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人,司马光。
倒韩前,赵瑞为了拉拢更多的力量,于是让司马光成了翰林学士,并且还让司马光做了帝师
但倒韩时,司马光却没有发力,然而人家手腕高哪,关健时候力保了一把王陶,这个资本就够了。所以司马光才是玩两面派的高高手,不过老光同志,不幸遇到了王安石,人家什么也不会,就是力气大,一力降十会司马光无辄,去树屋修书。
赵顼倒韩失败。
最先发现真相的可能是韩琦,他得意了一段时间,马上就沉默了。
当然,这时候更多人也发现了。
不错,小皇帝是拿你没办法,但他就这么一步步逼,逼到最后,你们俩总有一个人彻底低头吧。要么你下去,要么赵顼下去。韩琦能让赵顼下去么那样就是司马光也不同意了。
曾公亮先是礼貌性地向韩琦问好,随着他也发现了。
因此曾公亮在一些场合,软软地表示了对赵顼的支持,这时候他还不敢得罪韩琦。
然而这份软软的,却让韩琦难受了。
赵顼也没有真正低头,反正一些场合也在表示着不满,与手段无关,他现在哪里有什么手段,就是有些手段,在这些大佬面前也是不入流的手段,这只是一种心情的发泄,但就是这种隐晦的不满,也让韩琦难受,难道因为这个,他再次成为一个坐卧者生生逼得赵顼下诏,官拜司空,总督百官,持剑上朝,见君不拜
最要命的他现在的助手是吴奎,吴奎本身做了两面派,心中多少愧疚,再度做了参知政事,开始了沉默。就是不沉默,他能赶得上伟大的文学家辨论家欧阳修
所以说赵顼也不是不成功,将欧阳修撵下去,与欧阳修还在,情况又会是两样的。
但眼下所有人暂时放下了争斗,河北大旱
得考虑到古代生产力的低下,本来收成就可怜,还在纳税,一有灾害,百姓没办法活了,国家若处理不当,立即烽火遍起。
“苏利涉,难道内库一百万都拨不出来了吗”赵顼怒吼着问。
“官家,奴婢刻意到两库察看,真的快空空如也,奴婢怀疑这样下去,宗室们的俸水都拨不出了。”
“五十万呢。”
“官家,不要说五十万,就是十万也不行,恕奴婢实言,就是秋后的郑白渠,官家还是找三司帮忙吧。”
“怎能如此,怎能如此”
“官家,仁宗时内库财政还是好的,不过两位先帝大行,用度实多,官家又拨了许多钱去修郑白渠,然后又拨了一些银钱去南方,内库是用空了。”
“南方不当拨钱吗”
“奴婢不是这个意思,奴婢先祖就是广南人氏其祖是刘鋹手下官员苏保迁,刘鋹将所有官员那活一起卡嚓了,然后一道进京,刘保迁将儿子也带到京城了,儿子没有卡嚓,后来生下苏利涉,奴婢也想广南好哪,可是现在钱财实在吃紧。”
不但今年,明年后年宋朝财政会一直吃紧,因此某些方面也将赵顼的心态逼得有些扭曲。
“官家,就是眼下转不过来,熬一熬,明年那边有了收成,最少拨出去的钱帛能收回来,往后去,内库也会随之受益不过,眼下这一关”苏利涉说不下去了,现在穷得恨不能将毒酒将饮料喝了,那还有钱拨款赈灾。
“宗室子弟太多。”
“官家,恕老奴再多嘴一句,大宋养的闲人太多了,还在乎养几个宗室子弟有的士大夫恨不能官家不吃饭,将这个钱省下来,发给他们狎妓才高兴呢。再苦,还能苦了宗室子弟”
“朕只是说一说,祖宗家法,养了几个王巨,养了多少蠹虫”
“官家,不能这样说,一个王巨就够了,若是有十个八个,每一个人一年用掉官家一百多万钱帛,不要说内库,就是三司今年也熬不过去。”
“你懂什么,难道王巨就会修水利花钱吗,你没有看到他理财之能吗,没看到他的军事天赋吗朕难道不能军事用两个,水利用两个,再于财政用两个。”
“官家,那还不如将他调到京城来。”苏利涉说。这样用肯定不行的,难道将王巨大卸八块。但调到京城,放在要害部司里,实际就可以当抵在下面六个之用。
“不行,”赵顼断然拒绝。
将王巨调到京城做什么放在馆阁磨练没那必要,放在各部司做不痛不痒的属僚官,还不如放在下面,若是领手要害的一些部司,那会吵翻天的。
因此赵顼巴望着王安石,也不仅是韩维天天说好话,王巨年龄同样是一个头痛难题。王安石则没这个问题,只要调回京城,即可领手相关的部司,若是确有才能,马上就可以进入东府。
王安石的高风亮节,也让赵顼很欣赏。
这一条同样很重要,包括司马光生活不奢侈,也在渐渐赢得他部分的好感,不过他对司马光从做颍王时,就不是很信任,现在继续用着,是持着一种矛盾的心理在用,而且也是他母亲高滔滔的意思。
士大夫的奢侈无度,让他憎恨了。
“你去将韩绛召来。”
“喏。”
一会韩绛被苏利涉带了进来。
赵顼客气地说道:“韩卿,坐。”
实际在赵顼所信任的诸臣中,韩绛才能算是很差的,无论经济或者军事,准确说治平二年财政恶化,与他和蔡襄都有一定的关系,一个是不作为,一个纯粹是无能。
但赵顼看到的是“忠心”,其他的看不到。
“韩卿,今年三司能否持平”
“陛下,先帝大行,河北大旱,恐怕难。”
“这还有没有尽头”
“陛下,朝堂不整,朝政无法得改。”
赵顼怂了,司马光所说的什么修仁修武的就当神马与浮云,但王陶说了一些,张方平说了一些,再加上王巨所说的,这都是理财的方案。然而韩琦往哪儿一卡,什么也做不起来。只做了一件事,从司马光虎口抢食,减去了一百多名进士与诸科名额,这能稍稍节约一些钱帛。
“韩卿,春天时,朕从内库拨了一百万钱帛,支援郑白渠,而且朕在另外一处,也花了三十多万钱帛。”
“陛下,虽是内库的钱,也不能乱花啊。”
“朕清楚,这里有一个札子,你可以看一看,切不可外传。”赵顼将王巨的那份札子又拿了出来,并且是完整的札子。张方平只是翰林学士,但韩绛是三司使,这些措施落实下去,离不开三司支持,特别坊场河渡就是三司份内的事。
“木棉”
“不是我们所说的木棉,而是草棉子。”
宋朝也有另一种木棉,多在南方,不过中原也有少量木棉树,其棉无比的金贵,一般人根本用不起,当然其棉也比棉花更保暖。因此到冬天时,有钱人用裘皮御寒,无钱的人,便有废蚕丝头充于麻衣内御寒。
“说草棉子,臣倒是知道,据说南方有一种黎布。”
“