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记载秦铸十二金人:“其胸前铭”;“铭其后”。意思就是胸前背后都有铭文,铭文是由李斯撰文,蒙恬书写。李斯是丞相,蒙恬是大将军。由此可见铭文档次之高。
等刘东小心的把巨大的青铜躯干翻过来后,果然发现在同仁胸前的铠甲上存在着密密麻麻的字迹,通体用小篆书写,其中的内容便是记载着秦国的历史,以及始皇帝嬴政统一六国的功绩和秦朝的主要政治主张
全文只有899字,但古文向来讲究微言大义。就像论语全文只有11705个字,大约相当于现今对开报纸一个版面的容量。但宋初名相赵普却用半部论语治天下
而李斯也是秦代名相,同样也是著名的书法家,这一篇铭文虽然字数不算多,但其中隐藏的信息量足够作一篇上百页的博士论文了
更关键的是这些文字信息肯定能够填补一些秦代历史空白,甚至周朝和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空白,其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无可估量
刘东当然也清楚这些,不过他现在最想做的还是把这件青铜像补充完整很快,刘东又从旁边的大木箱里找出了这件青铜人像的两条手臂,两条腿,以及最底下的青铜底座
在地上摆放整齐后,整件青铜人像的形象也完整的出现在刘东面前
史料中有关铜人的称谓很多,大概有以下几种:钟鐻、金人、钟、金狄人、翁仲、铜人等。将铜人称作“钟”,那是因为铜人是空心的,像钟的样子。将铜人叫“金狄人”,那是因为夷狄人是铜人的原形。翁仲即铜像。
陈直三辅黄图校注引三铺旧事中也记载:“铸金狄人,立阿房殿前。”
未完待续
正文 第九百四十八章 秦十二金人下
第九百四十八章 秦十二金人下
但刘东一直对十二金人以夷狄人为原型铸造金人的观点表示怀疑,要知道根据清华简的记载,秦人并非出自西戎,而是轩辕黄帝之后,秦人的文化主要来自周文化,而戎人的文化则来自寺洼文化。
秦人主要居住在西汉水上游两岸开阔的川塬和平缓的台地上,而戎人则多居住在西汉水下游或者支流的山谷地带。秦人与戎人的居住地犬牙交错,对峙分布。根据考古发现和史书记载,秦人与戎人进行了长久惨烈的拉锯战,两个部族无论是民族性还是文化都格格不入。
而秦国第四代国君秦仲,第六代国君秦襄公都是倒在征伐西戎的战场上,而秦国五百多年的历史,有一半以上是跟西戎的战争史,西戎和秦国的仇恨,比今天的中日之仇分毫不差,试问秦朝怎么可能把自己镇国之器铸造成戎狄人的形貌,这是恶心自己吗
就算是铸造,也应该是铸造成跪拜、叩首之类的形象来恶心敌人,象征自己的功绩
至于所谓的十二金人象征秦所建立的封建统一国家是一个多民族大团结的国家。更是无稽之谈,始皇帝嬴政是多麽雄心壮志,并且骄傲的人,被他所击败的六国人都不放在眼里,更何况是戎狄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法家军功授爵治下的秦朝就是一部严密的战争机器,她用五百万人口,支撑起了上百万的军队,并横扫六国,一匡天下,这在任何军事专家眼中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秦朝做到了
秦代堪称是中国历代王朝中军事实力最为强大的朝代,也是一个你不服,我就打得你服的军事大帝国
所以。骄傲的秦人在收缴天下之兵铸造镇国之器的时候,形象只能是秦国人自己,从来不会考虑其他
就像现在刘东所见的高度将近14米,重量超过80吨。身穿铠甲,手按宝剑,神情肃穆的武将形象的青铜巨人跟咸阳秦兵马俑的形象有八分相似
不过相比秦兵马俑,这尊十二金人的铸造要更细致,形象更生动。当然价值也更高
除了这尊站姿的青铜人像之外,剩下五个大木箱中装载的同样是一个金人,不过这个同样做武将打扮,身上铭刻着内容相似铭文的十二金人之一,不同于前者,而是一个手持秦弩,半蹲做发射状的姿态
相比前者,它的高度只有9米,而且重量也相差近30吨
看着它们,刘东真是既激动又心痛。激动自己能够得到这样的国之瑰宝,心痛原本完整无缺的他们被孙殿英以及他手下的贼兵野蛮的五马分尸,让原本完整的秦代镇国之宝出现了残损
“好在一切还可以挽回”刘东心道。
尽管他的舍利元光无法让这些分开的金人重新成为一体,但是却能够把断口处弯曲和干瘪的青铜恢复原本的姿态。
如果想要重新让这两尊金人站立起来,那就只能靠精通古玩修复,尤其是青铜器修复的专业人士了,刘东自己肯定是做不到的
不过他有些不明白的是秦代十二金人之二为何会出现在乾隆的陪葬品中。
关于金人的下落问题存在着三种猜测:有人认为,当初西楚霸王项羽在攻克秦都咸阳后,曾经火烧阿房宫。在火烧阿房宫时,连同象征秦王朝永固的这12个金人也一起烧毁了。
还有一些历史学者指出。这12个金人是毁在董卓的手上。东汉末年,董卓率军攻入长安,将其中的10个金人销毁,并铸成铜钱。而剩下的两个被他下令迁到长安城清门里。到三国时期,魏明帝曹睿下令把这两个铜人运到洛阳。当成千上百的工匠们运到霸城时,由于金人的重量太沉,不得不放弃了这个巨大的工程,于是就停止了搬运。到了东晋十六国时,后赵的石虎又把这两个金人运到了邺城。后来前秦的苻坚统一北方。他又把这两个金人从邺城运回长安销毁。至那时,存在于世间约600年的12个金人全部被销毁了。
另有一种说法是比较乐观的,他们根据史料记载认为,这12个金人并未被毁掉。因为12个金人是秦始皇生前的最喜爱之物,所以在秦始皇陵墓营造好后,这12个金人和其他精美的珍宝一起随着秦始皇的死去被当作随葬品葬于陵墓中了。
除了这三种猜测之外,正史三国志后汉书与资治通鉴均记载董卓毁铜人铸成铜钱。
三国志魏书六董二袁刘传第六载“董卓悉椎破铜人、钟虡,及坏五铢钱。更铸为小钱,大五分,无文章,肉好无轮郭,不磨鑢。”
资治通鉴卷第五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