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有松叶蟹开始,唐海就知道了这里主人对吃有多讲究,因为那玩意儿只能在4摄氏度左右的海底水温环境才能活下来而且就算能活下来,也活不了太久最重要的是,现在已经过了捕捞时间半个月了只有为了吃不惜犯法的吃货才可能找得到这个
别人讲究,唐海也就讲究,一般人让他秀刀功,他都不干,因为这是体力活,但面对会吃的,不让他做精细,他也会认真。
一看到唐海动刀,好几人心中都是雪特、法克,中国厨师玩刀,能招架的没几个
唐海的刀术刚好是丧心病狂那种
很快,大盘子上一个中国字,大大的胡萝卜寿字,薄薄一片片贴上去,不仔细看还以为是盘子花纹。
众人看到这,几人已经扛不住了,唐海虽然年轻,但毕竟是esefood的传人
唐海继续开大招又是暴击
洋葱切片雕花布置了一朵紫色墨西哥大丽菊
这也是墨西哥国花
这大丽菊一看就知道是雕花贴上去的。
但如果伸筷子去夹,只怕所有人都会惊讶,原来下面的字也是雕花
这才是唐海的目的
一个字,一朵花,已经让几个厨师意识到唐海和他们不是一个级别的了。
不过他们还是有些侥幸心理,毕竟烤火鸡太普通。美国人平时是不会吃烤火鸡的,太难弄,味道全看酱料,这并不是什么高等食材。
包括那日本人都已经弄完了,唐海的烤鸡还没弄好。
没人催,所有人都在等唐海最后的成品。
烤鸡终于搞定,唐海取了出来,但却不是立刻装盘。
他把烤鸡放到了砧板上,各种大小刀具使用,居然把所有骨头全给拆了下来
大伙不明白他的意思,就看到接下来动了锋利的切刀,把红彤彤的的烤鸡肉切出了一个螃蟹壳
这一次,连那日本厨师脸色都变了他明白了唐海要干什么
几下之后,唐海把鸡肉分解、布置,变成虾蟹来装盘,不仔细看根本看不出来
再接着,让海把牡蛎拿出来,挖肉放盘子上,随便撒了点柠檬汁。
唐海做的也是海三鲜
只不过,唐海的海三鲜包含了山珍和海味
唐海这人有一个优点,那就是见不得厉害的厨房绝技。有一次他遇到了一个华人厨师,非常厉害,能够把各种豆制品做成肉食味道,几乎以假乱真。唐海求了一个月,才求得他这手绝技。后来他才知道,这大厨以前是一家寺庙的火头。
唐海问他为什么要还俗,他说,因为他的心想吃肉了。
不提唐海的刀功,仅仅是这以假乱真,韩、美、加、英,四国厨师全跪了。
“唐君,我可以试试味道吗”那日本厨师过来找唐海,语气很恭敬,和之前完全不同。
唐海伸伸手,示意随便。
田刚会勇找来干净的筷子,点了点牡蛎,尝了一下滋味。
你这是自寻死路啊唐海眯了眯眼睛。
果然,就看到田刚一副惊呆了的表情
他似乎很想吃一下试试,但牡蛎只有一个,而吃虾蟹又怕破坏了美感
最后,他几乎是拿出了切腹的毅力,才放下筷子
“唐君,虽然你很年轻,但毫无疑问,你的厨艺是厨神级的我甘拜下风我,田刚会勇,愿意以弟子之礼对待您,称呼您的时候必以师父相称,只想学会这手厨艺”田刚会勇深深一鞠躬。
所有人都是一脸惊色,田刚会勇是西雅图五大餐厅其中一家的日系主厨啊居然被一滴鲜味折服怎么可能
“抱歉,我不教男人。”唐海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田刚会勇差点摔倒,他已经想过唐海会因为他的国籍拒绝他,没想到会是这个答案
在场所有人都是一脸便秘的表情,妈的,这中国人,真尼玛嚣张。
玛丽一早就到了,也在等唐海这道菜。
韩国人的菜狠辣,和墨西哥口味差不多,不过他们的辣并不健康,除了辣之外,无论是泡菜还是大酱汤其实都上不了台面。玛丽随便尝了一口,摇摇头,早知道就这么点斤两,就不看在辣的份上找他了。
韩国人面色如铁,感觉受到了羞辱
不过还有更惨的,英国人这仰望星空是什么鬼虽然这是鱼,但玛丽尝都没尝
也就是日本人的海三鲜拼盘让玛丽很喜欢,多吃了一点。
到了唐海面前,玛丽犹豫了很久,也学着田刚会勇那样,干净筷子点了点牡蛎,尝了一下味道。
她脸色瞬间就是一变
“强尼,快,端去给二小姐”
第三十二章 紫色丽菊
随着玛丽一声喊话,一白西装男子从不知道什么地方,biu的一下就出现了。
所以说唐海不喜欢这种练过的,一个个神出鬼没,会显得自己好像很蠢
强尼是一名三十来岁的人,白西装就罢了,胸口口袋还有白手绢露出一角手上戴着白手套头发梳得油亮整齐,贴在脑袋上。
唐海看着就想打他。
“是这份海三鲜吗”强尼看出了唐海面前这盘食物的与众不同,那大丽菊雕花简直如同国宝。
“是的,趁热给二小姐送去。”
强尼很显然不是普通的仆从,唐海估计他应该是毒枭老大的兄弟,就是排名比较低的那种
但绝对不是一般仆从
因为他看着食物的眼神,没有太过眼馋
在拿起盘子的一刹那,强尼眼瞳微微收缩了一下,显然他看出了两层雕花,以及虾蟹并不是真正的海鲜
从漫不经心到格外认真,强尼端着盘子进了别墅。
玛丽是这次的评委,她既然让人把唐海的食物拿上去,说明唐海肯定过关了,但是不是厨师长,还要入选的人再小范围切磋一下。
六个人应该不至于只选一个,玛丽眼神扫视过去,所有人,包括那日本厨师都很在意,别看他们平时做的食物有上千美金一份的,一万美金对他们其实也很重要。
“你的海三鲜做得很棒,25号是二小姐生日,记得提前一天过来。”
“谢谢玛丽小姐的夸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