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756(2 / 2)

通过一些纸面上的信息,他知道德国人的装甲师的基本编制是360辆坦克。也就是说如果他的部队正面撞上了一个德军装甲师,根本就顶不住1个小时,就会被钢铁洪流撕成碎片。而德国的一个装甲军下辖的坦克一般都会超过1000辆坦克,这已经和他石原莞尔手里几乎所有的车辆差不多一样多了。

“八嘎德国人和美国人怎么会有那么庞大的钢铁产量,怎么会有那么多那么好的坦克”石原莞尔想起这些就忍不住抱怨起来,他手里的坦克部队每一辆坦克都宝贵的不得了,可是德国人却已经成千上万的装备更好的坦克了这场战争还让他怎么打

他看了看地图,背着手仔细的端详着那张战区地图他考虑是不是将自己的主力部队撤回来,在山林地区重新布置自己的防御阵地。这样的防御阵地可以让他勉强避开德国人的坦克优势,减少他的部队可能受到的损失。

可是,另一个要命的问题来了,为了重新布置防御阵地,他要让出很多已经占领的不合适防御的地区这一让他如何对自己的上司还有天皇陛下解释到时候谁能说清楚这是收缩防线,还是被德国人打得溃败

而且,他没有亲眼见过德国人的坦克,还是觉得如果他用装甲部队还有反坦克炮加固部分防御阵地,就能够抵御这些德国坦克的攻击也说不定。想到这里,石原莞尔终于决定按兵不动,他的第二道防线上有坦克部队还有反坦克炮双方总是要真正的较量一下,分个高低,才好决定接下来的事情不是么

占领日军的阵地之后,苏联的步兵们显然对自己的战绩非常满意,战壕里到处都是打扫战场的士兵,偶尔还有经过德军坦克的人,对着休息的德国坦克车组成员们大声的喊一些夸奖的单词。

米尔诺这个时候没有和自己的车组成员在一起,而是在翻译还有苏联军官的陪同下,去参观了让他这一次远东登场过程曲折,灰头土脸的日本武器掷弹筒。

“就是这些小东西,差点打中我的坦克”米歇尔看着那些在战壕里摆成一排,上面还带着血迹的日本掷弹筒,然后又看了看这些掷弹筒不远处,那些摞在一起的日军尸体,皱了一下眉头,对翻译问道。

“是的就是这种武器日军习惯让步兵分开携带这些掷弹筒的弹药,这样就能在不设专门运输部队的情况下,拥有不错的前线炮火支援。”苏联的军官听到翻译的话之后,点了点头回答了米尔诺的问题:“他们很聪明,也非常勇猛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对手。”

米尔诺点了点头,然后笑了起来:“也许吧,我相信他们是值得我们认真研究的对手不过等我们坦克团的其他部队都到达之后,希望他们还有更多的惊喜展现给我们。如果他们没有,那很明显他们会见识到真正的战争,欧洲的战争”

推荐朋友写的小说:

鬼子杀光汉奸锄尽哇哈还要杀到东京去抗日之最强悍匪

第1171章 到诺门坎

什么叫欧洲的战争呢也许这个问题非常让人难以回答,不过从一些细节上,也许可以管中窥豹了解到欧洲钢铁战争的精髓。在远东的铁路尽头处,苏联的工程兵们正在德国军官的指挥下,将一辆接着一辆的坦克卸下车皮,整个车站都因为物资太多,显得拥堵起来。

这个小站其实并不在共青城方向上的远东地区,而是在蒙古地区,这里距离诺门坎并不遥远,是当年苏军和日军交战的区域边缘。听说当年有一架日本侦察机在这里被击落,可是相比较这个世界上其他的地方,其实这里完全可以用平和二字来形容。

比起中苏边境上连绵起伏的山脉还有河流,以及那一眼望不到边的兴安岭原始森林,德国部队更喜欢蒙古这片适合德国装甲部队进攻的广袤草原。就和古代的游牧奇兵一样,坦克在这里也拥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唯一的缺点是这里没有什么像样的后勤支撑据点,无法快速的建立起对德国装甲部队物资上的巨大消耗上的支撑。不过显然德军正在努力的完善这个缺点,尽量让这里变得更加适合装甲部队作战。

就在最近的两个月内,德军为了在远东能够给予日军足够的压力,正在将一个装甲师还有两个装甲掷弹兵师运往远东前线,这些部队一共装备了差不多500辆坦克和突击炮,按照每一辆坦克准备500发炮弹粗略计算,仅仅是准备这些坦克作战需要的炮弹,就要运输2万多枚。

如果再算上随时可以调集到远东的轻装步兵还有伞兵,以及特种部队,这些德军需要的物资补给压在单薄的远东铁路身上,实在是有些过于繁重了。这也是为什么德军至今为止,也只投入了10辆坦克的主要原因让一个装甲团在远东运转起来,并非是一个简单的工程。

当然,还有一些原因增加了这些后勤补给的数量,因为日军在远东前线使用过化学武器和细菌武器,所以阿卡多亲自下达命令,要求开进到远东的所有部队,都要携带防毒面具并且准备足够多的生化隔离专用服装。

要知道元首在陆军可是因为毒气防治起家的,搞得前线作战部队莫名其妙的投其所好,竟然真的就加强起毒气预防能力来。如此一来这些调往远东的部队甚至不得不从友军那边借用一部分防毒面具,来满足元首的要求。

混乱的车站内,苏联士兵惊恐的搬运着德军一个师的后勤补给物资,这些在远东作战的士兵们,无论如何也无法将眼前堆积如山的东西和师级单位联系起来他们以为是一个集团军,或者至少是两个军的德国人已经到达远东了呢。

“30辆装甲拖车,7辆工兵专用的工程吊车还有两辆架桥坦克,5辆火箭扫雷车。”看着手里的而物品清单,负责这个车站的苏联军官眉头就好像两条毛毛虫一样扭在了一起。苏联的战斗序列里很少能见到如此庞大的后勤车辆,这让他怀疑德军的部队规模。

如果让他知道,要不是凯瑟琳元帅向元首保证了三次他的空军可以完成远东制空权的保障工作,不必要让部队携带太多的防空武器,这个清单里还应该有16门88毫米口径的牵引式高射炮,20辆伴随作战的四联装自行高射炮他也许就会彻底的崩溃了。

即便是这样,他也无法理解德国人对于武器装备的依赖,还有对这些高效的杀人机器的痴迷程度。整整一个运输大队,43架奥丁直升机提前携带着急需的各种物资到达了远东的秘密野战机场,这些物资并没有走铁路运输,要不然这批到达的东西还会更多一些

当然,整整一个坦克师,可不是只有这些战斗力不高的后勤部队的,事实上已经有110辆坦克到达了远东,并且在当地进行了适应性的训练除了有10辆坦克参加了实


Tip:无需注册登录,“足迹” 会自动保存您的阅读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