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冰川不会消失的”
唐海当然知道梅林说的是什么意思,但这不妨碍他装不懂。
人类活动对地热温度的影响仅仅是在人类密集居住区,这是热岛效应。但大自然本身对地球的影响。却是全球范围的
这里既然标注着海豹岛,不是漂浮的岛屿,那说明下边必定有海底山丘来固定浮冰
有海底山丘在,洋流作用就能出现,肯定就有虾有虾就有头足类和鳕鱼,这是独角鲸来这里的原因
珍妮弗给唐海稍一解释,唐海就明白了。
“下笼”
哈德利改造的新虾笼,一个个放水里就像是倒放着的一个个布丁,顶部用绳子连着捆起来。
上端开口是锥形帽倒过来。
在里边挂着鱼块做诱饵。
以前这结构是捕捉毛蟹用的,因为毛蟹不会游泳,只会爬行,爬笼子进去之后只有游才可能游出来,爬是不可能爬出来的。
哈德利稍稍改造了一下,把入口的开口缩了一点,就成了捕虾笼了。
虾类调整到角度的确可以游出来,但虾类并没有足够的思维能力,它们只有简单的应激反应,再加上笼子里是上好的鱼肉
虾类平时就是吃翔不,吃微生物的,能有鱼肉吃哪里会出来尽管放着就是了,过一天或者三天来取都可以,虾类的生命力是极强的不会那么容易死。
如果是各种大龙虾,那生命力更猛,有一句俗话是,只要不被杀,龙虾可以永远活下去
这话当然是夸张的,但虾类真的可以随便活百年。
船员们一个个分好工,有快速挂饵料的,又丢笼子的,有放绳的,四艘公主号同步行动
唐海趴在栏杆看着大海,他的眼睛一瞬间似乎变得很明亮,隐隐有精光透出。
在不确定位置的情况下,他是找不到渔业资源丰富的区域的,但若是直接给他一个地方让他判定产物,他的超能力就能派上用场了
下方果然密密麻麻全是生命之光
“等等,下一笼我们要继续往前一公里再下。”
“那样太危险了”
“怕什么我们有最新型号的声呐探测,暗礁难不倒我们。”
1963年中国第一座万吨货轮跃进号触礁沉没,周总理听到消息直接就把电话砸了,当时周总理非常生气。
那个年代哪怕是中国的声呐技术,都是可以完全避开暗礁的,周总理之所以生气这成了一个迷,有说那是被击沉的,有说当时船上的高级骨干红而不专,技术上失误引起了惨案。
如今已是50多年过去,几艘公主号上的设备是世界中小型船只最先进的,别说暗礁,只要是乔丹在操作,鱼雷也瞒不住他。他有足够的技术,并且足够小心。
“头儿,我担心的是速冻现象。”
唐海犹豫了片刻,道:“不入虎,焉得虎子。”
未完待续。
第四百四十九章 海上渔忙
公主舰队返航待命,虽说公主号是性能极其优秀的远洋渔船,但在陌生的环境里,还是需要小心谨慎。
古人都有云,小心驶得万年船。
现代人因为科技进步了,往往会忽视古人的故智,但这种事是绝对不会发生在唐海身上的。
捕虾捕蟹看着不讲究,怎么下笼一定都能捉到,其实很多地方需要很讲究,没有特别专业的知识捕获量是不会达标的
比如唐海自己总结的,虾类爱吃的是秋刀鱼、鲭鱼,蟹类比较喜欢吃墨鱼、鲭鱼,这是他在诱饵上各种实验后总结出来的。
比较小母牛倒立的珍妮弗懂得的就更专业了,上次唐海在吃千代送来的北海道毛蟹,她跟着吃了一点,第一句话就是“这是北海道毛蟹”,已经很让唐海吃惊了,然后第二句这是北海道西南海湾的夏蟹
唐海差点就给跪了,北海道一年四季都产毛蟹,又有名又畅销,就连一般的厨师都不知道这地方一年四季都产螃蟹,而且是化区域收割的不同季节哪里比较肥嫩只有顶级大厨和当地的工作者才知道
然而珍妮弗却知道这就是真正的高手有一个珍妮弗辅佐,唐海觉得让自己管理整个华盛顿州的渔业都行
来到了陌生的地方,珍妮弗也有很强的分析、应急能力,最终她还是分析出了哪里会有北极虾,并且提出了速冻现象
极地还有另一个可怕的东西,那就是死亡冰柱,当某处温度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盐分就会析出,接着一瞬间海水就达到了某个盐含量的冰点,形成冰住下沉。
下沉过程中不断的吸收热量、传递寒冷,冰住会越来越大,可以瞬间冻结区域内的所有鱼类,并且下沉过程可能会损毁海下装置
但这玩意儿非常稀有。唐海又不跑去最危险的地区,一般碰不到。
再说以公主号的规格,哪怕侧面挨上一炮,没被第一时间击沉。唐海也可以下令打开分割隔离层。冰柱那东西对潜艇都可能造成伤害,但真奈何不了水面上的500吨级渔船。这时代的海船,特别是高级海船,已经不是半个世纪以前能比的了。
珍妮弗担心的速度现象唐海也不怕,大不了等待救援。难道还能看到了生命之光不下笼子
唐海唯独担心的是那些独角鲸、小海狮们会不会乱动他的浮球,还好,小宝贝们都很乖,去的时候浮球都还在
新型号虾笼很大,大概有婴儿用的大洗澡盆那么大,直径过1米5,高度85公分。
哈德利下令拉笼,到最后是一群人很吃力的拉上来,满满的都是北极虾
“过磅”
“22公斤”
“哈哈,再来”
哈德利用中文。大家说英文,这种对话真特么的是奇景,别人顺着旅游路线来参观,唐海都想领他们去看哈德利和人说话
“一二”
“嘿”
“一二”
哈德利干劲十足挥洒着汗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