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故,紫霄宫中传出法旨,要立封神榜,了却杀劫,此次大劫涉及我玄门三教弟子,除此之外,天地之间,不斩三尸者尽在此劫中,尔等虽然不属三教弟子,但是大劫来临,天地生变,便是吾也不一定能够保全尔等,日后行事,需要极其小心,莫要沾染因果,日后大劫来临,反遭灾厄。”
“巫妖大战才过去多久,怎么会有杀劫降临,想那巫妖之战,与龙汉初劫,之间却是相聚了亿万年之久,怎的如此就有大劫来临呢”听到这话,陆迩一惊,身为无归道人坐下大弟子,却是第一个问道。
无归道人闻言说道:“此事便与天地灵气和大教教化有关了,却说天地初开之时,天道尚未完全,因此洪荒天地之中,除却先天灵气之外,还有不少混沌灵气从那混沌天外,散入混沌之中,这混沌灵气虽然狂暴无比,便是大罗金仙也难消受,可是随着时间推移,也会被山川地脉,星辰之力,天道法则演化,化作先天灵气,充实洪荒。”
“因此,亘古之时,天地之间有无数凶兽瑞兽,动辄惊天动地,不过由于彼此厮杀的缘故,虽然大神通者无数,却也难以演绎因果纠缠之象,因此无数年月下来,才孕育了三族大战,魔道之争。”
“龙汉初劫之后,道祖成圣,布道四方,以身合道,补全天道,又立下圣位,司理洪荒,随着洪荒天地域外屏障和四灵镇压,天地与混沌分离,不会受到混沌气流的冲击,却也不会有混沌灵气演化成先天灵气,随着先天灵气不断的演变,在巫妖大战之后,洪荒天地几乎破碎,先天灵气逸散,转化为后天元气,如今的天地元气与昔年相比,已经相差不少。”
“而且不论是龙汉初劫,还是巫妖大战,彼此之间都是互相厮杀,因此了却因果,具是极快,积攒成大劫的速度自然也就慢了下来。”
“可是随着巫妖大战之后,大教兴起,仙道中人聆听圣人教诲,潜心修炼,消耗天地灵气,却少有厮杀,因果纠缠之下,不断演变,终于演化出了如今的神仙杀劫,是以相较于龙汉初劫和巫妖之战之间的时间,这封神量劫却是来的快的多。”无归道人说道。
其实,还有最后一点无归道人没有说,那就是因为圣人的缘故,正所谓,圣人不死,大盗不止,圣人凌驾众生之上,却是将天地气运灵气瓜分太多,是以天道之下,圣人有数,便是如此。
不过,此事事关圣人机密,无归道人也不会向弟子透露,便是透露了,与他们而言,也并无什么作用。
“原来如此,师尊,却不知这神仙杀劫该如何度过,我方丈仙境,也牵扯其中吗”孔宣见状也上前一步问道。
毕竟按照无归道人所言,此事唯有成就准圣才能避开杀劫,可是如今方丈仙境之中,却是并无一个准圣,也就是四个弟子都有应劫的可能,由不得他们不上心。
无归道人闻言说道:“此次大劫,天地间一神榜,叫做封神榜,乃是天地人三书之中的天书,可以拘押真灵。榜上有名之人,死后入得天庭为职,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分神八部,雷,火,瘟,斗,群星列宿。有三教弟子入劫,三山五岳之散仙亦是榜上有名之人。根行深者成其仙道,根行稍次者成其神道,根行浅薄者成其人道,仍随轮回之劫。只是到时各家究竟有几人入劫,还未可知,尔等当有心理准备,坐好应劫准备。”
“按理来说,此次大劫,当以玄门三教为主,不论是女娲娘娘,还是西方二圣,又或者是贫道,都只是这大劫之中的配角而已,不过贫道与女娲娘娘不同,贫道乃是玄门护法,享玄门气运,此次大劫,玄门气运有变,若是一个不慎,怕是气运有失,所以吾也不得不看顾一番。”
顿了一下,无归道人继续说道:“况且,吾还执掌四灵气运,这些年来,四族气运绵长,虽然脱离洪荒大势,但是从上一次龙族被西方圣人牵扯进来贫道就知道,如此做法,还护不住四族多久了,三皇之时,龙族因果纠缠,如今却是要有所变动,如今吾已成圣,四族日后必定牵扯洪荒大势之中,却也该早做准备才行,是以尔等也要小心行事,莫要被人算计了。”
第二百二十七章 梅山之上收袁洪
却说无归道人自紫霄宫归来之后,匆匆百年时光,这一日,无归道人心神一动,教导门人弟子看守门户,便驾着祥光往洪荒大地而来,来到一处山麓附近,手中六根清净竹一刷,便隐没虚空,便是圣人也难以察觉。
就在无归道人降临此处不久,忽然,天外一道金光席卷一方襁褓而来,落在这山中一处洞穴之中,见状,无归道人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不动声色的朝那闪动而去,半晌,便见那金光遁走,徒留那襁褓在洞穴之中。
要说这襁褓,却非寻常之物,却说当年,天庭长公主瑶姬仙子,与那下界凡人杨天佑结合,产下麟儿,此事被天庭知晓,昊天玉帝大怒,遂诛杀杨天佑与瑶姬长子杨蛟,而那瑶姬次子杨戬与小女儿杨婵逃出生天。
而后杨戬拜入阐教玉鼎真人门下,杨婵则去了娲皇宫任掌灯侍女,随即杨戬劈山救母,惹得昊天震怒,元始天尊出手,导致昊天紫霄宫告状,惹出这封神量劫来。
当时,元始天尊令杨戬轮回十世,弥补功过,如今,这杨戬却是轮回转世,唤作杨妙君,也是个天生根骨奇佳的之辈,只是命途多舛,家道中落,还是婴儿的杨妙君险些丧命,不想就在其要丧命之时,天外一道金光落下,卷起杨妙君便破空而去,来到了这山麓之中。
那道金光玄妙无比,旁人或许看不出来,可是无归道人如今乃是圣人之尊,如何看不出来,那金光不是别的,分明是那准提道人证道法宝,七宝妙树杖,若非无归道人来自后世,先知先觉,怕也不知这准提道人,堂堂圣人之尊,居然会暗中做出如此多的手脚来。
待到那金光散去,无归道人这才显出身形,走进山洞之中,只见山洞之中,一个婴儿襁褓放在地上,一层淡淡的金光将其笼罩其中,除此之外,在那婴儿襁褓身侧,还有一本古朴书籍摆放一侧。
见状,无归道人嗤笑一声,知道那书册不是别的,正是佛门镇教神功,八九玄功,那杨戬乃是天生战神,日后玄门护法尊神,准提道人将此物与他,便能与之结下因果,日后佛门三大护法之中,有两人于杨戬有关,便是由这小小一本书册而起,除此之外,还有一只猴子,也因此卷入其中。
无归道人隐在虚空之中,无人察觉,却说这山麓之中,有一只猴子却是灵通无比,乃是那混世四猴之一的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非比寻常,却是见这洞府有异,便走了进来。
这猴子天生灵异,虽然尚未修行,却也不同寻常猿猴,眼看那婴儿襁褓金光闪烁,并非凡物,一方书册暗藏玄机,顿时大喜,毛茸茸的手掌便朝那书册拿去。
“福生无量天尊,若吾是你,便不会随便取这来历不明的东西。”眼看那猴子的手掌就要碰到那书册之时,忽然,山洞之中,一声虚无缥缈,浩大威严的声音响起,那猴子顿时吓了一跳,连忙收回手掌,机灵的朝四周看去。
原本空旷的洞府之中,天花乱坠,地涌金莲,一个道人身穿玄黄道袍,手持一根青翠欲滴的竹枝,散落无量祥光,满脸笑意的看着眼前的猴子。
“你是谁想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