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赵曙不死,会对自己不利。三年磨勘下来,功罪相抵,乖乖转到其他小县做知县吧。
但用得着三年吗赵顼一继位,自己还有屁的事
还有呢,这几任皇帝一继位,都在扶持自己的班底,赵匡义是,他的藩邸旧人多担任过重臣,赵恒也是,赵祯同样如此,赵曙继位太匆忙,又非是亲子,班底未扶持起来,就这样,他还打算扶持一个王畴。若数,只有赵匡胤没有扶,相反的将许多班底打压下去,包括张琼等人,结果他死得不明不白,罕有人替他鸣冤。
因此赵顼一上位,必须提携自己。
非是赵顼所想的那样。
之所以献这个马,乃是为了蔡挺。
说起来似乎不相联,实际它们真相联了。
自己不是谄媚之辈,可自己无缘无故地献马,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那样说贬义了,但相信赵顼会狐疑。若是这点智慧都没有,乘早休息吧。
李家二郎到京城向司马光反映,司马光本来就是一个绥靖派,必然看不惯西北主动反击。所以不管边臣做什么,他都一个劲地弹劾,不作为弹劾,作为更弹劾。看看边境几个大佬,那一个他没有弹劾过
还有濮仪的恩怨,孙沔确实品行不好,又是欧阳修推荐上位的。
这些利害关系加在一起,听到李家二郎的话,也会必然兴师动众。
他弹劾了孙沔,也会弹劾自己。
正好赵顼得到了自己的马,有些纳闷,然后赵顼会怎么做
可能会亲自派人过来询问,可能就象现在这样,关照一下太监,自己就有机会解释利害关系了。孙沔无能,大敌可能随时来犯,自己推荐蔡挺似乎没有权利。赵顼也没有权利推荐蔡挺。然而赵曙刚继位不久,一半时间还在生病,更不了解那一个人有能力,这才是他不愿意让程勘致仕的原因。
那么自己与赵顼的话就会能对赵曙产生足够的影响。
毕竟自己打胜了仗,打胜了,代表着就有军事才能,是内行人,内行人的话难道不值得参考吗
再加上蔡富,韩富的关系,这么七绕八绕地,蔡挺便能来庆州了。
可为什么不能写信说。
能写信说,可这些在信中都是说不清楚的。
这才是计谋。阴谋阳谋,环环相套。
王巨躬身说道:“那太谢过殿下关怀了。”
“不过你确实做得不错,洒家在京城听闻后,同样感到开怀。西夏可恨,当如此痛击一番。”
“张中使,那敢当啊,这是官家圣明,又对臣信任,三军感怀朝廷恩德,敢于拼命,所以才获胜的。臣万万不敢居功。”
张中使与韩中使对视了一眼,这个小家伙真的不错,不骄不躁,是一个难得的人才。张中使又说道:“那么洒家就问了。”
“请问。”
“庙堂之上,有人弹刻你豢养私兵,可有此事。”
“我看到两位中使骑马而来,一定会骑马吧。这样,劳烦两位中使随我一行。”
正好是上午,时间还来得及。
王巨带着他们与几名皇城司的侍卫来到荔原堡,大顺城,甚至带着一队官兵,差一点来到疆砟堡下。
兜了一个大圈子,王巨才带着他们骑马返回华池镇,天也黑了。
王巨让家人宰羊招待,又让钟儿沏上茶。
三人喝茶,王巨进入正题。
“张中使,韩中使,虽然我不敢称为懂军事,更不及韩公,不过韩公已远离西北了,在普通西北大臣中,我应当在军事上比他们要好一点。子深兄,请记录。”
这不仅是谈话,也是自辨,得记下来,上给朝廷。
两个大太监点头。
事实胜于雄辨,实际在韩太监心中,就是韩琦也不及王巨,韩琦虽久在西陲,不过就是打了一场好水川,结果如何,没有胜,反而败得很惨。
但这是一个极大的关健所在。
俺是内行人,说话有权威。包括司马光,你也得少罗嗦,不说忽里堆之战,你在中间扮演的角色有多猥琐,可当时你也在麟丰境内,至少证明了你在军事上没有多少眼光。
我是权威,说话就有借鉴价值。
与谦虚骄傲无关。
直到此时,葛少华才渐渐会意,心中惭愧哪,不要说学问文治武功,就说这个心眼子,自己也差得太远了。
但他心中高兴,没有心机,如何上位
现在王家上下,最得力的不是全二长子与陆平,不是才搬来的朱俊夫妇,也非是归娘浪埋与野龙咩胜,李三狗虽得力,但他不能算是王家的人,况且王巨早晚会离开庆州,但那时野三狗却必须留在庆州。因此最得力的人是自己。
王巨越上位,自己越沾光。
葛少华在边上写,韩太监说道:“实际听闻子安的事迹后,连洒家也热血沸腾,想来西北建功立业了。”
这是交好的话,但也是真心话。
不怕打仗,就怕打败仗,若是打胜了仗,镀一下金,无论以后留在地方,或者回宫,地位截然不同了。但打胜仗好难哦,所以必须得跟随一个能打仗的主将或名臣身后。上哪儿找去好象就只有眼前这个才长起小胡子的秀气青年
“韩中使想报效君王,这是官家之幸。”
“不敢不敢。”
花花轿子大家一起坐,葛少华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总之现在两个太监十分满意,唯一不满的就是王巨的侍婢钟儿,太监同样有审美观哪,这个长相秀气,才华横溢的小知县怎么挑选了这个婢女真乃大大的不雅。
甚至张太监在心中起了一个念头,如果王巨能有一个圆满地说法,自己做一个好事吧,去一趟细柳巷,对那个琼娘说,你也别在花柳丛中混日子了,直接投奔庆州来吧,难不成到时候王巨能将你撵走
至少有那个琼娘服侍,也比这个方方正正的钟儿强吧。
王巨哪里知道他此时的心思,看到葛少华写好,又说道:“我就来说说这个豢养私兵的事。”
第二〇九章真相
王巨先拿出一大本厚厚的账册:“两位中使请过目,这便是我豢养私兵的所有支出与收入,不但我看过了,姚巡检与各营指使同样在过目监督。”
“不错,有的手段是有点不大好,但我一没有碰私盐,二换回来的主要就是我朝最紧缺的战马,三我们没有贪墨,相反的,朱李两家可能要倒贴近两万贯钱进去,他们虽是富人家,可不是百万贯家产的超级富豪,这么多钱,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不但他们,延州城中有几家富户也打算陆续捐助一些款子进来。为什么这样做忠君爱国,而且他们身为西北人,西夏屡屡侵犯,他们心中也不甘心,所以听说打了胜仗,无论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