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高台之上,已经身陨的大禹,如今却是身穿帝服,站在高台之上,却是五帝不同于三皇,虽能成就人皇正果,却不能肉身不死,因此只能身死之后,才能功德圆满,被接入天外天火云洞,成就不朽,不沾因果,不履红尘。
大禹见状,连忙朝着几位先辈行礼,“有劳诸位皇兄,前来迎接贫道。”
众人纷纷含笑,将大禹扶起,随即,便将天外一道彩云飞来,玄都大法师手持太轻符诏,看了大禹一眼说道:“太上道德天尊敕命,大禹治水有功,平定水患,诛灭妖邪,以“德”施天下,一道修德,惟仁是行,修德立义。开天地帝王新纪元,创人族文化血脉之源流,功德无量。特敕封尔为五帝之一,前往火云洞居住,不惹尘埃,不沾因果,万寿无疆,安享无量量劫清净逍遥,尔其钦哉”
话音刚落,天外一片七彩霞光飞来,自是上天感应大禹为人族作出的大贡献,降下功德以示奖励。
命运长河中冲出一条祥龙,那祥龙伸展躯干,身姿矫健优美,穿云入舞,探头伸爪,突然一阵黄光暴涨,眨眼间化作一鸡蛋大小的玄黄宝珠,光华内敛,云气萦绕,一溜烟飞到大禹面前,大禹还未反应过来,直射入眉心,就见一圈圈光环出现,在大禹身上上下浮动,无数人间浊气排除,仙肌玉体顿成,脑后一功德金轮冉冉升起,照耀洪荒,人族伏地,拜谢大恩大德。光轮之中演化教化万民之事。平定水患,三国家门而不入,九州九鼎,种种功德演化,浩大功德,却是隐隐超过了皇帝轩辕。
不过,大禹的大功德,也有大灾劫,鼎立九州,断绝众生气运,却也折损了不少功德,因此和三皇比起来,还是要相差不少。
就在大禹归位之时,方丈仙境之中,无归道人突然睁开双目,眼中闪过一道精光,顶上庆云突然升起了一块宝印,光芒四射,正是人族至宝崆峒印,却是三皇五帝归位,崆峒印也终于拥有了无量神威。
只见崆峒印冲天而起,落于命运长河之中,命运长河瞬间激荡不已,只见乙木青华显化,随即转化为点点火光,散落人间,化作土德之象,凝练道兵,又有腾空画影,显化庚金,最终化作涛涛玄水,在那命运长河之中,涌入崆峒印上。
随即,只见崆峒印上,三皇五帝法相显化,落在其中,并有金玉龙盘绕其上,小时如须弥草芥,轻如鸿毛;大时看似遮天蔽日,重逾泰山,却是崆峒印借三皇五帝之力凝练,显化至宝,一击之威,比起那后天至宝,番天印还要胜出数倍,尤其是此物能够镇压气运,从此无归道人气运绵长,不在圣人之下。
第二百零七章 亿万修持终证道上
眼看崆峒印大放光华,无归道人眼中灵光闪烁,一股坚毅涌起,心中感慨万千,亿万年修持,便在今朝了,当即,浑身金色光芒大作。上面一条紫色虹光缭绕,如蛇犹龙,霞光万道,瑞气千条,袖袍一挥,多年来积攒下来的功德犹如雨落,疾如星飞,如万川归海,都汇聚到无归道人的身上,浩荡苍穹,瞬间为之震动。
洪荒世界一时之间震动起来,平静已久的局势顿时狂澜迭起,异象纷呈,光怪陆离,让人眼花缭乱。
首阳山八景宫中,紫气萦绕,丹气纵横,灵芝布满山崖,丹参时现山石间,清气氤氲,大有无为之道义。
砰的一声,老子眼前八卦丹炉崩碎,一炉即将练就的金丹生生炸碎。幸好八卦炉乃是先天灵宝,坚固异常,而幸免于难。但是这个时候的老子眼中精光暴闪,直射出三尺来长,宛如一道道的凌厉无比的剑光,让人不能仰视;而这个时候的老君哪里还有一丝无为的气息
昆仑山玉虚宫中,元始天尊开坛讲道,阐释微妙道法,云卷云舒,长虹贯通,仙鹤和鸣,翩翩起舞,一片祥和。
突然,元始天尊睁开凤目,一抹亮光如同天地第一缕阳光一样刺眼,照亮了玉虚宫,手指朝上一指,庆云涌现,金花万朵,花上生光,光上生金灯,金灯万盏,垂下万千火星,璎珞垂珠,涓涓不断。
一杆旗幡猎猎招展,混沌之气萦绕,如蛇似龙,此时突然奔涌狂躁,巨龙游走,万丈之长,横贯弥罗宫之中,发出震天龙吟,只见天尊脸色变化莫测,不知所想如何。
金鳌岛碧游宫,通天教主收起掐算的手指。面上尽是愕然,良久之后方才回过神来,摇头失笑:“这个无归师弟,蹉跎多年,终于跨出这一步了。”
娲皇宫中,女娲娘娘,稳坐云床凤台,头顶霞光万道,山河社稷图展开,万里锦绣山河浮现,直面命运长河变化无端。
西方极乐世界,光明普照,梵音不息,如今依旧是繁华胜景,却是多了几丝愁云,少了几分极乐。
七宝林中,接引愁眉不展,蔚然叹道:“果然不愧是无归道人道人,这下子终于与我等平起平坐了,日后少不得要争斗一番,真是天数造化神奇,不可度量啊。”
准提道人则是破口大骂:“天道不公,玄门气数大涨,吾佛门却难有大兴之日,如今那无归道人若是成道,吾等佛门怕是越发艰难了。”怒不可遏,七宝妙树挥动间,无数菩提树倒,莲花枯萎,百兽惊慌,飞禽惊鸣,极乐世界一片鸡飞狗跳。
却是无归道人当年蒙道祖亲传混沌大道,因人族遭受巫妖屠戮,难守本心,放弃大道,如今,人族三皇五帝俱全,得人族气运相助,却是因果了却,亿万年修持积攒下来的功德一朝盛放,却是要借此刻心境,证道成圣,诸天圣人立时有感。
不说诸圣反应,却说无归道人身处方丈仙境之中,那亿万年积攒而来的功德,不断变化,造化人族,幽冥地府,补天沐日,人族三贤,三皇五帝,造字金钱,一股股功德犹如屋檐滴水,延绵不绝,落在无归道人的身上,硬生生将无归道人映照成了一个金人,身上的功德变化不定,时浓时薄,如此九次,身上的气息越发飘渺浩大,终于达到无漏圆满之境。
混沌之中,紫霄宫内,鸿均道祖缓缓张开双目,眼中遍观过去未来,落在方丈仙境之上,脸上露出一丝似有若无的笑意,随即顶上玉牒玄光普照,再一次恢复了那副处变不惊的模样,一切好似都没有发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