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76(1 / 2)

我就是太平洋 敢为 5621 字 2019-05-02

有点睡蒙了,滚滚下楼梯的时候一个不留神,踩空了接着整个身子化成了一个团团,圆圆润润的噗通噗通滚下了台阶

唐海猛的站了起来,担心滚滚受伤,结果它两秒后从地上缓缓爬起来,拍了拍屁屁,发现一旁石槽里喂鸡的饲料还剩着好多。直接一头埋了进去

唐海刚还在愣着,猛一回神过来,拍手道:“好”

周围一群小弟也猛的拍手,然后才满脸的疑惑。好什么

一只蹄子按在唐海腿上,三胖小眼神盯着唐海。

唐海有点疑惑,毕竟不是真的听得懂动物的话,更别提肢体语言了,但他还是试着不拍手了。

三胖露出了满意的笑容,点点头。又看向唐海的小弟们,站起来右蹄子往下挥,示意大家停下,众小弟也都疑惑的停止了鼓掌。

这时候三胖才重新趴到台阶上,放空的前肢轻轻的鼓掌,猪脸上是领导看好你的笑容

“”

“”

“”

那人说请唐海吃饭,实际上秦文定说的是连马莲娜、萝丝、珍妮弗、乔丹、丽莎一起请,这些人要么是大丽菊主人,要么是超级技术员,要么是大骨干,萝丝则是唐海的女友。

把这套阵容给请了,至少是对大丽菊研究得比较认真了,要知道在几天前他们甚至不知道丽莎在大丽菊是什么样的地位。

唐海直接开养猪场里的皮卡,这是养猪场的办公车,另外还有运送山猪用的两辆卡车,这就是养猪场的所有办公车了,虽说还比较寒酸,但毕竟是开头么。

一个人不管多么有城府,很多事情瞒得过枕边人、家人、上司下属,但绝对瞒不过司机,不过

唐海没有司机坐船的时候他随便谁开,反正他掉海里不会溺死,而坐飞机他是没办法驾驶,但陆地上跑的,他一定要自己开车

很多人不明白为什么他这么执着这个,想了想只能理解为他有驾驶爱好。

对方请客的地方倒是不远,拐个弯抄近路大概30分钟车程,在大都市里这也就是上班的时间。

到目的地的时候,对方已经在门口等着了,除了秦文定和他的年轻秘书以外,还有两个人,一个是老头子

看着附近没警卫员模样的人,唐海找了个门口的车位停下。

国家的城市规划在以前是明显没考虑到人们富裕速度那么快,以及国人对车的追求是那么大的,唐海每次到昆城,都感觉那些找车位的人是那么的蛋疼。

玉城这种四、五线的城市,估计随便找地方停飞机都行。

“秦主任,你之前突然就没了动静,我还在奇怪呢最多还有半个月我就要回去了这位是”

“来,小秦,我给你介绍”

秦文定和唐海认识的时间短,但唐海这人很会交朋友,再加上老秦也是有意结交,所以两人关系很不错。

老秦介绍的那老人看着七十多岁,老秦说这是他老师。

老师

唐海直接上前握手了,老头咧嘴居然有一口好牙,而且还是真牙

“这就是破解了巴伦支海雪蟹泛滥的小唐,比我想象的要年轻,人也很有精神。后面是你的团队吗能不能都给我介绍下。”

唐海心说您老这年纪了还有这手劲,才是真正精神啊

未完待续。

第五百三十章 转基因鱼

吃饭的酒店

一家很大的湘菜馆连锁

昆城这边的饮食,川菜是占着极大比例的,这边高原地带,有时候热起来必须口味很重的东西才能吃得下去,所以这边很多很能吃辣的人,这就给了川菜发展空间。

外带滇川本来就是一家,汉唐时期一直到现在都是。当初邓公还在世的时候,本欲把西南军区归云省指挥,但最后却改了想法,估摸是觉得万一大战,边远地区设立军区司令部太容易被集火,就把滇军归为川军统辖。

川军一看好事落到了自己头上,直接就说出了口号,为了表示兄弟情义、不伤到兄弟感情,不到战时,川军不入滇。

因此两省友谊加深,川菜基本霸占了滇南大街小巷,无论是街头巷尾的10元快餐店,还是卤肉店,都是川味的多。

至于太祖老家的湘菜嘛,在这边的人气实在是

唐海这人什么都不挑,就是挑嘴,在店门口看了一下招牌,他更喜欢重辣味或者海鲜

“怎么了小唐,不喜欢湘菜吗”

“不,我很喜欢的一个梳着大背头的农家少年,他就很喜欢湘菜,特别是红烧肉我对湘菜还是挺喜欢的。”

“之前就一直想请你们吃一顿饭,但又不知道吃什么好,听说大丽菊的这些外国朋友都是好嘴的,担心东西不合大家的口味,毕竟是来友好考察的,那就是我们失职了我后来想想。那位梳着大背头的农家少年,最后宴请美国尼克松总统吃的东西。怎么样也该够格了,虽说不是我们滇南菜色。”

唐海把太祖称为梳着大背头、爱吃红烧肉的农家少年。让老人听得不禁莞尔,他是真正见过那名农家少年的人,在当时那农家少年面前,他才是真正的少年

接着老人也同样这么称呼。

伟人仿佛真的变成了邻家小伙子,让唐海也听得笑了。

老美一群人眨着眼睛不懂他们说的是谁,一直到说拿来招待尼克松总统

来人很少,气氛也很好,不像是找麻烦的。

迎宾很有礼貌的说着欢迎光临,还有服务员招呼着众人进去。进里边包间后居然有是一对一的服务员服务这是很高的接待规格在国内唐海还是第一次碰到这情况

湘菜馆最著名的还是毛家饭店。

毛家饭店的主人不姓毛,而是见过太祖,很隆重的见面,以及住得也很靠近太祖旧居的一位女士。

在改革开放后几年,这位女士想了想,我很拿手做菜啊,于是她就尝试开了家毛家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