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92(2 / 2)

宝瞳 东人 5512 字 2019-05-03

“董老,这个是”吴老爷子的言语中有些惊喜,又有些惊疑不定。

“呼”长长的出了口气,董老脸上略带激动之色的说道:“元四家赵孟頫的玄元十子图,以前只是从道藏当中略窥赵孟頫这幅画的微末风韵,今天直到亲眼看到这幅赵孟頫的真迹,才知道这位书画诗印四绝的宋赵皇室之后,才情何等高绝”

董老的一席话,让周围的人都惊呆了,当然人们不会去怀疑董老话中的真假,因为他老人家几十年书画鉴定从来没有出过差错。

但是元四家赵孟頫的玄元十子图,这种足以评上一级文物的珍贵墨宝出世的消息,却多少让人有些难以置信。

等众人反应过来之后,更是纷纷涌上前来打算一睹这副赵孟頫无双真迹的风采。

不过穆刚谨记着刘东的交代,生怕这么多人涌上来,对这幅价值连城的画有丝毫的损坏,当下双臂向外一撑,登时把整个三米长的桌子全都笼罩住了,任凭诸人如何努力,都撼动不了穆刚坚若钢铁般的手臂。

“都给我向后退,排好队,一个个看,谁要是再敢向前挤,我就把他给扔出去。”穆刚的大吼,犹如炸雷,震得诸人耳边嗡嗡直响。也让周围推搡的人群不由自主的后腿了几步。

“好了,大个子说得对想要看画就一个个来,不要向前挤”董老发话之后,再加上穆刚镇场,二十多个人终于安分下来。开始一个个排好队,一睹元四家赵孟頫的玄元十子图真迹出世。

赵孟頫的玄元十子图,画的是老子的十大弟子尹喜、庚桑楚、南荣趎、尹文、辛銒、崔翟、柏矩、列御寇、士成绮和庄周的十人像,并旁书小传。整幅画是宽42公分左右,长约3米的横轴。上面有明代项穆、董其昌,以及明朝皇室,还有清代冯班、包世臣等人的收藏的提拔和钤印,算得上是传承有序。

等到所有人在穆刚的催促下看了一遍后,这幅画便在众人不舍的眼神中被他重新卷起来,装进长方形纸盒内部。然后放到了一边。

看着穆刚弯腰从刚才打开的大包中又拿出了一个纸盒,众人脸上的神色都有些变了。

“要是这些大包里全都装满了古玩”吴老摇了摇头,没敢往下想。

而经过刚才赵孟頫的玄元十子图真迹出世的一幕之后,又不由得他心中升起这个猜测,当然有这个猜测的绝不止他一个人。

而就在众人心中开始有些犯嘀咕的时候,一个外表有些斑驳,部分地区鎏金,但造型却非常完整,高度大约在三十公分左右的韦陀像出现在穆刚手中。

“老梁,你是专攻杂项的,这韦陀像你来看看”随着董老话落,一个年约六十岁左右的老人点了点头后,带着手套走上前来,然后把韦陀像拿在手中细细的看了起来。

大约一分钟后,梁姓老人放下韦陀像,看着董老说道:“老会长,明代早期铜鎏金韦陀像,市场价在8万左右。”

这件明代铜鎏金的韦陀像,不算什么太难得的东西,所以大部分人看了一眼后也就过去了。

等穆刚把韦陀像收起来后,第三件古玩也出现在他的手中。

“乾隆民窑青花缠枝莲纹大天球瓶,估价6万”

“星光红宝石珠串,价值不是太高,宝石不是顶级的红宝,估价2万”

“光绪官窑,内青花,外粉彩,荷花荷莲小碗一对,估价25万”

随后大约二十多件古玩被一一鉴定出来,价值都在两万以上,十万以下,但二十多件却无一赝品,这种结果的出现,让众人心中都麻木了。但就算这样,还只是鉴定了两个袋子而已,剩下的还有七个。

“溥儒,青绿山水图,估价30万”董老话落,周围的人又是一阵波澜。

溥儒又名爱新觉罗溥心畲,满族,为清恭亲王之孙。近现代著名书画家、收藏家。与张大千并称为“南张北溥”。

不过此刻刘东淘到的这件尺幅较小,价值并不是太高。

“辽代三彩塔,估价5万”

“战国夔龙纹青铜鼎,估价12万”

很快又是两个大袋鉴定完毕,又是十八件价值不等的古玩,不过其中最为珍贵的就是那件溥儒的青绿山水图真迹

等到四个袋子鉴定完之后,穆刚再次一连拿了两个大袋子过来,打开之后从里面抱出了一对高越70公分的景泰蓝大肚瓶。

等到这一对将近半人高的景泰蓝,也叫铜胎掐丝珐琅的大肚瓶放在长桌上之后,众人的眼神一下子直了,特别是那些专攻瓷器鉴定的人,立即被这一对大肚瓶上精美的掐丝工艺和彩绘图案迷住了。

“好东西,真是好东西啊景泰蓝在清末之前一直属于皇室专属,概不外传,看这对景泰蓝的工艺和形制,应该是乾隆官造无疑。更难得是它还是一对,而且器型硕大,一级文物无疑,价值在千万以上真是没想到今天还能够看到这么珍贵而且精美的铜胎掐丝珐琅精品不虚此行啊”吴老神情激动的感叹道。

吴老主攻的就是瓷器鉴定,涉猎书画。而此刻看到这对精品景泰蓝大肚瓶,心中自然高兴万分。以往想要看到这对瓶子,就只有去故宫才有可能。未完待续。。

s:感谢书友宝宝猫熊老干爹z666两张月票的支持,以及书友老干爹昨日足球的打赏支持,非常感谢下个月东人会更加努力,来报答大家的厚爱同时希望各位能够继续支持东人,支持宝瞳

正文 第三百一十七章 辛李真迹诗词七首

第三百一十七章 辛李真迹诗词七首

众人又围着这对景泰蓝欣赏了半天后,穆刚才把这对景泰蓝搬到了一边。

随后,穆刚把刘东买的那十四本书拿了出来。

书画鉴定,这里无人能够比得上董老,而在经历了刚才的那一幕幕之后,董老爷子对于刘东这些尚未露面的古玩,心中是万分期待。

“咦,这是李文藻收藏批注过的儒家十三经”董老一连看了几本后,忍不住惊讶道。

李文藻为清代乾隆朝山东知名的藏书家、金石学家及文学家。做为一位藏书家,李文藻生平极为专注于藏书、刻书之事。 其藏书处曰「竹西书屋」,据称曾藏书数万卷。同样作为一省同乡,对这位清代名士,董老也非常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