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兵力,另一方面可以用招募的壮勇来制衡右校兵马,而收容原禁军人马和招募壮勇所需军费全部由皇帝的太仓拿出钱粮来,灵帝在位时收罗天下财富藏于内府太仓之中,太仓又在北宫,宫变时北宫并未遭受破坏,因此太仓的银钱还一文不少的躺在太仓之中。
刘成交代赵睿、陈到等人操练兵马,自己带着吕威璜和夏朝宗二人带着一些兵士出宫在平城门外摆上桌椅,挂上横幅,张贴榜文,消息很快就传了出去。
很快就有三三两两的原禁军将士前来聚集并上交身份号牌表明身份,刘成命人一一记录在册,并让这些归队的原禁军将士在一旁阴凉处就坐等候,还派人给这些人弄来茶水和饭食给他们。
刘成正在忙碌,赵睿上前过来禀报:“大人,归队的原禁军将士中有一个人,卑职看着有些特别”
刘成诧异道:“有何特别”
“他叫徐荣,此人破有气度,言行一板一眼,这么大热天还把甲胄头盔穿戴得整齐、一丝不苟,原来在禁军之中是一个杂号中郎将,这是目前收容的原禁军之中官职最高的人”
刘成一愣:“徐荣你确定他叫徐荣”
赵睿诧异:“是啊,他的身份号牌上就写着徐荣,假不了”
汉末中郎将是大致介于将军和校尉之间的阶层,其职位、品秩、权力差异很大,只要不是左右中郎将、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等这些官职,其他杂货中郎将基本都是有名无实的闲官,只有名号而统兵的那种,徐荣显然也在这个行列。
“快带吾过去看看”
“大人请跟我来”
刘成很快就见到了徐荣,只见这人四十多岁,此刻正在原禁军兵士之中,端坐在一颗石头上,腰杆挺得笔直,双手放在双膝上,在这么热的天气里,这徐荣穿着厚实的铠甲,带着头盔,尽管不停有汗珠从额头顺着脸颊流下,也不见其擦拭一把。
这是一个纯粹的军人刘成心里瞬间对徐荣有了一个这样的判断,他想起前世史册中记载徐荣最开始是作为董卓麾下的中郎将统兵在荥阳汴水遭遇曹操的追击大军,并大破曹操,那时董卓已经完全掌控朝廷,官至太师、相国。刘成判断徐荣开始应该并不是董卓的嫡系,他只是服从军令而已。
“可是徐荣将军当面”刘成走过去抱拳问道。
徐荣扭头一看是刘成,当即起身抱拳回礼道:“正是徐荣,不敢当大人称呼为将军”
第14章 得徐荣、收王双
刘成见徐荣一副正规军人的做派,当即喝道:“徐荣,本官遵陛下旨意在此收拢原禁军将士编入羽林军中卫戍宫禁,特令你以中郎将之职统领原禁军将士,编为羽林军第六曲,直接听命于本官”
按照东汉的羽林军编制,羽林军其实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官为羽林中郎将,旗下有一百二十八个卫士专门随身护卫皇帝安全;第二部分,主官为羽林左监,统领八百羽林左骑;第三部分,主官为羽林右监,统领九百羽林右骑。羽林中郎将、羽林左监和羽林右监互不统属,都是郎中令的属官。
之前发生宫变,不论是虎贲军还是羽林军都被打残,死的死,逃的逃,早就失去了建制,现在的羽林军是原西园军右校人马,因此就算把被打散的原禁军人马都收拢起来,也暂时不能按照原来的编制编入军中,只能按照现在的编制编入新的羽林军。以他羽林中郎将的官职能能带一百二十八人,但他还有西园军右军校尉的职务,完全可以统领更多人马。
徐荣没有任何犹豫,当即抱拳躬身高声道:“卑职遵命”
刘成见徐荣果然接受了任命,知道自己的判断没有错,说道:“好,新的身份号牌很快就会发下来,现在开始履行你的职责,把这些已经归队的原禁军将士按照曲、屯、什、伍的编制进行整编,把框架先搭起来,之后陆续到来的人逐步补充进去”
“遵命”徐荣答应一声,当即转身对那些坐着的原禁军将士们喝道:“全体注意,本官被刘将军任命,以中郎将之职统领原禁军归队将士,按照刘将军的要求,要将你们整编为羽林军第六曲,全都给本官站起来”
那些原本坐着的兵将们显然都认识徐荣,也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纷纷起身站好。
徐荣用目光扫视了这些人一遍,喝道:“原是中郎将之人站出来”
无人站出来,也无人应答。
徐荣又道:“原是军司马、军候之人站出来”
又无人应答,他又接着喊:“原是百人将之人站出来”
这下有好几个人站了出来,徐荣他们站在一旁,继续喊:“屯长站出来、什长站出来、伍长站出来”
这次有几十个人都站了出来,徐荣当即让屯长们分给几个百人将,让这几个百人将指挥屯长们去分配什长,什长又分配伍长。
刘成在一旁看着徐荣从容淡定的对这些归队的原禁军将士进行整编,不到一刻钟就对几百人完成了整编,心下暗赞,徐荣果然有统帅之才。
正看得津津有味,一个兵士过来禀报道:“大人,那边来了许多壮丁应征”
“哦走,过去看看”刘成说着就转身走向招募壮勇的场子。
此时招募壮勇的现场已经排起了好几条长队,人数怕不有数百人,刘成看见这种情况也不知道是高兴还是应该不高兴。两天前的宫变使得洛阳城内也遭到了乱兵的洗劫,很多人在那一天家破人亡、生意店铺遭受毁灭性的破坏,为了生存,这些人不得不来应征加入军队获得安家费和军饷来养家糊口。
这时几条长长的队伍中,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引起了刘成的注意,只见此人在所有应征的壮勇当中最为高大,身长九尺,面黑睛黄,熊腰虎背,手持一杆大刀,重量至少超过五十斤,背后背着两石铁胎弓,后腰还挂着三个流星锤。
刘成对此人来了兴趣,向他招了招手:“那壮士,过来一叙”
年轻人见刘成这个大官向他招手,立即提着大刀走过去抱拳下拜道:“参见大人”
刘成扶起他问道:“敢问壮士姓甚名谁、是哪里人士”
“大人,某家姓王名双,字子全,乃陇右郡狄道县人”
王双刘成想起来了,好像前世历史上曹魏中有一个猛将叫王双,也是陇右郡狄道县人,应该就是此人,相关记载说此人有万夫不挡之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