝山,便是比之那昆仑蓬莱,也是丝毫不差,如今却是无主之处,叫人诧异。

无归道人却是早知,此处乃是首阳山,人族出世,日后老君证道之处,如今声名不显,犹如宝物蒙尘一般,如今人族当出,自有神异显化,首者,气运之始,阳者,生机繁衍,这首阳山之名,便已然暗合天机,前世不曾知晓,如今身处洪荒大地,却是越发能够感悟天机浩大,便是混元圣人,也难尽数知晓。

先知先觉,无归道人自知女娲娘娘证道便在此处,当下降下凡尘,法眼扫射高峰四周,金光流转,观地脉灵气走向,选一松柏,飞落云端。袖袍轻拂,万丈高下,郁郁葱葱的松柏下自有散发香气的清净瑶草结成藤床,无归道人端坐其上,静心打坐,静待女娲娘娘来临

如此,无归道人在那藤床之上,一坐便是三十五年之久,每日论经说法,打坐参禅,双目之中不见丝毫光华,浑浊无比,没有丝毫生气,如同死物,气息遮掩,不察丝毫,真是道行越发高深,不再锋芒毕露,反而气息晦涩难察,若有若无,上善若水,清静无为,自然至极,融入周围,不显突兀

这一日,忽见天外,一道粉红霞光而来,万亩大小,瑞气横生,金花朵朵,点缀霞光之中,如同镶嵌装饰,尽显女性细腻端庄之本性

无归道人一眼望去,只见霞光入眼,不辨其形,毫光闪烁,难辨真人,只是似有蛇形虚影萦绕周身,妖气若有若无,气息已呈混元之相,只是不曾圆润无比,不留痕迹洪荒之中女修,能有此等修为的,不过女娲娘娘一人罢了。

就在无归道人发现女娲娘娘的同时,女娲何尝不曾发现无归道人,只见藤床之上,一玄袍道人,端坐其上,剑眉之下璀璨如星辰的双眸熠熠生辉,似有九转光轮旋转其中,头戴芙蓉冠,束起鬓发,脚穿芒鞋,道袍飘飘,绣有一道道玄奥铭文,便是女娲娘娘,也不能尽数通晓,巍然之姿,坚忍不拔,威武不屈,正如其人,温和笑容之下隐藏不可轻辱的威严,头盖之上顶门大开,光华冲天,仙气凛然,煌煌威武

“福生无量天尊,无归师弟不在方丈仙境之中纳福,怎的跑到这洪荒大地上来了”见到无归道人,娘娘有些诧异,这无归道人素来犹如他本体玄龟一般,少有在洪荒之中走动,数十万年来,除了紫霄宫开讲和天地二婚的大事之外,从未出过方丈仙境,如今却是出现在首阳山上,叫娘娘不得不心生疑惑。

无归道人见状也是连忙起身,朝女娲娘娘打了个稽首道:“福身无量天尊,贫道见过女娲师姐,贫道多年苦修,修为已臻瓶颈,难有寸进,便思天地之道,动静相宜,静极思动,便来这洪荒天地之中,感悟达到,偶遇这无主宝山,不想遇上女娲师姐,不知师姐何来”无归道人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说道。

女娲娘娘却不疑有他,毕竟娘娘如何也想不到,这无归道人能够知道自己会出现在这首阳山,只道是偶遇罢了,同时娘娘上体天心,隐隐感觉自己和无归道人之间,尚有一番缘法,当即说道:“贫道也如师弟一般,乃是行走洪荒,寻觅机缘的,得遇师弟,倒也是缘分。”

“既然如此,不如你我论道一番,也不枉这相遇一场,不知师姐意下如何啊”无归道人眼中精光一闪,却是说出自己的打算。

“大善”无归道人提议,女娲娘娘也不好推辞,而且感觉无归道人说出这句话之后,自己心中隐隐感觉机缘将至,自然不会推辞。

“敢问师姐,何为三才”无归道人说道。

“三才者,天地人也,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三才在天,为日月星,在地,为水火风,在人,为精气神,为天地命数,修者共济。”女娲娘娘闻言说道。

“大善。”无归道人闻言眼前一亮,女娲娘娘修为果真非同一番,寥寥数语蕴含无量玄机,不愧是天定圣人,按下心中钦佩,无归道人接着说道:“师弟也有一言,请娘娘品鉴一番。”

“三者天地人而立,天之道,立阴阳,地之道,论生死,人之道,演生息,秉承天地日月之明光,为天,融合地脉灵气之血肉,为地,合生息阴阳之演化,为人。”

听得无归道人这一句话,女娲娘娘如遭雷陨一般,脑海中一道灵光闪过,好似混沌开辟一般,自觉通天大道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