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2(2 / 2)

宝瞳 东人 5487 字 2019-05-03

不过,相比相比秦陵兵马俑手持青铜武器相比,这些兵马俑全都是陶制武器,甚至不少都是木制,很显然在楚庄王熊侣手中,被推上霸业的楚国财力还是无法与一统天下的始皇帝相比。不过就算如此也已经无比惊人。

除了这些兵马俑之外,陪葬的车马坑有21个,最大的一个长度达到三百多米,宽度达到两百米,陪葬的都是真车真马。最小的一个也有八千平米以上,陪葬的车马足有三百架以上。

除此之外,殉葬坑也有三个,刘东虽然没有太过仔细数,不过想来也不会少于五百。

墨子节葬下记载,“天子杀殉,重则数百,寡则数十”。很显然,在这座楚庄王的墓葬中,殉葬的人数比起天子都毫不逊色,甚至还有所超越。

而且大部分殉葬坑里面都有少量的青铜器和玉器,以及漆木器。如果真的把这些殉葬坑发掘出来,恐怕仅仅是文物就不会少于两万件。

而整座墓葬中,最让刘东惊讶的还是主冢

真的太大了

而且,楚庄王的陵墓还是少见的亚字形墓

亚字形墓,也称亚字形墓,是中国古代墓葬形制之一。亚字形大墓的墓室是一个巨大的方形或亚字形的竖穴式土坑,四面各有一墓道。其形制规模宏大,气势非凡。

而中国古代较高等级贵族的墓葬,在墓室的周围设有墓道,依墓道数量的多寡可分为亚字形墓、中字形墓及甲字形墓,这些名称是根据墓室平面的形状分别呈“亚”字、“中”字及“甲”字而来。

墓道数量的多寡代表著阶级地位的高低,拥有四条墓道的亚字形墓等级最高,属于帝王级的墓葬规模;其次是设有两条墓道的中字形墓及设有一条墓道的甲字形墓,为诸侯及贵族所使用。

而全长300米,面积5334平方米,规模已远远超过先秦已知各诸侯国国君的墓葬,比河南安阳的商王墓大10倍,比湖南长沙的马王堆一号汉墓大20倍的宝鸡秦公一号大墓便是一座中字墓。

而此刻在刘东舍利元光观察之下的楚庄王墓葬,比秦公一号大墓还要宏伟。单是中央的椁室,长度就达到了90米,宽度也有75米,高度将近20米,其面积便达到了6700平方米,比整个秦公一号大墓还要大,是著名的曾侯乙墓的30倍。

除了正中央的椁室之外,周围四条墓道两侧还分布着8个耳室,其中最大的两个耳室,位于南侧的那条最长的墓道,面积加在一起达到800平方。而8个耳室中最小的一个也有两百平以上。

另外,这座位于地下35米,并且被高度近两百米,混合着石头、沙硕和泥土的沉重混合土层覆盖,历经两千五百年风雨沧桑却并没有被压垮的原因,就是因为这座浩大的楚庄王墓葬,并不是单纯的像其他先秦古墓一样的木椁,而是跟始皇陵一样的石椁。

这座加上墓道、耳室,总面积达到1万多平米超豪华墓葬,整个椁室的底板、墙板、盖板共7500多根巨型长方木铺垫垒迭而成,使用成材楠木达25000多立方米。所有的楠木椁板之间用石灰、粘土和糯米混合起来的三合土连接。

而楠木椁板的四壁周围则是用高和宽超过五十公分,长度达到两米,重量将近三吨的石块垒砌,而且这样垒砌的石块整整有三层,但是两层岩石的厚度就超过了150公分。

除了底部之外,椁室底板下面也有两层同样的大石条,不过这些石条的长度达到了15米,但是一块这样石条的重量就达到了15吨,几乎不比埃及胡夫金字塔差,也不知道在先秦时期落后的生产力条件下,是怎么把这些沉重的石条安放到墓室底部的。

而且这还不是最夸张的,真正充当盖板的三层石条更为沉重,特别是最外围的一层,长度和宽度,更为惊人,几乎每一块的重量都不下于20吨,刘东简单的输了一下,像这样长十米,宽度达到八十公分的沉重石条就有500多根,真不知道当时楚庄王到底花费了多少人力物力来琢磨这些巨大的石块。

当然除了这些木椁和巨石条之外,在外面特别是墓室顶部还覆盖了三层竹席,竹席上面,则有多达三米的青膏泥,同样墓室地下的青膏泥也有三米,不过墓室四壁的青膏泥超过六米,真是太厚了。也许只有秦始皇的陵墓才比这里更夸张。

另外,为了更充分的防潮,在竹席、巨石条和最里面的椁板之间都放着厚厚的木炭。

也正是凭借着这样坚固到极处的墓室,才保证了宏大的楚庄王顶住了头顶将近两百米的沉重封土。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三百七十八章 黄肠题凑

第三百七十八章黄肠题凑

当然最中央的椁室内部也被分成了几个不同的墓室,相隔的墙壁也成了支撑整个墓室的主体。

而且在楚庄王的墓葬里面也体现出了前朝后寝的格局。尽管里面放置的数量众多的陪葬品基本上都已经被黎叔他们盗掘一空,不过刘东仍然能够从剩余的墓室壁画,以及残缺的陶器、玉器的残留中看出中室属于主人的朝议、会客厅,面积达到了八百多平。而两侧应该属于歌舞和宴饮的地方,在这里仍然能够看到一些乐器,以及一些木器和陶器的人俑。

而除了这三个墓室之外,边上还有车马陪葬室,而且这个车马室不是一个而是三个,楚庄王爱马,甚至不惜以士大夫之礼藏马的记载并不是空穴来风。在三座车马陪葬室内,仍然还有不少残存的车马器,以及一些玉器和残损的青铜器。

除了这些陪葬侧室之外,后面的主要是摆放楚庄王棺椁的后室,以及摆放殉葬者棺椁的侧室。

看到这里,刘东才忍不住咧了咧嘴,心中把已经黄泉做鬼的黎叔又骂了个半死,因为在楚庄王椁室内部散落着大量长度达到六七米,重量超过三百公斤的实心柏木条。所有的柏木加在一起超过两万根。

而这些柏木就是先秦时期最高级的葬具,同时也是汉代王孙贵族最为流行的葬具黄肠题凑。

“题凑”是一种葬式,始于上古,多见于汉代,汉以后很少再用。黄肠题凑:西汉帝王陵寝椁室四周用柏木堆垒成的框形结构,“黄肠题凑”一名最初见于汉书霍光传中。根据汉代的礼制,黄肠题凑与梓宫、便房、外藏椁、金缕玉衣等同属帝王陵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经朝廷特赐。个别勋臣贵戚也可使用。

而国内发掘至今最为有名的黄肠题凑便是1974年在京城大葆台发掘的两座西汉燕王刘旦或广阳顷王刘建和王后的墓葬。

其中一号墓保存较好,这座墓的题凑用15880根柏木椽垒成,平面呈长方框形。外径长18米,宽108米。高约3米,壁厚09米。北壁共垒30层,每层纵铺108根,东西两壁亦各30层,每层横铺160根,南壁有缺口即门,东西两侧30层,每层纵铺34根。黄肠木绝大多数制作平整。表面打磨光滑,呈棕褐色,木质很好,经鉴定,是柏木。

其实,黄肠题凑这种葬制,就是仿照墓主人生前的起居宫室所搭建,题凑内部分成不同的小空间,放置墓主人生前的用具和陪葬品。而黄肠题奏越大,相应的陪葬品也会越多。

就像此刻刘东舍利元光看到的楚庄王的黄肠题奏。虽然大部分全都被黎叔他们破坏了,不过刘东还是能够从其残存的痕迹中看出它的长度超过了40米,宽度也有25米。高度在八米左右,正是长方形。

当然现在也就只能看出是个长方形了,因为这副巨大的黄肠题奏,可能因为黎叔他们要搬运楚庄王最为核心的青铜棺椁的原因,早就大部分被破坏,近乎于面目全非了。

“真是可惜了”虽然他不是考古学家,但也明白这幅黄肠题凑的巨大价值。

而且,刘东还能够从一片狼藉的各个主要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