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牢里呆上一宿实在心疼得紧”
“小姐孝心令人佩服”钟繇拱了拱手,又道:“不过在下说句实在话,其实让蔡大家在牢房里住上几天未尝不是好事”
蔡琰皱眉,不由问道:“钟大人何出此言”
“小姐刚才也看见了,蔡大家住的那间牢房显然经过清扫和装饰的,不但有床铺,还有书桌,笔墨砚和竹简,还有书可看,这可不是一般囚犯的待遇,所以蔡大家在里面不会遭罪的而且现在令尊正在风口浪尖上,朝野上下都对令尊屈膝事董卓一事颇为不满,甚至还暗中不齿令尊为人和气节,这个时候让令尊住在大牢里避避风头,让他不与董卓接触,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蔡琰陷入了沉思。
次日一早,刘成乘坐马车来到了蔡府,经过通报之后,蔡邕从子蔡易快步迎出来,把刘成迎进府中,蔡琰听到蔡易派人来请之后精心梳妆打扮一番从闺房出来拜见刘成。
双方见了礼,刘成被请到了上首就坐,对蔡琰和蔡易说道:“其实今日我来是向蔡小姐道歉的,昨日不该与下属唱双簧糊弄小姐,我的本意是想请蔡大家到府上坐坐,当面请教一二,谁知道下属与蔡大家发生冲突把他关进了大牢,这事当时我就知道了,认为这正好可以让蔡大家摆脱董卓的威胁和招揽,以此来保住蔡大家的名声,董卓虽与我不对付,但他绝不会为了蔡大家跟我翻脸,这事可能吓坏小姐了,我深表歉意”
蔡琰与兄长互相看了一眼,起身对刘成做了一个万福礼,说道:“将军不必道歉,如今知道事情真相,心中欢喜得很,将军用心良苦,奴家代家父多谢将军。昨夜听了钟大人之言,觉得很有道理。回家后,奴家与兄长已商议过了,决定让家父在牢中多住一些日子,今日就准备再往大牢中探望家父,再与家父说说这件事情”
刘成笑道:“只要小姐不责怪我,我就安心了”
越是乱世来临,统治阶层的生活越是腐败,何太后丧葬期间,无论官民人等都不得从事娱乐活动,这可憋坏了很多人,为了尽快把丧事办完,重新恢复奢靡的生活,朝中上下官员们都齐心协力操办这场丧事,在各方势力的共同努力,何太后终于以最快的速度被下葬了,就葬在灵帝陵寝的一侧。
雒阳城内又恢复了歌舞升平、一片繁华的奢靡生活。
董卓府。
董卓终于收到了蔡邕被刘成抓进大牢里关起来的消息,他勃然大怒:“蔡邕是咱家费了老大力气才征招进司空府当任军师祭酒的,刘成却把他抓进大牢里关着,这是存心跟咱家过意不去”
李儒笑道:“听说蔡邕被关在雒阳县衙大牢里,不管怎么说,蔡邕现在是司空府军师祭酒,是大人的人,大人还是要派人去找县令司马防,让他放人,他们总不能把蔡邕一直关着,迟早是要放出来的。大人当务之急就是派人在朝堂议事时提出皇帝年幼不能理政的问题,朝政总归需要有人来做出决策,在这事上,当以三公为辅政大臣”
董卓一愣,随即大笑道:“哈哈哈,没错,当以三公为辅政大臣,刘虞在幽州,没他啥事,三公在朝中的只有咱家和丁宫,丁宫不敢不听咱家的,这朝政还不是咱家说了算就当如此”
十月底的一天上午,在承明堂议事大殿,董卓开始发难了,他对三公九卿们说道:“诸公,以前皇帝年幼,以太后临朝称制也是无奈之举,如今太后归天,这朝政该由谁来最终定夺总不能把关乎天下安危和兴亡的大事交给还不懂事的年幼皇帝吗倘若因此让天下大乱,我等岂不是成了罪人”
第100章 朝议之争
参加这次议政的大臣哪个不是官场老油条哪个没有一点政治智慧其实自从何太后被烧死之后,朝中很多大臣都在思考接下来朝中大事该由谁来主掌皇帝年幼,性格上有懦弱,朝政交给他来主持肯定是不行,那么由谁来主持大局呢如果没有人掌舵,朝廷上下岂不会乱了套
今天董卓把这个问题抛出来,三公九卿们听了之后立马都明白董卓的意图,他想要掌控朝政
这时卫尉张温说道:“皇帝年幼,的确不适合现在就亲政,但朝中不能无人主持大局,以老夫之见,不如以朝廷名义调太尉刘虞回京主持大局”
刘虞现在在幽州,幽州离着雒阳有几千里,从幽州赶到洛阳就要一两个月,现在又已是进入冬季,道路更加难行,等刘虞赶到雒阳只怕要等待明天。
太仆杨彪对让刘虞前来雒阳主持大局一事嗤之以鼻,他道:“张大人,刘虞虽然是宗室,当任过宗正,但他这些年一直在幽州任职,从未在朝廷处理过政务,让他来朝中主持大局有些不妥吧”
大鸿胪韩融建议道:“刘虞不行的话,那不如调刘焉回京主持大局主持大局之人总归要找一个德高望重的宗室大臣吧要不然各地官员不会同意啊”
北军中候刘表与刘焉素来有嫌隙,他时常关注刘焉在益州的举动,早就想给刘焉使绊子、穿小鞋、打小报告,这时他说:“诸公,吾怎么听闻刘君郎自从抵达益州就开始不时有逾越之举呢若把他从益州调回朝中主持大局,岂不是助长其野心”
就让谁来主持朝中大局一事,三公九卿和朝中一些衙门的大臣们开始了争吵起来,各有各的想法、各有各的打算,说话的人个个都发挥三寸不烂之舌的本事。
过了一盏茶的工夫,正当众人吵得不可开交的时候,董卓向少府阴修打了一个眼色,阴修会意,当即出声道:“诸公,听我一言”
争吵的众大臣都看向阴修,司隶校尉袁绍问道:“阴少府,你想说什么”
阴修站了起来走到大殿中间对众人作揖一圈,高声道:“诸公,太后驾崩、皇帝年幼,必须要有人出来主持朝中大局,这一点想必诸位都是同意的吧”
没有人回答他,但意思很明确,的确需要有人出来主持大局,只是你阴修到底想说什么
阴修对董卓拱手道:“当今天下,若要找出一人主持朝中大局,我以为只有一人有资格,这就是董司空董大人无论是才能、威望和势力,董大人都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诸位有谁不同意有谁不服气的”
其他人都不敢出声,如果反对,肯定要得罪董卓,被董卓嫉恨,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要遭到报复,现在可没有太后压着董卓,唯一能令董卓忌惮的只有刘成,但刘成是武将,没有出席今天的议政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