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吐日月精华,天地灵气,化为经脉中运行之真炁,此为融之初始,谓之有,意指能明确感知到经脉中日渐增长的真炁。
其次为融之中阶,谓之似有还无。当经脉中真炁日积月累达到饱和,即会自然而然融于身体四肢,及五脏六腑,意之所到,真炁随之,即所谓想则有,不想则无,所以称之为似有还无。
第三阶段为无。此“无”非真“无”,乃指修士修炼到此一步,无需个人意识指引,真炁自然于体内无处不在。如举步投足,无需思考,而真炁自至。至此,修士无需口鼻呼吸吞吐,身体位自会主动吸收天地间灵气,并集灵气于各个位,每个位如同一处从天地间吸取灵气的泉眼,并不断把灵气沿经脉输送到身体各个细微组织,以滋养修士肌体。
二,会字诀:会者,汇也,集之意也,即集众为一之意。
初始阶段有。人体有十四条经脉,供361处位。在融字诀中的第三阶段,修炼到每处腧均成为一处自动吸收天地灵气的泉眼后,位吸收灵气的速度会逐渐加快,直至腧在经脉上所占面积逐渐增大到相邻两处腧发生交集。
至此,则达到了会字诀的第二阶段似有还无。因各相邻位发生交集后,最终会融为一体,即遍布身体十四条经脉上的361处位,不再是单独的一个个点,而逐渐覆盖至全身,整个过程即为位和经脉逐渐消失的过程,所以说似有还无,意指经脉与位而言。
无,会字诀的最后阶段,即身体所有经脉和位彻底消失,吸收天地灵气的已经不再是口鼻和位,而是修士的整个身躯,如全身皮肤及毛孔,均可以自由吸收天地灵气。
三,贯字诀:贯者,穿也,连也。穿五脏为一,连六腑为一。
有,人本有五脏六腑,靠体内经脉相连。至此,经脉及腧消失,穿连于五脏六腑之间的无非真炁。
似有还无,真炁充盈,五脏渐渐合一,即金肺,木肝,水肾,火心,脾土,五行归一。同理,六腑亦逐渐在真炁中化而为一。
无,随真炁进一步锻炼,已各自归一的五脏六腑,渐渐融于身体肌理之中,继经脉腧消失后,修士体内的五脏六腑亦彻底消失。
四,通字诀:通者,达也。通达者何人与天地合也。三才合一,即所谓天人合一也。
有,修士躯体既无经脉,又无内脏,合所有组织肌理为一,已几近于道矣。
似有还无,躯体仍在,凡人的感知已无。
无,天地人三才合一,即天人合一,化实为虚,重归于无。
越是往下读,越是感觉惊讶,怎么字里行间,自己那么熟悉呢好像,好像这些字原本就刻在自己脑海里,只是暂时被遗忘了一般,如今读起来,正是唤醒了久已遗忘的记忆一样。
见丛叶两眼发直,仙儿公主顿时心中一惊,急忙摇晃着丛叶的胳膊急切地问道:
“夫君,夫君怎么了”
被仙儿公主惊醒的丛叶,随口说:
“仙儿稍等。”
之后,丛叶再一次梳理一下自从在高椿国枫林郡榆林镇瓦罐山下小树林中醒来后所有的记忆,显然,在那之后的几十年里,自己并没有接触过这所谓的虚无功法。那就是说,这一定是自己遗忘的记忆中的一部分了。
良久之后,丛叶才对仙儿公主讲述起了自己的过往,以及颜婧等女孩子的出身来历。
以至于仙儿公主在晚膳时,再见到颜婧等十二个女孩子之后,又一次郑重其事地行起礼来。反倒把颜婧她们弄的迷糊了。直到听仙儿说:
“各位姐姐,仙儿实在是因为不知道各位姐姐的过往来历,所以难免有失礼之处,还望各位姐姐不要责怪仙儿年幼无知。”
“仙儿妹妹,再切莫如此说话,我们既然都是夫君的女人,自然应该亲如姊妹,不论以前是如何出身,有什么样的经历,毕竟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从此,颜婧等人也不再一口一个公主,而是在无人的时候,均已姊妹相称。
丛叶自从得到了虚无功法,几乎所有的心思都放在了上面,以至于如同换了一个人一样,让众女既担心,又有些期盼。反而没有人再去关注朝廷里的事,即便曹薇甚至都忘记了皇上迟迟没有册封丛叶一事。
第822章 八百三十四不辞而别的老人
自从得到那本写着虚无二字的功法小册子,丛叶几乎没日没夜沉浸其中。让他感觉奇怪的是,随着按照功法中的描述按部就班地吐纳,体内总是时不时莫名的躁动渐渐得以控制。不仅如此,不论是胸口膻中上小火苗留下的光斑,还是腹部气海上的红色小鼎,正在变得越来越清晰,而且大有逐渐变大的趋势。
转眼就是一个多月过去,又是一年的中秋节,免不了又要进宫拜见皇上和皇后,以及皇太后,还有众多皇子,王爷等等。
等到八月十八,远在上龙村的曹正夫妻二人却突然来到了京城,来到了驸马府。
不问可知,夫妻二人是实在想念女儿,以及高中双科状元的女婿丛叶了。
自打夫妻二人进府,大半天过去了,曹薇的双眼就没有干过,时不时会有眼泪流出来。
只是,这一次不是曹正夫妻二人单独来的,随行还有一位须发花白的老者。经曹正介绍才知道,那位陌生的老者是夫妻二人在来的路上,路过一处荒野时见其已经奄奄一息,一时动了恻隐之心,一边带着老人上路,一边一路延医问药,好不容易才救醒过来的。
丛叶并没有过多注意,就安排府中管家专门为老人收拾了一个房间,并由仙儿从宫中请来了御医,每天不间断地为老人调理身体,差不多曹正夫妻来到驸马府半个月之后,老人的身体也逐渐恢复过来。
“多谢驸马,多谢公主。”
恢复了健康的老人自然要来拜谢丛叶和仙儿公主,以及曹正夫妻。不过看那架势,虽然嘴上在道谢,身架却更像是一位长辈。
没有人会计较这些的,丛叶又闻言安慰了几句,最后说:
“老人家不妨在府中多待些时日,什么时候身体彻底康复了,如果想走,告诉下人一声就是。”
老人也没再客气,从此便留在了驸马府中。
终于到十月初八,皇上册封丛叶的圣旨下来了。
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皇上竟然封了丛叶一个“靖王”,虽然官高一品,却没有实际的官职,与当年丛叶在高椿国时,几乎如出一撤。
对此丛叶并不计较,唯一的好处是,自己既是驸马,又是王爷,以后再去拜见众位皇子、王爷时,可以平起平坐,再也无需大礼参拜他们了。
被封为靖王之后的十月二十三,皇上也终于恩准了丛叶回乡省亲。
消息一传到驸马府,所有人都高兴起来,已经住在驸马府小半年,众女早就厌烦了,尽管心中憋闷,却又不得不遵从礼法,老老实实待在府里。尤其是曹薇与曹正夫妻,上龙村也早就建好了状元府邸,至今主人还没回去过,听到消息后更是喜出望外。
正当所有人忙活着收拾行装时,突然管家来报:
“王爷,那位老人不见了。”
一直以来,不论是谁询问老人的姓名,老人都推说自己也忘记了,所以府中众人只能以“老人”称呼他。
“不见了是什么意思”
“昨天晚饭时,老人还在,只是今天一早就不见了踪影,而且,王爷请看。”
说着,管家递给丛叶一张字纸,并解释说:
“这是在老人房中发现的。”
丛叶接过纸张,从头读了一遍,随即摆摆手挥退了管家。一个人坐在书房中,再一次琢磨起老人留在纸上的字句。
红尘易沉沦,富贵皆浮云。
有今必有往,有果定有因。
曾经纪复纪,修炼勤又勤。
一朝遭劫难,忘却怨与恩。
醒来无一物,绿叶却随身。
榆林有丛府,火苗且相亲。
海上渔舟现,随风远送君。
大战平息处,逍遥王府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