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吏从后堂拿来戒尺。
“王巨,伸出手来。”
王巨伸出手。
“仁。”张载喝了一声,用戒尺向王巨手掌打了一下。
“义。”又打了一下。
“礼。”再打了一下。
“智。”
“信。”
“温。”
“良。”
“恭。”
“俭。”
“让。”
“忠。”
“孝。”
“勇。”
“谦。”
“廉。”
“这个人真坏。”二妞不服气地低声说道。
张载瞥了她一眼,也不说话,继续念一字,打一下。
但二妞也不知道,被打的人心中很高兴,她哥哥在心中说,终于搞掂了。打的人却在心中头痛,这小子比周处还要麻烦啦,可俺不是陆云。
不过让他放,张载又舍不得放。
就凭今天王巨所说的几段话,天下之大,哪里都可以去得,自己不收,有的是人收。还是归于自己门下,慢慢教导吧。
打完了,张载又说道:“将那蓝子的束脩礼拿上来吧。”
“好来。”王巨高兴地说,虽然在心中说,张大先生,你真打啊,俺的手被你打得很痛的。
怎么办呢,师父就是再造之父,打几下还不是官打。用另一只手将礼蓝提过来。张载略扫了一眼,看到腊肉就到行了,其他的根本不在意,不过看到几棵青菜在蓝中,他还是愣了一下,桂圆干、莲子与枣子做礼物颇正常,但谁用青菜做过礼物难道这是保安军那边的规矩
无所谓了,又道:“还不奉茶。”
“是,”王巨立即利索地倒了一杯茶,双手捧上,递于张载面前说道:“弟子请恩师用茶。”
二妞与三牛差一点高兴地蹦起来,这事儿终于成了
张载接过茶,喝了一口,从腰间解下玉佩:“这是我给你的回师礼,记住我一句话。君子温润,温润如玉”
第六十三章亲戚
“见过你的舅母。”李员外沉声说道。
李贞李万元李妃儿只好恭恭敬敬地喊了一声舅母。
但他们很奇怪,李夫氏秦氏娘家有些远,乃是华州人,以前因为做私货生意,秦氏父亲与李员外的父亲结识,关系不错,然后结成儿女亲家。
古代嘛,婚姻大多数如此。甚至连王巨都不大排斥。
不过虽离得远,两家因为私货依然经常走动。秦家那边几个长辈李家兄妹都认识的,哪里来的一个舅母
“外甥女长得好俏,”吕氏眼睛亮了起来。
“嫂子夸奖了,你们下去吧。”李员外说道。
这个亲戚来得古怪,她也能算是秦家的媳妇吧,但其夫君乃是自己妻子远房远房远房的兄弟。都不知道从那一代叙起了,况且这是大过年的。
只是这个八辈子都打不到一起的舅兄如今成了湖城知县,李员外不得不打起精神应付。
“嫂子,这次来有何贵干”李员外直接问。
“我这次来乃是为了一些私请。”
“都是亲戚,何来私请一说。”
“那我就说了,我有一个侄子,很不争气,听说延州有一种玉盐,能不能让他参入进去”
“这个它不是我一人的产业,我也不敢做主啊。”李员外终于会意了。实际去年一年也吸纳了许多关中或其他地区的大户人家进去做为契股。
这是无奈的事,在延州他们是地头蛇,会起到一些作用。但出了延州,他们这条蛇就斗不过那些坐地龙了。那怕有官府支持。
于是二十几家聚集,商议了一个办法,有选择地吸纳一些外地有影响的豪户,而且它的契股形式比较简单,每次到京城买了盐钞回来,用盐钞换回解盐加工,细盐卖完了就可以做为一个新的开始,不会因为财务分割产生纠纷。
况且它技术并不复杂,尽管后面在不断地改进研发,估计都不会很长远。
但也有选择的。
不仅这个大户要有影响有势力,对他们产生支持作用,在当地口碑必须要好,否则私心过重,内部就会产生了纠纷。
正是这条策略,如今细盐销售范围南达巴蜀,东达并州,甚至到了京城,幅射范围几乎有三百多万户。其实就是王巨所说的疯狂抢占市场,在所谓的玉盐未泛滥成灾之前获得最大的利益。
秦知县乃是湖城知县,乃是潼关要道上的知县,能加入也不错的,可关健不是秦知县本人,乃是吕氏娘家的孩子,李员外连秦知县都不了解,就不要说是这个孩子了。
“听说你在里面是一个大契股。”
“是有这回事,但我不是最大的契股,”李员外苦笑,最大的契股乃是朱家与赵家,谁让人家朱家运气好,若非看在自己女儿的面子上,自己可能连第三契股都占不到。
“不如这样,不久就要买第四次盐钞,到时候各家会派管事去京兆府商议,吸纳一部分新的契股,我可以替你侄子做一个介绍。但必须得让我知道他的一些情况,这样大家才能同意。”
“这么难”
“是难,主要它获利快,增加契股就会影响其他人收益,所以新契股必须对玉盐销路有帮助,并且本人品性好,不能影响玉盐的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