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1(2 / 2)

游方道仙 六月观主 6618 字 2019-05-02

静室之中。有一人盘坐。

此人貌约年过半百,头发灰白,双目微闭,膝上横着一剑。

仙剑有灵,时而颤动。

他忽然睁开双目,眼中如同火焰般炙热,凌厉如剑锋。

“元帆。”

他缓缓说道:“你小师叔祖来了,且去接他。”

门外传来一声是。

秦先羽来到燕地分支剑宗。

这里自然没有中州的气派。

这里占地百里。但方圆五百里规划在内,不许外人踏足。

秦先羽身在五百里外,看着内中情形。

尽管不是燕地本宗,但毕竟是燕地在外的分支,非同寻常旁支末流的外派可比,仍是比许多蛮荒宗门部落显得辉煌气派。

从山脉之中,秦先羽可以感应到一些令他心悸的气息。

那是阵法,无处不在的阵法。

他看不见阵纹,但可以感应到阵法。

而那些阵法中的气息,比道祖更为高深莫测。令人心中悸动。

仙圣的气息。

圣祖之尊,天地间最为巅峰的人物。

秦先羽还是第一次感应到仙圣的气息。而在中州燕地,根本无须阵法。因为整个中州,就是燕地的护山大阵,历代积攒下来的气息,前者未散,后人又有增添,此中剑意锐气,无数年的积累,便是最为稳妥的大阵。

“圣祖之气尽管只露出一丝半缕,却也令我四转金丹的修为,感到悸动”

秦先羽感叹万分。

而远方有一人踏剑而至,临至身前而落,躬身拜倒。

“三代弟子元帆,拜见小师叔祖。”

那人是个青年,身着青灰色衣衫,略感古旧,他面貌端正,然而脸色冷漠。

这是一个与明途极为相似的人物。

秦先羽微微一笑,点了点头。

元帆手执一剑,面色肃然,说道:“小师叔祖到来,弟子原是要召集众多同门,列道欢迎,设宴接风。但丰先师叔祖说本门不拘一格,无须俗礼,小师叔祖乃是个专心修道的人物,更不喜喧哗,再者说,众弟子俱是修炼有成的人物,方才来蛮荒疆域历练,这类弟子亦是厌恶俗礼,因而作罢。故而今日只得弟子一人来迎,冷清失礼,望小师叔祖恕罪。”

秦先羽笑道:“丰先师兄倒是知我性子,如此安静一些也好。你领我进去,有些事情,想来丰先师兄已经知晓,但还须与他当面说过。”

元帆收了剑,在前领路。

“这里的阵法,是初建之时,本门三位圣祖耗时百年而成,道祖亦无法攻破,而其余圣祖也非一朝一夕所能破开。毕竟这是三位仙宗圣祖耗时百年而成的阵法,费心费力,也非一夕而成。”

元帆说道:“此外,这里阵法连通燕地本宗,一旦有所动静,门中必然发觉,定有仙圣降临。尽管本门在此未有道祖驻守,但仍是极为安稳,没有太大的危机。”

秦先羽微微点头,说道:“我在典籍中看过,此地确是极为安稳。”

元帆说道:“本门若有仙圣人物踏足蛮荒疆域,势必来此看望后辈,顺手添上一缕仙圣之气,稳固阵法。这许多年来,每逢仙圣至此,必有此举,久而久之,这阵法日益稳固,如今已然牢不可破,就算经受仙圣攻打,亦可无恙。”

仙圣设阵,如若天成。

秦先羽仔细感应,仍然察觉不到任何阵纹的痕迹,就如同应皇山那些天生的阵法,什么树叶石头,什么灰尘水流,俱是阵法的一部分。

在他仔细感应阵法无果后,方自放弃,转而观看这分宗之内的众弟子。

“分宗之内的弟子,大多外出历练,在生死之间磨砺剑法,只要剑法造诣得以提升,道行亦是提升。”元帆说道:“因此分宗之内,弟子少见,只有少数几个类似我一样处理事务的弟子,此外还有一些外门弟子。”

秦先羽微微一怔,道:“这里还派来外门弟子”

“这些外门弟子中,从中州派遣来的并不多,而大多数还是蛮荒疆域本土之人。”元帆说道:“因为本门立足于此,时而有部落宗派碍于蛮荒疆域的凶险,惊惧于凶兽野禽的袭扰,拖家带口来投。对此,分宗初时是拒绝的,可又有本门弟子心善,在外游历时救下人来,无处安置,便领回分宗,久而久之,聚集了一群外来之人,也正是因此,对于那些来投的部落或宗门,便即放松了许多。”

“因为本门收徒严谨,所以他们不能入门,但勉强可以打些杂务,而其中一些实在根骨极好的孩童,不忍他们荒废天资,本门亦有弟子略微对他们加以指点,传下游历得来得来的其他功法手段,如此,就形成了一些外门之中的外门弟子。但他们实际上并没有在燕地的外门弟子上面入册,只是在这分宗的外门弟子中上了名字。”

“而这些人倘如诞生后裔,而根骨测验极好,亦可在襁褓之时转回宗门,经由门中栽培。若是根骨稍差,便在这分宗养育教导,充当外门弟子。”

五百三十章丰先

丰先。

这是一位七转剑仙。

从面貌看,似乎才年过半百。

然而秦先羽知晓,这是燕地的一代弟子,尽管是最后一个字辈,但年岁也已极高了。

“我守护分宗五百年,也差不多到了交接的时候,原以为有同门来接替我的位置,却未想到是你。”

丰先平静说道:“你的事情,我已尽知,身为未来的十脉首座,是断然不可能来此驻守分宗的,可惜了,我原以为可以快些交接,解脱了职务,临回燕地之前,再掀一场腥风血雨,把这数百年执掌分宗,只能枯坐于分宗之内的郁气,都发泄出去。”

秦先羽此前已经清楚这燕地分宗的规矩。

分宗的主事人,必然要镇得住场面,至少是跨过三重地境的人物,但也并不能让人一生一世守护在此,因此便有每隔五百年一次轮换的规矩。

这规矩的意思倒也明白。

这里是燕地的分宗,但不能是独立在燕地之外,只能受燕地掌控。

因此分宗的主事人,必然是燕地本宗的弟子。

但为免本宗弟子执掌分宗时产生不必要的想法,因而五百年一次轮换,一来可以杜绝执掌权势,坐拥一方宗门,而由此滋生的,其次,燕地出身的弟子,均受门中教导,以宗门为重,因而他们出门在外,势必挂念宗门,思念同门,于是才有五百年一次轮换,可以重归宗门。

不过每一次新的主事人前来。总不免一些琐事。

毕竟首先便要服众。

分宗至今许多年。依然在燕地的掌控之中。哪怕这里有许多外门弟子,根骨亦是不凡,成就亦是不低,可终究是外门弟子。这分宗经过许多岁月,仍然是燕地的分宗,不曾脱出燕地掌控,因为这里主事之人便是从燕地而来,且不断轮换。而许多机密要事,唯有燕地本宗弟子方能执掌。

数百年前,曾有分宗外门弟子一次动乱,乃是因为外门弟子中出了两个杰出人才,但他们不是燕地本宗的弟子,许多机密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